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过笑蹲过监狱,杜月笙却对她礼遇三分,董明珠视她为偶像

我从不因曲解而改变初衷

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

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我的一个世纪》

她叫董竹君,生于1900年,1997年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刚好呆了差不多一个世纪。

开头三句话是董竹君在自己自传《我的一个世纪》里写的话,也是她一生最好的总结。

董竹君的一生几经沉浮,极其艰难。生长在动荡的年代,和那时的大多数女子一样注定成为封建社会的陪葬品,但董竹君却靠一己之力逆天改命。

卖过笑蹲过监狱,杜月笙却对她礼遇三分,董明珠视她为偶像


她13岁那年家贫被卖入妓院,15岁和革命党人士夏之时私奔,29岁那年离异,32岁那年被当做"反动分子"关押了四个多月。

一无所有带着孩子在那个动荡、封建的年代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在上海打下一片天地,创办了上海锦江饭店,当时上海的大佬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等都是锦江的常客,连卓别林访华也到过董竹君的饭店。

她是民国时期的“小人物”,也是那时的“大女主”。

民国时期有很多传奇的女子,林徽因、陆小曼、孟小冬等等,这些女子的传奇要不因为显赫的家世,要不就是因为美貌和传奇的爱情,而董竹君的传奇凌驾于所有这些女子之上。

就好像古装戏里所有妃子都在挤破脑袋争宠,甄嬛直接把皇帝干掉,这上司我不哄了,直接自己当老板。

董竹君身上则是体现了那个年代独立女性意识的觉醒,她没有任何靠山,全凭自己的本事。

卖过笑蹲过监狱,杜月笙却对她礼遇三分,董明珠视她为偶像


从窑子里的一个卖唱女,到中国近代企业家,她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连续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杜月笙在她面前完全没了脾气,每次来锦江饭店吃饭都乖乖排队,青帮大佬,吼一下上海都有抖三抖的人物在董竹君面前也不敢造次,甚至自己主动提出要帮董竹君扩张店铺。

董明珠30岁丧夫,36岁在格力的开始很难很难,本来工作就不顺利,还遇到给她穿小鞋的上司,上司让董明珠去讨回一笔42万的欠款,董明珠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留在公司,硬着头皮上,但是那时候的董明珠啥也不懂,只是靠自己自学看了几本书,被人家嘲笑,人家也不理董明珠。

董明珠已经决定要放弃了,在宿舍颓废的光景看《董竹君传》打发时间,那个洋车夫的女儿,跟她一样姓董的女人的一生,那个跟她一样带着孩子独自闯天下的单亲妈妈,把董明珠读哭了。

董明珠受到董竹君的鼓舞,追回了这42万的欠款,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杜月笙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董竹君虽然成就不小,但比董竹君成就大的民国人物比比皆是,杜月笙凭什么服她?董明珠也不是个傻子,随便一个类似成功学的案例就被能忽悠?

董竹君一生的传奇绝对不止是她的成就,她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灵魂香气才是她"圈粉无数"的"秘笈"。

1.不信命和"逆天改命"

11岁时,董竹君的母亲要给董竹君裹脚,董竹君不肯,大家拜的菩萨也是大脚,我为什么要裹脚,把裹脚的白布剪地粉碎。

董竹君从小生地美,被人称为"小西施"。父母希望她可以裹脚,将来嫁个好人家,让一家人有出头之日,而董竹君这一辈子,她只求自己,不求别人。

她不要做求菩萨的信女,她要自己做菩萨。

父亲病重,她被卖到妓院成为一名卖唱女,认识革命党人夏之时私奔那年,她才15岁。

老鸨告诉她,虽然董竹君的父亲口头上说以后会接董竹君回去,但来了这种地方是不可能出去的。

她知道父母是靠不住了,要想出去,还得自己想办法。

她认识革命党人夏之时时,就知道,这就是救她的那根稻草。

她不要夏之时用一万块钱赎身,因为她不是一件"东西",不是以后夏之时不高兴了可以说"你是我花钱买来的"。

私奔的那天晚上,她脱下了身上的绫罗绸缎,摘下所有的金银首饰,只穿一套贴身衣裤,逃了出来,从此跟了夏之时。

卖过笑蹲过监狱,杜月笙却对她礼遇三分,董明珠视她为偶像


夏之时那时算是反动派,是被人追捕的。那天晚上的惊险,不是寥寥几笔可以说的清。

一个15岁的女孩能有那样的勇气和魄力让人佩服。

夏之时的官最高当到了总督的位置,董竹君她就这样成为了总督夫人,但是这样的身份依旧给不了她安全感。

夏之时疑心病极重,一直在防着董竹君怕她红杏出墙。

结束和夏之时在日本的留学回到四川后,封建家庭哪能容得下一个青楼出身的女子,董竹君受尽了委屈,夏之时全当没看见。

长女出麻疹,董竹君让人清理一间干净的屋子自己照顾孩子,夏之时却认为不应该对一个女儿如此地尽心,(夏之时极其重男轻女)。

董竹君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烂在了家宅里,她不希望女儿继续被封建社会的思想荼毒。

她希望女儿可以在上海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后上大学。

可是夏之时坚决反对,认为女儿以后要嫁人的,没必要读这么多书。

终于29岁那年,她提出了离婚,她要带着孩子去上海。

夏之时嘲讽她,离婚了的总督太太可是要饿死的。给了她五年之期,如果董竹君带着孩子可以挺过五年,夏之时说愿意用手给董竹君煎鱼吃。

董竹君没有听"劝",她的人生没有一个不字。她的命自己说了算,不是天说了算。

2.一个永远不会倒下的女人

带着女儿在上海的那几年,董竹君过的很苦,自己变卖首饰开的纱管厂被日军炸成废墟,还被当做"反动分子"关押,保释后,没有工作,生活困顿,父母也在这期间过世。

董竹君想过死,漆黑的夜里站在窗外,对自己说:"死吧,再也无力生活下去了。"

可是一想到孩子,她立刻坚强了,连死都不怕,这世界的苦难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卖过笑蹲过监狱,杜月笙却对她礼遇三分,董明珠视她为偶像


五年之期眨眼就到了,夏之时因为董竹君会跟他回四川,没想到过的并不好的董竹君完全没有犹豫,直接签下了离婚合约。

创立了锦江饭店之后,董竹君开始有了名气和收入,日子也过的好了。

但是好景不长,动荡年代里迎来了抗日战争,董竹君在菲律宾被困五年,回来上海早已面目全非,锦江饭店的代理人贪污严重,锦江也被败的差不多了。

董竹君力挽狂澜,将锦江饭店重新运营地风生水起。

她一辈子走的如履薄冰,但每次都又化险为夷,她的逆商、那种不倒翁精神让你打心里里敬佩这个女子。

3.既是小女子,也拥有国之大义

她身上有很多标签,车夫的女儿、卖唱女、单亲妈妈、女商人、曾经的总督夫人等等,最重要的标签是她是一名爱国人士。在她漂浮的一生,无论多艰难她都没有改变这个信念。

她是一名小女子,在封建的年代出生,却拥有国之大义。

卖过笑蹲过监狱,杜月笙却对她礼遇三分,董明珠视她为偶像


董竹君利用锦江饭店的掩护,资助爱国人士和地下共产党。

当时的军统特务沈醉有所察觉,一直等着抓董竹君的把柄。

在这么严峻的情势下,董竹君也没有放弃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电影《建国大业》里有个桥段:阎锦文营救张澜。

这里有个关键人物杨虎,蒋介石的结拜兄弟,董竹君借着锦江饭店的掩护,策反了杨虎,最终促成了那次救援。

往大了说是国之大义,其实这也是董竹君自己的感受,深处乱世,她深受战乱之害,她在尽力让世界变的更好,让下一代的世界变的更好,这也是她身上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4.有恩必报

李嵩高这个人曾经在董竹君最困难的时候借给她2000块钱,那时候的2000块钱,不是现在的2000,董竹君拿着这2000块钱创立了锦江饭店。

她一直对李嵩高感恩在心。

锦江饭店盈利后,李嵩高在日本遇到了困难,董竹君除了偿还2000元的债务,还额外负担了李嵩高一年多的生活费。

杜月笙帮过董竹君,因为董竹君的锦江饭店太小了,杜月笙每次过来都要排队,是杜月笙主动提出的要帮董竹君扩展店铺,后来也帮董竹君处理过一些交际场上的事情。

李嵩高的恩情是雪中送炭,杜月笙锦上添花的亦是恩情,董竹君从未忘记。

拒绝美国大使商务参赞的锦江分店邀请,董竹君却答应了杜月笙的把分店建到他娱乐园的邀请。

写在最后的话:

董竹君这个人,越读她,你越是敬佩她,我今天写的只是她人生的一小部分,她的传奇不是几千字可以道尽的。

她是集勇气、坚韧、果断等等品格于一身的传奇女子。

卖过笑蹲过监狱,杜月笙却对她礼遇三分,董明珠视她为偶像


有人说她是不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封建年代怎么会出现那样的女人!

如果你现在正在和困难搏斗,你可以看看董竹君的一生,你再惨也不会比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封建年代的上海闯荡的女人惨,你起跑线再低也不会比在妓院卖唱的董竹君低,她最后活出了她的人生,你也可以。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初衷和信念,谁的人生容易?都不过是在泥地里倒下再爬起,人的一生永远都会过成你想要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