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的病根其實不是懶,多數人被誤解過!中醫的建議一生受用

(特別提示:為了讓讀者有更直觀瞭解,本文直接使用“醫學圖片”,如有不適,敬請理解!閱讀本文需要約5分鐘時間)

一位朋友經常抱怨兒媳婦:不是一般懶!懶得說話,懶得動彈,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恨不得天天在沙發上“葛優癱”,還經常感冒不斷!

也許是聽多了,我忍不住勸道:“萬一有其他原因呢?如果誤會了,會影響和兒子的關係!找機會帶來我瞧瞧。”

這不,還真來醫院來找我了!一番診斷一下來,這孩子屬於典型的“氣虛體質”。在家裡都不怎麼受待見,看來在外面也沒少受委屈。


懶人的病根其實不是懶,多數人被誤解過!中醫的建議一生受用


【1】氣虛有8大表現

排除先天不足、年老體衰、對於現代人來說,多因勞累過度、久病、重病,以及女孩節食引起營養不良,耗損元氣所引起。氣虛體質的主要表現:

01 聲音低弱,少氣懶言

02 精神不振,渾身乏力

03 冬天怕冷,夏天怕熱

04 面色發黃,眼睛乾澀

05 動則出汗,腰膝痠軟

06 胸悶氣短,容易感冒

07 不愛吃飯,稍食即脹

08 小便不利,大便困難

特別提示:具備其中部分症狀即為氣虛。

懶人的病根其實不是懶,多數人被誤解過!中醫的建議一生受用


【2】3類常見的氣虛病症

01 消化系統疾病:常見腹脹便秘、慢性腹瀉、胃下垂、慢性胃炎、脫肛。

02 婦科疾病:產後或手術後氣虛體弱、月經過多、月經推遲、閉經、尿失禁、子宮脫垂。

03 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感冒且反覆發作加重。

懶人的病根其實不是懶,多數人被誤解過!中醫的建議一生受用


【3】中醫3大補氣方法

氣虛的人,好比汽車燃油不夠用了,導致發動機動力不足。所以,氣虛者需補氣,重在補脾胃之氣。

01 中藥補氣:

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西洋參、黃芪、黨參、白朮、山藥等。可用人參茯苓打粉,晨起後溫水沖服,提振陽氣。

中藥方劑可選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丸、玉屏風散等。

02 膳食方補氣:

脾虛的人,無論是成人、小孩,不願意吃飯的時候,一定不要勉強,也就餓一頓。此時脾的運化能力太弱,不要額外增加它的負擔。想吃飯的時候,吃一點易於消化的麵食暖胃,少吃蔬菜、少吃油,忌食水果,太涼了。

推薦食用黃芪黨參大棗粥、淮山百合蓮子湯、花生大棗燒豬蹄等中藥藥膳調理。

喜歡喝茶的朋友注意了,氣虛時喝紅茶、綠茶,記得放1片生薑。氣虛嚴重時,就暫時不要喝茶了。

03 補氣三要穴:

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均為強身健體之要穴。臨床上,諸穴合用,調節全身之氣血,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升提、健補脾胃之功。

按摩療法:用拇指點揉上述諸穴,每穴持續約2分鐘,以酸脹為佳。按摩後,喝一杯溫開水。

艾灸療法:用艾條進行溫和灸,以患者微熱而無灼熱感為宜。每穴一般灸15分鐘,直至皮膚微紅潮溼為佳。

天灸療法:由於普通人"指力弱",不能持續刺激穴位,達不到治療效果。

臨床上,在氣海穴的上、下、左、右部位拔上醫用天灸罐,或者直接用更方便天灸貼。10分鐘左右會出現艾灸樣灼熱感和微弱的針刺感,再持續40分鐘,讓天灸中藥成分充分滲透、作用於穴位。可以做家務、辦公、開車。

懶人的病根其實不是懶,多數人被誤解過!中醫的建議一生受用

【特別提醒】:

氣虛體質的人,由於身體整體功能狀態下降,身體懶行,最易被人所誤解。

經常會胸悶憋屈,容易憂鬱、悲觀、厭世,嚴重者即為自殺。所以,氣虛的人更需要家人的關愛!


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的想法和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氣虛辯證諮詢,請點擊“針魂姜興鵬”的頭像,私信留言溝通。

懶人的病根其實不是懶,多數人被誤解過!中醫的建議一生受用


轉載請註明出處:註明作者信息、網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