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來源:最愛歷史(ID:solovehistory)


光緒二十四年(1898),直隸開州(今河南濮陽)人張三甲,來到戊戌政變後的京城。

張三甲此行的目的,是參加武舉會試。此前一年,他參加鄉試,不負眾望,以精湛的武功,考取了武舉人。

現在是進一步獲取功名的時候,張三甲被認為是當年武狀元的熱門人選。

他出身武術世家,自小習武。據說十四五歲時,曾將鄰家門前兩個數百斤重的石獅子舉過頭頂,玩耍一陣後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氣不喘。

他拜在武林名師楊國昌門下,“弓、劍、刀、石,色色冠群”,是楊門中的希望所在。

參加會試的武舉人,大多出身豪門富戶。張三甲家境不咋滴,朝中又無人,心灰意冷了一大半,原想著耍耍武功露露臉,就打道回府了。

沒想到,會試拿了個頭名。

武進士已經到手,還可以更進一步。殿試中,張三甲手提一柄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威風凜凜。他擺定架式,揮起大刀,前後左右寒光閃閃,只見刀光,不見人影,如蛟龍潛水,似鯤鵬展翅,令人目不暇接,望而生畏。

突然“哐啷”一聲,大刀落地,全場愕然。

張三甲處變不驚,用右腳猛力一搓,腳尖一挑,大刀順勢飛起,正落手中,接著連耍數招,全程有如行雲流水。

憑藉這次出色的“救場”,張三甲一舉奪得武狀元,欽命御前頭等侍衛。

春風得意馬蹄疾,張三甲匆忙回鄉省親。直隸省城、開州等地方官員名流,絡繹不絕登門拜訪,贈匾道喜。

張三甲天天忙於應酬,迎來送往,回鄉十幾天便患了重病,臥床不起。經多方診治無效而死,年僅22歲。一切加諸於身的功名榮耀,戛然而止。

張三甲衣錦還鄉的時候,廢除武舉的呼聲,已經響徹晚清。一個自身命運極具悲劇色彩的人物,最終,成為中國最後一個武狀元。

悲劇沾染了傳奇,如此而已。

光緒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宣佈永久廢除武舉考試製度。

張三甲之死,成為中國1200年武舉制度的一個隱喻:當一項制度製造出來的頂級精英,命運竟然孱弱如此,這項制度本身的命運,也就到頭了。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清代武舉部分考試科目

1

中國的武舉制度,創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702)。此後,儘管歷朝歷代不時有廢除或停止武舉的決策(比如元代不搞武舉,明代前期也不搞武舉),但就歷史大勢而言,武人終於像文人考科舉一樣,有了一條常設的晉升通道,可以實現階層流動。

到清末永久廢除武舉,這項考試製度前後存在了1200年。

然而,迄今為止發現的有名可查的武狀元,不過280人左右。算下來,平均每四年多,才有一個武狀元的名字流傳下來。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武則天開創了武舉制度

武狀元如此鳳毛麟角,一個原因是確實難考,另一個原因則是,中國文人對武人的鄙視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武狀元、武進士的名字、生平等要流傳下來,靠一隻手打遍天下是沒用的,終歸還是得靠文人的一支筆。尤其是歷代修史者的那支筆。

很不幸,那支掌握話語權的筆,不僅文人相輕,而且文武相輕。北宋修史的歐陽修,就直接撂下一句話,武舉毫無價值,史書無需浪費紙墨。

完了,只要這句話,唐代的武狀元狀況基本就湮滅了。

按照唐朝的武舉制度,一年一考,少說也誕生了一兩百號的武狀元。但我們現在知道的,唐代武狀元(含武進士)只有41人。

這41人中,有19人籍貫不詳。剩下22人,山西一省就拿下11人,佔了一半。可見,在唐代,山西人的武功是最硬的,打遍天下無敵手。其次是陝西,國都所在,出了4個武狀元。第三是河北,佔了2個。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天下武功,半出河東(唐代河東,主要指山西一帶)。山西人憑什麼撐起了武舉制度的半壁江山?

憑什麼,就憑山西是大唐的發家之地。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雖然依仗關隴集團的支持,但其發兵的武力支撐,來自山西。晉陽(今太原)起兵,相當於李唐王朝的武昌起義,意義可想而知。

此外,唐代的山西,經濟地位類似今天的廣東。經濟實力雄厚,無疑也是催生武狀元的適宜土壤。連飯都吃不飽,還有力氣習武嗎?

山西人這麼能打,恰好唐代的武舉,是百分百純武舉,只考武不考文。這樣的制度簡直為山西人量身定製,想不贏都難。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當時武舉的科目,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考射箭,分為馬射和步射。

二是考體力,有翹關和負重。“關”是過去城門用的長門栓,所謂“翹關”,即要求武人單手握門栓的一端,用力把門栓平端起來。負重一科,則要求武人揹著五石(約600斤)米,往前走,走的步數越多,成績越好。

三是考身材和言語,就是看你高不高大,威不威猛,以及基本的對答是否流利。

到了宋代,武舉的考試重點變了,山西“武狀元省”的寶座就不保了。

2

武舉制度的設立,是為國家選拔靠譜的武將。對武將的要求,素質肯定要全面,武功、謀略、戰術、大局觀、忠誠度,都非常重要,有一身蠻力是遠遠不夠的。

宋代對整個武舉制度進行了完善,其中最主要的是,對考試科目重劃重點。

具體來說,宋代武舉分為比試(資格考試)、解試、省試和殿試四級,考試科目既考武藝,又考程文。

武藝科目包括弓步射、弓馬射、弩踏、掄使刀槍等器械,仍以步射、馬射為主,即主要看射箭成績。

科目的變更是根據當時的戰爭需求設立的。唐代的翹關、負重等科目,到宋代,被挽弓開弩取代,通過拉弓弩的幅度,測試武人的力量。

唐代武舉看材貌身高,這時,這一指標也成為募兵中的基本條件,無需單獨面試。

宋代比唐代增設了程文(一般稱為“內場”)考試,包括策問和兵書墨義。也就是說,宋代的“術科”要考文化課,既要根據時務邊防進行答對,類似於現在的申論,也要講解兵書的主要意思,相當於現在的默寫原文+閱讀理解。

而且,文化課的難度和佔比,還挺大。當時的武學(類似公辦武校),對那些文化課賊棒但武藝一般的學生,都會格外開恩,列為優等生,尤其照顧那些知陣法、懂謀略的考生,武藝不及格也不要緊。

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仁宗“親試武舉十二人”,主要考騎射和策問,以策問為主,即“以策為去留,弓馬為高下”。這說明,宋代皇帝確實重文輕武,選武進士,文化課還是排第一位。

這些改革,有利於促使武人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向大塊頭有大智慧的方向發展。隨之而來,是“武狀元省”的轉移。

唐代武功獨步天下的山西,此時被浙江取而代之。兩宋共產生武狀元74人,除去籍貫不詳者24人(大部分為北宋武狀元),剩下50人中,浙江一省24人,幾乎佔了一半。

福建這一時期有15名武狀元,也相當厲害,僅次於浙江。

可以看出,兩宋武狀元的地域分佈,與文狀元的分佈基本一致。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浙江省內,平陽縣兩宋時期出了14名武狀元,由此被譽為“武狀元之鄉”。同時期,東陽縣也將6頂武狀元桂冠收入囊中。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這不難理解,因為經過宋代的武舉改革,武舉名為考武,實為考文,哪些地方文風盛,文武狀元就盡收囊中沒商量了。

還有一點必須說明,南宋的地盤被侷限在南方,北方很多省份無緣參加南宋武舉,這也使這一時期的武舉成為南方各省專屬舞臺。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南宋版圖侷限於東南一角

前面說了,北宋繼承和改革武舉的初衷,是要通過海選求得將帥之才。但在實際操作中,與這一目標相去甚遠。武舉人、武進士的職務安排,不是安置在京城負責捉賊、當騎兵教練,就是被派往邊疆一線,充當士卒,離將帥不止一點兩點那麼遠。

原因嘛,當然出在制度上。只要是考試,就會存在應試教育問題,宋代也不例外。所以當時的情況,朝廷歸結為“所取非所用,所用非所學”,就是考試跟實戰脫鉤了,武進士到了實戰,徹底懵圈,不堪大用。

因此,唐代武舉出身還有個郭子儀撐門面,宋代名將卻基本不是武舉出身,被人津津樂道的,竟然是一個9歲的武狀元朱虎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與悲哀。

3

相比南宋偏安一隅的政治局面,明代版圖的擴張,讓武狀元的地域分佈在全國範圍內更具說服力。那麼,大一統的明代,哪個地方最出武狀元呢?

答案,跟宋代一樣,得從武舉的考試重點去找。

朱元璋時代,他曾訓斥說,武舉“是析文武為二途,自輕天下無全才矣”。武學、武舉遂被打入冷宮。直到明朝立國百年後,武舉才恢復正常化。

就考試內容和側重點而言,明代幾乎是宋代的翻版,即相當重視文化課成績。

以鄉試(省考)為例,明代規定要考三場:第一場考騎馬射箭,以三十五步為準;第二場考跑步射箭,以八十步為準;第三場筆試,或問古兵法,或問時務。

這些考試內容,尤其是射箭一項,從唐到清,整個冷兵器時代都未被淘汰,說明它有很實際的一面。

古代作戰,弓射最具殺傷力,也最難防備。八十步以外,一箭射去,效果和現在用槍差不多。所以當時武舉考射箭,道理跟現在的士兵練射擊打靶是一樣一樣的。

至於徒手搏擊這一類我們熟悉的傳統武術,在戰場上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所以從未被列為考試重點。

萬曆末年曾有過一次實行武舉改革的議論,有朝臣主張設“將材武科”,初場試武藝,內容包括馬步箭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二場試營陣、地雷、火藥、戰車等項;三場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

顯然易見,這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提議,可惜並未引起朝廷重視,只是說說罷了。

由於文化科目的比重仍然很大,明代出文狀元的地方,也盛產武狀元。

整個明代有武狀元52人,其中籍貫可考者,45人。

這45名武狀元中,江浙兩省分掉一半。其中,江蘇13人,浙江10人。接下來,安徽4人,排第三。全國前七名的省份裡,除了陝西,都位於南方。這與文狀元前五名的省份,都是南方省份的狀況高度重疊。

按南北方來分,明代武狀元39人出自南方,佔87%;僅有6人出自北方,只佔13%。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南方人武舉厲害,除了前面講到的文化課佔優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明中期沿海倭患嚴重,促使當地居民重視武藝,且形成習武的氛圍。

在倭患最嚴重的嘉靖朝,12名籍貫可考的武狀元中,就有9人來自江浙地區。可見,倭寇侵擾對武狀元地理分佈的影響還是蠻大的。

到了崇禎時代,面對內憂外患,崇禎帝銳意重武,力圖改革武舉重文輕武的舊習。

崇禎四年(1631),參加武會試的舉子中,能使用百斤大刀舞刀花的,只有王來聘、徐彥琦兩人。發榜後,徐彥琦榜上無名。崇禎帝認為有人作弊,將考官、監試御史等一大批官員下獄、撤職,再命人重新主持複試。

此後,直到明朝滅亡前一年,每隔三年,崇禎帝都是親自主持殿試,欽點武狀元,封官許願賜戰袍。在特殊年代,給予了武狀元無上的榮耀。

儘管這一切,並不能挽回大明的落日餘暉。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崇禎非常重視武舉,但改變不了明亡命運

4

清代的武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受重視,武狀元授官也比前代優厚許多。一旦欽點武狀元,立馬從平頭百姓,成為正三品將領,不是授予參將,就是紫禁城中的頭等侍衛,跟坐直升機一個樣。

清朝皇帝個個精得很,武舉一方面是精選將才,另一方面是“別有用心”。怎麼個“別有用心”法?社會上的武藝精英,即使不幹嘛,只是通過制度選拔,將這些人豢養起來,也總比留在世上謀反生事強。

清代武舉一改宋明兩代重文輕武的趨向,在考試製度沿襲明代的基礎上,將錄用標準逐步恢復到注重武藝的本質上。

讓北方武人屢屢吃虧的文化科目,在清代漸漸往容易的方向改革。

最初是考策、論文章,“策”相當於問答題,“論”是按試題寫一篇議論文。

順治時定為策二篇、論二篇,題目選自四書和兵書。康熙年間改為策一篇、論二篇。策題出自《孫子》《吳子》《司馬法》三部兵書,論題只從《論語》《孟子》中出,考試難度有所降低。乾隆時,進一步縮小命題範圍,規定題目都選自《武經七書》。

到嘉慶年間,考慮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論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場成績突出者又往往敗於內場,於是乾脆廢除策、論,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通常只要一百字左右。

這已經把文化科目難度,降到了小學生的水平。內場考試的水平越來越低,最後差不多隻是形式上的存在。

周星馳主演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官二代蘇燦,要不是仇家揭發,差點就高中武狀元。這種情況,在宋明兩代絕不可能出現,但在清代,極有可能。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武狀元蘇乞兒》劇照

文化科目在武舉中淪為陪襯的結果,是北方省份終於壓過南方省份,在武狀元數量上包攬前兩名。

清代共有109名武狀元,直隸(今河北、北京、天津全部,以及河南一小部分)佔了41名,山東佔了14名。這兩個典型的北方省份,一舉拿下全國武狀元的一半名額。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明代武狀元人數最多的江浙兩省,此時並列第三名,分別有7名武狀元。但絕對數被直隸、山東拉開一大截。

全國武狀元人數前七名的省份,除江浙兩省外,都是北方省份。與明代的情況,形成了有意思的反差。

河北人突然發飆,力壓全國,與該省武風素盛分不開。但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河北拱衛京師,清代給的鄉試名額總比其他省給得多,得到了政策性的照顧,就跟現在的北京考生,考清華、北大總比其他省容易一個樣。

自唐代以來,武功最高、武狀元最多的省份,兜了一圈,終於又回到北方。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打?

輪迴亦意味著終結。晚清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進一步突顯了傳統武舉弓矢刀石的可笑。

1901年7月,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聯合上奏,請求與時俱進,廢除武舉,理由是“硬弓刀石之拙,固無益於戰徵,弧矢之利,亦遠遜於火器”。武舉選拔出來的人才,武功再高,也敵不過槍炮。這是赤裸裸、血淋淋的事實。

一個多月後,清廷下旨,宣佈永遠停止武舉考試。一個個河北人,作為武舉制度最後的贏家,黯然散入江湖。

參考文獻:

王鴻鵬等編著:《中國曆代武狀元》,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版

李晴:《明代武狀元地理分佈研究》,載《皖西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王金龍:《清代武狀元籍貫與地域分佈》,載《歷史檔案》,2017年第4期

馬明達:《清代的武舉制度》,載《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