靜坐丨頭頂三尺有神明


靜坐丨頭頂三尺有神明

“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出自清代官員葉存仁,他為官清廉,甘於淡泊,取自他離任時的一首即興賦詩。

為什麼說頭頂三尺有神明呢?這源於古人的信仰,認為神明會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著,如果虔誠祈禱供奉的話,會得到神明的護佑。後來引申為一個人要常存敬畏之心,不要以為沒有人在旁邊就做壞事,即使騙得了別人,最終也騙不了自己。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到廟宇之中,跪拜神靈,口中唸唸有詞,祈求得到護佑和幫助,然後表示願望達成後必來還願,其實這是一種變相的行賄行為。跪拜的真正意義在於,放下自我的傲慢,心生敬畏,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依止善行。

曾國藩的修心十二法中的第一條:“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清明在躬,如日之升。”敬畏,是對修心的第一要務,離開了恭敬的修心,如同緣木求魚。心存敬畏、靜心而坐,無事內心安靜,有事內心專一,便會內心純淨,充滿活力。

靜坐丨頭頂三尺有神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