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城裡媳婦寧願自己累點也不讓農村婆婆幫忙帶孩子

為啥城裡媳婦寧願自己累點也不讓農村婆婆幫忙帶孩子?在我們這個地方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即使自己有工作脫不開身,寧願讓姥姥帶甚至讓保姆帶孩子,也不願意讓農村婆婆帶。我也跟這些父母們有過交流,想法基本上差不多。

為啥城裡媳婦寧願自己累點也不讓農村婆婆幫忙帶孩子

排在第一位的是怕婆媳關係不好處。

張莉說:我婆婆非常的的強勢,我和丈夫住在城裡,離家有二十多里地。剛結婚那會兒,婆婆要求我們每週必須回家一次,回家後,還不讓兒子幹家務,說男人幹家務沒出息。後來我懷孕了,身體不適回去的少了,婆婆還不願意。每次回家都問東問西,你們倆的工資誰拿著?誰洗衣做飯……?還沒住在一起就管這麼事,真不敢想象,若是朝夕相處時間久了會咋樣?等到真的出現了矛盾就不好了,還是自己累點省心。

張莉說:婆媳關係本來就那麼難相處,我婆婆又強勢,我可不願請個“奶奶”來對我指手畫腳的,頂多自己累上三年,婆媳之間也就少發生些直接的衝突,最起碼面子上能過去。

為啥城裡媳婦寧願自己累點也不讓農村婆婆幫忙帶孩子

排在第二位的是觀念不同。

小虹說:我婆婆是個勤快人,脾氣也挺好,就是生活太節儉還不講衛生。我生完孩子後,讓婆婆來待了一段時間,我們倆一起帶孩子。我的奶水不足,需要給孩子餵奶粉,婆婆都要先嚐一嘗冷熱再喂孩子,孩子吃不完她會留起來,等下次再喂孩子喝,說她她也不聽。到後來孩子能添加輔食後,經常揹著我嚼碎食物喂孩子。吃飯時,有剩飯剩菜捨不得倒,熱熱再吃,說太浪費了。帶孩子在外邊玩時,還會撿廢品放在儲藏室或屋門口,鄰居們也有意見。用洗衣機怕浪費水,用空調說浪費電。後來,婆婆回家過麥後,就沒有再讓她回來。

為啥城裡媳婦寧願自己累點也不讓農村婆婆幫忙帶孩子

排在第三位的是教育理念不同。

王青說:農村婆婆的方言很重,不會說普通話。王青坐月子期間,婆婆就經常把蔥、姜、蒜、醋說成(音:寵、姜、刷、處);把西紅柿說成洋柿子;把青蛙說成蛤蟆,把蛇說成長蟲等等,王青怕婆婆的方言影響到孩子說話,以後再改就難了。同時婆婆還有說髒話的口頭語。

王青說:我婆婆在給大哥看孩子時,經常說孩子那麼小,在家吃飽穿暖就行了,教育的事等上了幼兒園老師會教的。對孩子溺愛得不得了,誰的話也不聽,大哥教育孩子,婆婆還偏袒。而我認為孩子的習慣從小就應該培養,我可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寧願自己累點也不讓婆婆幫忙帶孩子,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好了。

為啥城裡媳婦寧願自己累點也不讓農村婆婆幫忙帶孩子

另外還有城裡媳婦嫌棄農村婆婆不講衛生;婆婆干涉兒子和兒媳的關係,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等等。

為啥城裡媳婦寧願自己累點也不讓農村婆婆幫忙帶孩子?我個人覺得這也因人而異,並不是所有了家庭都是有這樣問題所在。雖然老人幫忙帶孩子,確實有很多讓人詬病的矛盾和問題,但大多數的工薪家庭都需要夫妻兩個人上班掙錢,因為不僅要還車貸房貸,還有租房子養孩子,在這樣的經濟壓力下,老人若能犧牲自己的農村土地來幫忙看孩子,年輕人還是要多一些理解和寬容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