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形態的進化史!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最早是西方學者提出的,把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基於當時的主要社會矛盾進行了劃分。實質上是一種學術上的研究方法,主要依據是西方歷史,近代傳到中國後,國內學者依照其模式也對中國社會發展進行了同樣的劃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時間界限,各個階段存在一定的時間重疊。

原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與食物鏈的矛盾,意識形態主要表現為人人平等、大家都是通過一樣的方式獲取食物。典型歷史證據有山頂洞人、猿某人遺址等。隨著經驗的積累和不斷的學習,原始社會中後期原始人擁有的食物越來越多,逐漸行程了階級分化,一部人通過壓迫其他人的方式來獲得食物。群居生活方式和階級分化的形成最終孕育了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奴隸社會。

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奴隸主通過剝削奴隸來獲得社會資源。典型的歷史時期國內夏商周時代,國外主要為古埃及法老時代。這個時期的人們開始規模化的建造城郭並開始有計劃的掠奪其他族群的資源。族群之間的競爭由相互爭鬥演化成了戰爭形態。使用的工具也從以石器為主演變為以青銅器為主。四大文明古國就人類奴隸社會早期的代表。從夏朝開始,就有了金字塔式的分封制。商朝、西周都在分封土地和人口,大的分封主要集中在朝代更替的時候並由被分封者的後代繼承?這種分封就是封建社會的雛形,是封建社會形成的先決條件。人類的學習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人口數量、食物產量、居住環境和使用的工具在奴隸社會末期都有了質的飛躍。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那時人們的意識形態在不知不覺中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對國家的認知代替了奴隸主的認知,人們認可的是我是某國人而不再是我是某個奴隸主的人,這種認知的改變才最終廢除了奴隸制度,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顧名思義就是封地建設的意思。先有土地、後有建設,土地才是封建社會里最重要的資源!其社會的主要矛盾也變成了人們和土地之間的矛盾!這一時期漫長而爭鬥不止,文明和野蠻並存,多數普通人生活的幸福程度主要靠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