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的詩詞永遠驚豔在時間之外

朱淑真的詩詞永遠驚豔在時間之外

朱淑真是否也像她一樣,曾經孤獨起舞?

01

立夏已過。

春已去。

空氣中到處瀰漫著初夏的味道,彷彿目之所及處,全部都是綠色的。

這綠不是春天的淺綠,也不是秋天的黃綠,更不是冬天的老綠,而是夏木陰陰之綠。不早不晚,恰恰好,正可人。

初夏我總會想到一個人,朱淑真,歷史上唯一一個可以和李清照一較高下的女詞人,她們二人被稱為“詞壇雙璧”,二人同為絕代詞後,可惜現在大多數人只知道李清照,卻並不知朱淑真。

可真正經典的事物,永遠都不會被時光打敗,永遠都驚豔在時間之外。朱淑真的詩詞,就是如此。

李清照是北國佳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她寫的詩詞自然更大氣,筆鋒也更雄健豪邁。

朱淑真不同,她是南國的美人,典型的江南女子,她的詩詞婉約流美,細膩無雙。

相比之下,李清照的詩詞自然會更加老少皆宜些,但是朱淑真的詩詞一直像朵最瑰麗的奇葩,一直傲然綻放在詩詞長河中。

朱淑真的詩詞永遠驚豔在時間之外

愛上詩詞的女子,都是寂寞的

02

朱淑真的詩詞中,有夏天的味道,雖然她寫春天的詩詞作品最多,可我卻覺得她詩詞中的那份豔烈灼目,和夏的氣息一脈相承。

我想了想此中緣由,大抵是因為她是敢愛敢恨的人吧。

她曾寫下孤標傲世的詠菊詩“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她也曾寫下那闕孤獨到極致的《減字木蘭花》,“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她也曾寫出那首膾炙人口的《生查子》,一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傳誦千古。

朱淑真為人率性,是真性情的人,文為心聲,所以她的詞中也盡是真性情。

當年我被她的那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而震撼,我記住了這個詩人,後來,我讀到了她最為著名的《減字木蘭花》,驚為天人,“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短短的11個字,她卻連用了5個“獨”字,可這5個字卻神奇的令人讀來沒有絲毫壓迫之感,這才是真正的神來之筆!

忽然想起今年三月的時光,很懷念那段時光,因為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我每天都與她的詩詞為伴。

每天早上,我都會細細品讀她的一首詞或者兩首詩作,結合她煙花般絕美又孤寂的一生,然後為它們寫一些自己的見解。

這本有關她的詞傳,我寫了兩萬字左右的樣章便戛然而止。

很幸運,被三個出版社的編輯看中,目前,正在等最後選題會上的結果。

不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我都不會忘記曾經這一段與朱淑真詩詞為伴的時光。

那舊時光裡,江南的春天最曼妙,春水初生春林正盛,夾雜了江南的煙雨詩意,還有那朦朧的雨巷光景。

在春天,品讀詩詞,隨心而發,這本身就是絕美詩意的一件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達到,我很幸運,我曾抵達過那個文字中最詩意的遠方······

朱淑真的詩詞永遠驚豔在時間之外

朱淑真像她最愛的菊花,寧可抱香枝上老

03

我在寫完這兩萬字樣章以後,和我的忘年交編輯感慨,我說---感謝朱淑真,讓我重新認識了寫作這件事。

我為了能寫好她的這本詞傳,反覆研讀了她的斷腸詞集三遍,每一首,我都試圖能夠讀懂她當年落筆背後的情緒。

除此之外,我還看遍了市場上寫她的詞傳書籍,還去查找了不下20篇關於她生平的研究論文。

我為了寫好她,耗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下足了功夫,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朱淑真的詩詞值得我這麼做。

這世界上有永恆嗎?

如果有,那麼一定是在文字裡。

故事裡的人物永恆存在,火花依舊。

而那寫下絕妙好詞的紅顏詩人,雖然早已作古,可是千年來她的詩詞一直被人傳唱著,她的斷腸集始終沒有被人忘記。

寫作者會離去,可文字會永生。

文字是我們活過的痕跡,是我們來到這世界所留下的最真的印記,也許最終會飛鴻踏雪泥,也許最終會疏影暗香去,可無論如何,它曾驚鴻一瞥,就足矣。

朱淑真的詩詞永遠驚豔在時間之外,附上她所有詩詞中我最喜歡的五首作品,與大家共勉:

1、《菩薩蠻·溼雲不渡溪橋冷》

溼雲不渡溪橋冷,娥寒初破東風影。

溪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

獨自倚闌干,夜深花正寒。

2、《減字木蘭花·獨行獨坐》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

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

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3、《點絳唇·黃鳥嚶嚶》

黃鳥嚶嚶,曉來卻聽丁丁木。

芳心已逐。淚眼傾珠斛。

見自無心,更調離情曲。

鴛幃獨。望休窮目。回首溪山綠。

4、《念奴嬌二首》

冬晴無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飛墮地,留在廣寒宮闕。雲欲同時,霰將集處,紅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處施設。

應念隴首寒梅,花開無伴,對景真愁絕。待出和羹金鼎手,為把玉鹽飄撒。溝壑皆平,乾坤如畫,更吐冰輪潔。梁園燕客,夜明不怕燈滅。

5、《黃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作者簡介:瀟湘清塵,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會員,以古琴和文字為此生道場,讀者盛讚其文“如梅一樣孤芳傲潔,看後令人回味上癮”。已出版故事合集《精怪物語》,散文集《時光染紅了流年》和長篇古言小說《明朝有意抱琴來》等多部作品正在籌備出版中。曾經受邀去大學和馬雲創辦的雲谷初中為學生開設故事創作講座,好評如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