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嬰出使楚國,不辱使命三次反擊,忠子社稷不怕殺身

春秋時期,一個個較強的諸侯國紛紛稱霸,統治其他各國。楚國到了靈王時,已是相當強大了。因此楚國成了當時各諸侯國的霸主。其他小諸侯國畏懼楚國強大,紛紛向楚國朝拜、進貢,各國到楚進貢、朝拜的使臣不絕於道,且很多人受盡楚國凌辱。


晏嬰出使楚國,不辱使命三次反擊,忠子社稷不怕殺身


但是有一個人,他雖貌不驚人,面對強楚,憑著大智大勇,卻一次次贏得了外交勝利,悍衛了國家尊嚴。此人就是齊國上大夫晏嬰(?一前500),字平仲,齊國夷維(今山東高密)人。

一、出使狗國

有一次晏嬰奉齊景公之命出使楚國。聽說齊使晏嬰要來,楚國國君楚文王對群臣說: “晏平仲身不滿五尺,而賢名卻聞於諸侯。當今海內諸同唯我楚國最為強盛,寡人想羞辱一下晏嬰, 以揚我楚同的威風。眾愛卿有何妙計?”

這時太宰蓬啟疆秘密地奏道:“晏平仲善於辭令,應對自如,一件事不足以羞辱他,必須如此如此……。”

靈王聽後非常高興。於是命令蓬啟疆派人在城東門一旁挖了個小洞,正好五尺,並吩咐守門軍士說:“如果齊國使臣來到時,把城門關上,讓齊國來使從洞中進來。"

不一會晏嬰果然來到城東門,見城門關閉著,便停下來,讓駕車人叫門。守城軍士問清是齊國來使,便指著挖開的牆洞說:“大夫從這洞裡進去,不用開城門。”

晏嬰指著洞口說: “這是狗門,不是人所能進去的。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門進去。出使人國的使者,還要從人門進去。”守門軍士把晏嬰說的話飛速原原本本地報告給楚靈王,楚靈王聽後說:“我本想侮辱他,反倒被他所戲弄!”於是不得不令軍士打開城東門請晏嬰入城。

蓮啟疆的第一步計劃失敗了。


晏嬰出使楚國,不辱使命三次反擊,忠子社稷不怕殺身


二、楚庭辯理

晏嬰來到楚庭之上,靈王一見晏嬰便問道: “難到齊國沒有人了嗎?妙晏嬰回答: “齊國中人們哈口氣便形成雲彩?揮把汗便形成大雨,行路的人們挨著肩,站著的人腳靠著腳。如此人眾,怎麼能說沒有人呢?”

靈王道:“那為什麼派個小人出使楚國?”

晏嬰回答: “我們齊國派遣使者有固定的規矩,賢良之人出使賢國,不肖之人出使小國。臣為小人,又最不肖,所以出使楚國來了。” “你……,豈有此理!”靈王氣得連話都說不順了。

自認為第二步計謀又失敗了,不得不賜座讓酒。


晏嬰出使楚國,不辱使命三次反擊,忠子社稷不怕殺身


三、舉例反擊

酒至半酣,只見三四個武士綁著一個囚犯從殿下經過。靈王便問: “囚犯是哪裡人?”武士回答: “是齊國人。”靈王再問: “他犯的是什麼罪?”武土回答答: “犯的是偷盜罪。”靈王於是對晏嬰說: “難道齊國人都善於偷盜嗎?”

晏嬰心想:靈王是在故意羞辱齊國,嘲弄自己。於是離座向前作揖道: “大王,我曾聽說桔子生在淮南,才是桔子,個兒又大,味道又甜,如果生在淮北,就叫枳實了,個兒又小,味道又酸。枯和枳葉子雖然相似,它的果實味道卻大不相同。之所以會這樣,足因為水土不同的緣故。如今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盜,而到了楚國卻又偷又盜,該不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於偷盜吧?”

楚王一聽這話,好長時間無言以對。心想:三次想侮辱他,結果反而三次被晏嬰侮辱。於是羞愧地說: “聖人是不可侮辱的。今天,我是自作自受。

於是贈給晏嬰許多禮物,並派人將他送回齊國。


晏嬰出使楚國,不辱使命三次反擊,忠子社稷不怕殺身


忠於杜稷的晏嬰

晏嬰憑他的智慧和才華又做了齊莊公的宰相。這一年奸臣崔杼設計誘殺了齊莊公,立公子杵臼為君。杵臼年幼,崔杼自立為右相,立同黨慶封為左相,把持了齊國朝政。

為了籠絡人心,使文武大臣歸順於他,一天,崔杼把所有大臣都集中在太公廟中,跟他歃血盟誓。晏嬰也在其中。廟的四周早已佈置下重兵,士兵個個荷戟拿劍,有誰不肯隨崔杼歃血宣誓的,立即便被處死。不多會兒,便有十多人被殺死。


晏嬰出使楚國,不辱使命三次反擊,忠子社稷不怕殺身


該晏嬰沾血對天起誓了,只見他爽快地把雙手插進血盆,隨即將生血塗滿嘴唇,然後雙手指向青天,高聲喊道:

“蒼天有眼,崔杼無道,弒君殺臣,罪當天誅地滅!”

話剛落音,兩名武士跨步向前,一刀架其頸,一劍戳其胸。崔杼見晏嬰不服,忙既威脅又引誘說:“晏相國若不隨我,只怕你頃刻喪命;如若支持我,仍讓你為相,你看如何?”晏嬰大義凜然地說: “要殺便殺,要砍便砍,要我背君棄國投靠你這篡國奸賊,休得妄想!” 崔杼向站立在晏嬰兩旁的武士命令殺晏嬰,左相慶封一面制止武士動手、一面伏耳對崔杼說:“晏嬰三朝為相,權壓群臣,德高望重,若殺了他,恐怕文武百官更難制服I”崔杼思慮良久,才答應放了晏嬰。

臨走,晏嬰對群臣大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忠臣不要助紂為虐!”晏嬰的車伕剛才目睹主人處於千鈞一髮的危險境地,急得如火燒身。現在崔杼不追究,催晏嬰快逃。晏嬰仍不緊不慢地說:“今日我晏嬰沒死在奸佞之手,明日定叫崔杼死在我的手中!”


晏嬰出使楚國,不辱使命三次反擊,忠子社稷不怕殺身


後來有人嘲笑晏嬰不是忠臣,因為按照當時的習慣,國君被殺,當臣子的也必須以身殉君,以示忠心。晏嬰聽罷不屑一顧,對人說:“我晏嬰活著不只是忠於國君,更是忠於社稷。我若死去,誰來匡扶傾頹的江山?只要對國家有利,我甘願承受一切汙言穢語!”

總結:晏嬰熱愛國家,竟愛到不顧名譽,不怕殺身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