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抹黑“中國是掠奪性經濟體”意欲何為?

美國抹黑“中國是掠奪性經濟體”意欲何為?

(美國對其他國家或組織發起過多次經濟制裁。)

2017年以來,美國把中國的定位從“戰略伙伴”修改為“戰略競爭者”,並對華展開輿論攻勢,頻繁指責中國是“掠奪性經濟體”,把中國塑造成他國經濟問題的“始作俑者”。

美國炒作中國是“掠奪性經濟體”,主要目的在於正當化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佈局。首先,它指責中國通過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剽竊、以國家力量支持的不公正的市場行為等方式對發達國家實施“掠奪”;其次,又指責中國通過“掠奪性貸款”的手段,誘騙借貸國背上沉重貸款,以此“掠奪”他國重要資源。這使得中國的國際形象惡化,為美國遏制中國做足輿論鋪墊。

實際上,中國不但不是“掠奪性經濟體”,而且經濟行為也與“掠奪性經濟”不沾邊。以西方輿論常提的斯里蘭卡的債務問題為例,雖然斯里蘭卡在2017年因無力向中國償還貸款,而將南部的漢班託塔港的控股權交給了中國公司,但該港口依然屬於斯里蘭卡政府,它的安全和運營完全在斯里蘭卡政府

的掌握中。此外,中國對斯里蘭卡的借貸,有近三分之二的款項發生在2001至2007年間,利率僅為2%,遠遠低於當前6.3%的國際主權債券利率,且大部分在20年內可以償還。另據《南華早報》對斯里蘭卡中央銀行相關人士的採訪可知,斯里蘭卡出讓漢班託塔港的主要目的是在短期內獲得收入,以支付斯里蘭卡對西方國家欠下的債務。再如,備受部分西方輿論攻擊的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實踐中卻受到沿線多國的認可,“朋友圈”持續擴大。塞內加爾總統薩勒曾表示,“新時期,非洲需要投資、需要發展。非洲國家不會受任何雜音的干擾,將一如既往堅定地同中國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建設好‘一帶一路’,共同構建更加緊密的非中命運共同體”。

反觀美國,其所作所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掠奪性經濟體”。在加利·霍夫鮑爾(Gary C. Hufbauer)等學者收集的1914至2006年的203個重要經濟制裁案例中,美國針對其他國家或組織發起的經濟制裁佔60%,聯合國發起的佔10%,而中國僅佔2%。另外,諸多國際事件也表明,美國經貿政策的“武器化”傾向十分明顯,它傾向於用強大的經濟手腕迫使他國服從於美國的命令和利益。正如美國羅德島大學教授尼古拉·佩特羅(Nicolai Petro)在《國家利益》雜誌所言,“美國的外交政策已對經濟制裁成癮”。這些足顯美國對全球的經濟掠奪本質。

其實,美國不遺餘力地指責中國是“掠奪性經濟體”,用以先發制人的戰略敘事,將中國塑造為國際社會中的“他者”,無非是要邊緣化中國,強化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負面觀感,最終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

(參見:《孫曉 | 美國如何炮製“中國是掠奪性經濟體”?》《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