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满传承人之坤宁宫探秘10祈福术2康熙香囊

顺治喜欢的是汉传佛教,而孝庄却认为藏传佛教有利于蒙藏的统一,孝庄希望顺治能站在政治的高度去取舍。然而,顺治却认为中原汉族是振兴国力的动力,另外,信仰问题不可以因政治需要而取舍。母子二人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导致了顺治的出走。康熙登上皇帝之位时年龄很小,朝政基本上是由孝庄及孝庄信任的人把持,这些人都是偏向于藏传佛教,所以在康熙的早年是倾向于藏传佛教的。在藏传佛教中,也是讲究一些术的,与萨满的术有着类似的效用,二者冲突性小于与汉佛佛教的冲突,所以,香包在康熙年代大有市场。

我是萨满传承人之坤宁宫探秘10祈福术2康熙香囊

满清贵族的文化水平不如汉臣高,最初的名称是香包。由于香包的味道也被汉臣家眷所喜欢,便统一称为香囊,这个名字看上去比香包更高雅一些。

前清时期,坤宁宫的香包很难流通到宫外,一是因为萨满传出的香包数量少,二是由于汉嫔妃更是少数,但是汉臣家眷却悉知其香味,这是在汉嫔妃在省亲时让人欣赏过。一旦被汉臣家眷喜欢,那么市井间便有仿制,取材与萨满香包不一致,但是香味类似。这是一种“康熙香囊”的说法;另一种说法则是康熙亲手赠送给嫔妃的香包,被称之为“康熙香囊”,下面我们要聊的就是这一种。

我是萨满传承人之坤宁宫探秘10祈福术2康熙香囊

康熙年轻之时,也非常喜欢香包的味道,经常请萨满做一些香包赐给嫔妃。但是这种行为是违背皇帝的饮食起居法规,这种法规由相关太监监督管理,对违规的皇帝进行劝谏,康熙多次接到这种劝谏,但不停止自己的行为。太监便去向孝庄汇报此事,孝庄也是多次训斥康熙,康熙的行为才有所收敛。

我是萨满传承人之坤宁宫探秘10祈福术2康熙香囊

但是,康熙所赐的“康熙香囊”却与嫔妃自己请的香包,在用药方面有所区别,“康熙香囊”用药较轻,迷惑效果差一些,但是香味浓一些。孝庄通过“康熙香囊”的调查,知道了香包在嫔妃们中间的影响力,又通过太医功效的讲解,大吃一惊,她决定采取办法对付香包。她要使用什么样的办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