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1943年5月21日凌晨2时20分,来自美国陆军航空队第64轰炸机中队的1架B-17E轰炸机正飞行在约3000米的夜空中。当晚月光皎洁,给这座硕大的"空中堡垒"蒙上了一层银白色的辉光。机组乘员透过风挡和漂浮在半空的浮云,可以大致分辨出海洋和陆地。尽管看不到任何地标,机长保罗·威廉姆斯少校还是很清楚,他的飞机很快就要抵达目的地——新不列颠岛上最大的日军基地拉包尔,接下来只需要打开舱门,丢掉炸弹,甚至不用精确瞄准,只要能让日本人睡不好觉就达成目标了。这样的任务风险极低,美国人知道日军没有夜间战斗机,日军高射炮从来都打不准。然而,意外降临了,飞机突然抖动起来,"我听到一声沉闷的爆炸,接着是一连串小爆炸,飞机剧烈地颤抖着,猛地向左倾斜……"后来机上唯一的幸存者戈登·曼纽尔中士回忆道。这架B-17像一颗坠落的陨石掠过星光璀璨的夜幕,日本海军夜间战斗机的第一号战果就此诞生,取得这个战绩的人是工藤重敏上等飞行兵曹。

台南空陆侦队

在二战爆发时,夜间空战对于各国军队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既没有专业的夜间战斗机,也没有明晰的战术战法。在战争初期尝试进行夜间空战的飞行员几乎都是从昼间战斗机部队半路出家的,比如德国空军起初在战斗机联队中专门建立一个夜战中队,利用探照灯和黄昏黎明的自然光寻找目标。作为日本海军航空兵夜战第一人的工藤重敏却很特殊,他刚刚从军时甚至连飞行员都不是,即使后来接受飞行训练驾驶的也不是战斗机,而是侦察机!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工藤重敏。

1920年2月14日,工藤重敏出生于九州大分县玖珠郡的一户农家。九州素以民风剽悍、尚武好斗而闻名,在日本被认为是从出精兵的地方。在这样的氛围下,工藤于1937年6月志愿报名从军,成为日本海军的普通一兵,在佐世保海兵团接受严苛的新兵训练,之后进入航空部队服役,最初被分配到地勤部门成为一名整备兵,在服役两年后才获得选拔接受飞行训练,于1940年2月进入霞浦海军航空队,成为第53期操纵练习生的一员。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工藤重敏与其驾驶的九八式陆上侦察机的合影。

所谓"操纵练习生"是日本海军从基层士兵中选拔飞行员的制度,其训练标准非常严格。工藤重敏在筑波航空队完成了初级飞行训练,之后在百里原航空队和大凑航空队接受中级飞行训练,最后进入宇佐航空队接受驾驶舰载俯冲轰炸机的专业进修。然而,他最终并未成为航母飞行队的成员,而是在1941年2月调入佐伯航空队,转职为陆基侦察机飞行员。同年10月,工藤又被调往新组建的台南航空队陆侦队,驾驶九八式陆上侦察机。

台南航空队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夕组建的陆基航空部队,云集了包括西泽广义、坂井三郎、太田敏夫等老练飞行员,在随后的战争中王牌辈出,是首屈一指的精锐部队。不过,战场上的荣耀大多属于驾驭零战纵横海空的战斗机飞行员,而开侦察机的工藤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配角。然而,谁能想到两年后工藤的成就竟然让队内头号王牌西泽广义心生嫉妒。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这幅九八式陆上侦察机的彩绘就是根据工藤的座机绘制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工藤随台南航空队投入侵占东南亚的攻势行动,先后参与了在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的航空作战,驾驶九八陆侦执行了各种任务,如侦察敌情、观察天气状况、引导战斗机群等。1942年4月,台南航空队进驻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此后工藤又转往新几内亚的莱城基地,从事对莫尔兹比和澳大利亚北部的侦察行动。1942年7月,台南空陆侦队接收了一种新型双发侦察机二式陆侦,该机原本是作为双发战斗机研发的十三试陆战,工藤很快就喜欢上这款新飞机,认为是"集科学精华于一身的飞机",但他当时并未意识到他与这种新飞机的缘分远不止于此。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1942年8月,驻新几内亚莱城基地的台南空陆侦分队成员的合影,后排右一就是工藤重敏,他们身后是1架二式陆侦。

在接受新机型换装训练的同时,工藤继续驾驶老旧的九八陆侦执行作战任务,其中包括迎击美军B-17轰炸机。对于日本飞行员而言,这种机体坚固、自卫火力强劲的重型轰炸机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堡垒",即便被打上几十上百个窟窿也能继续飞行。为击落B-17,日本海军尝试了很多方法,其中包括使用燃烧弹从上方投弹攻击,工藤是少数运用这种战术取得成功的人之一。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日军飞机使用三号炸弹攻击美军B-24轰炸机群的效果。

1942年8月29日清晨,工藤重敏二等飞行兵曹驾机升空,拦截8架由莫尔兹比来袭的B-17。工藤操纵九八陆侦爬升到7500米高度,飞临美军编队上方,瞄准最左侧的美机投下了数枚30公斤九九式三号炸弹,这是一种燃烧子母弹,在弹体内有144颗含有黄磷的子弹。工藤声称炸弹击中了目标,致其起火,并殃及相邻的另一架B-17,两机双双坠落。日军判定确认击落1架,不确定击落1架,这是工藤的首次空战胜利,但是未能得到美方的印证,美军记录显示当天没有B-17在拉包尔被击落。

小圆司令的狂想

1942年11月,台南航空队番号改为第251海军航空队,并调回国内休整。在归国的飞机上,时任航空队副长的小圆安名中佐一直在冥思苦想如何对付"空中堡垒"的难题。自从进驻拉包尔以来,美军的B-17不仅昼间来袭,夜间也不消停,时常进行骚扰空袭,令日军夜不能寐,十分烦恼。对于昼间攻击B-17,日军已是头疼不已,对于夜袭的B-17更加无计可施,连高射炮都懒得开火,因为纯属浪费炮弹。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1943年初第251海军航空队的主要指挥官:司令小园安名中佐(中)、飞行长中岛正少佐(左)和飞行队长向井一郎大尉(右)。

小圆中佐是一位老资格的航空队指挥官,性格暴烈强硬,思维不拘一格,在归途中还真让他想出一个绝招:在飞机上安装斜向上或斜向下射击的枪炮,这样就可以避开B-17凶猛的后半球自卫火力,从其防御相对薄弱的机腹或机背发起攻击,将其击落。这个想法与同时期德国空军正在夜间战斗机上试验的"斜乐曲"机炮系统不谋而合,小圆中佐计划利用二式陆侦加以改造。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德国空军安装在Bf 110战斗机内的斜射机炮系统。

回国后,小圆在由海军高层召开的大型机(B-17)击落对策会议上提出了斜射枪炮的想法,不曾想遭到与会者的冷嘲热讽,对这种反传统的武器配置方式嗤之以鼻,甚至断言"连试验的价值都没有!"然而,刚刚被任命为第251航空队司令的小圆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在1943年初为了实现自己的设想在军令部、航空本部、海军航空技术厂和横须贺航空队之间游说,相关方面以"二式陆侦属于现役机型,不宜改装"为由屡屡加以搪塞。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日本海军十三试双发陆上战斗机的三号原型机,后来被改造为夜间战斗机。

1943年4月,滨野喜作中尉调任第251空陆侦分队长,他是一个有着近20年飞行经验的老鸟,也是小圆司令的老相识,他对斜射枪炮极为赞同,并具体确定了射角以30度为最佳。第251航空队计划在1943年5月重返前线,在最后的一个月内,小圆不再顾忌高层的反对,在中岛公司大野和男技师的协助下,利用闲置的十三试陆战原型机自行加以改装,拆除原有武器,取消电信员座席,在后部机身安装4门20毫米斜射机炮,2门一组分别指向斜上方和斜下方。经过10天的突击工程,最终完成了3架飞机的改造,这是日本最早的夜间战斗机。此时距离部队开拔仅剩4天时间,陆侦分队的飞行员抓紧时间进行测试和训练,并利用缴获的B-17进行了模拟空战。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从莫尔兹比附近机场起飞的美国陆航第43轰炸机大队的B-17。

5月3日,陆侦分队的9架飞机(7架二式陆侦、2架改造夜战)从丰桥基地起飞,经提尼安岛、特鲁克转场至拉包尔,于5月10日抵达。似乎是在有意等待第251航空队的回归,驻莫尔兹比的美军第5航空队从5月11日起连续派出B-17和B-24对拉包尔实施昼夜袭扰。同时,已经编入第25航空战队的第251航空队也积极地进行首次夜间迎击作战的准备。陆侦分队从13日起每天升空1~2架二式陆侦在基地和锚地上空进行警戒飞行,同时小圆司令还与机场勤务、探照灯和高炮部队联系,做好夜战的准备。

改造夜战第一击

5月15日,改造夜战进行了首次实战飞行,已经晋升上等飞行兵曹的工藤重敏被小圆司令选定作为首次夜航任务的驾驶员,大概是看重工藤此前有击落B-17的经验。与工藤搭档的侦查员是第251航空队飞行士(飞行长的副手)菅原賟中尉。当晚,改造夜战在拉包尔周边进行巡逻,没有遭遇美机空袭,算是给这对夜战组合熟悉战场环境的热身飞行。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1943年初第251航空队陆侦分队全体成员的合影,中排左起第7人是工藤重敏。

5月20日夜间,日军得到情报,一队美军轰炸机已经从莫尔兹比起飞,直奔拉包尔而来,终于轮到改造夜战出场了。整个基地顿时忙碌起来,对于第251航空队而言,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几乎所有人都在仰望星空,准备目睹日本海军夜间战斗机的处子战。

5月21日凌晨1时58分,工藤上飞曹和菅原中尉驾驶改造夜战从拉包尔东机场起飞,前往预定空域展开警戒。根据之前拟定的作战计划,在美机飞临时首先由探照灯搜索目标,一旦锁定由高射炮进行射击;当目标脱离探照灯照射后,高射炮应立即停止射击,由改造夜战发起攻击。工藤操纵飞机爬升到2000~3000米高度待机,当晚天气晴朗,月光明亮,天空中有些碎云,但并不影响视界条件,对于没有机载雷达的日军改造夜战而言,这是一个堪称理想的初战战场。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与工藤重敏搭档的菅原賟中尉。

起飞后不久,地面升起探照灯的光柱,在夜色里来回晃动,徒劳地尝试抓住"空中堡垒"。2时20分,借助着月光和探照灯光,工藤发现了1架B-17犹如剪影般的身影,他立即驾机靠近。"空中堡垒"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他已经能够分辨出目标的四具引擎,看到从有机玻璃风挡上反射的月光,连从弹舱内坠落的一串炸弹都是那么分明。工藤操纵飞机进入B-17后下方的攻击位置,目标保持着平稳的飞行姿态,自卫机枪也依然沉默,显然美国人没有察觉正在逼近的危险。在距离目标大约150米时,工藤扣动了扳机,昏暗的座舱被机背上20毫米机炮的火焰照亮了,炮弹准确地钻进B-17的机身内,随后冒出火光,在工藤、菅原两人的注视下偏离了航线,拖着熊熊烈焰坠向大地,最终化成一团爆裂的火球。2时37分,菅原中尉报告确认击落,在地面观战的人群早已沸腾,一波又一波的"万岁"声响彻夜空!这是日本海军的第一次夜战击落记录。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这幅"月光"夜间战斗机的模型封绘展示了使用斜射机炮攻击美军重型轰炸机的场面。

工藤、菅原意犹未尽,继续巡航,于3时08分再度发现1架B-17,但是距离过远,未能发起攻击。12分钟后,在拉包尔东南空域目光敏锐的工藤又捕获了1架B-17,他于3时26分发起攻击,两分钟后确认目标坠毁。梅开二度的工藤于3时58分在探照灯协助下发现了当晚的第四架"空中堡垒",但在他进入攻击位置前目标就从视野中消失了。4时35分,工藤的飞机在东机场安全着陆。

日本海军夜间战斗机的首次截击行动持续了2小时24分,工藤机组消耗炮弹178发、燃料760升,四次发现目标,连续击落2架B-17,自身未受任何损伤,可谓大获全胜。当晚陨落在工藤炮口下的2架B-17均属于美军第43轰炸机大队第64中队,所有机组成员中仅有曼纽尔中士一人跳伞生还,他被岛上土著营救,藏匿了近九个月后才被美军救回。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这幅模糊的战地照片是在拉包尔东机场待命的改装夜战。

改造夜战的旗开得胜让小圆司令心情格外舒畅,回想起之前遭受的冷遇和嘲讽,他实在有扬眉吐气的感觉。当天,第251航空队和第25航空战队就向第11航空舰队发送了战斗报告:"第251航空队1架二式陆侦(装备斜射机炮)追踪并攻击来袭的6架B-17,击落2架,均一击命中,敌机起火,确认坠毁,……我方无损害。……鉴于第一次空战就取得击落敌机的战果,确认斜射机炮威力显著。"这份报告也被迅速转发给联合舰队司令部、海军省、军令部等部门。同时,第25航空战队还向航空本部发出急电,要求火速运来改装部件,将余下的二式陆侦全部改装为夜间战斗机。上述要求迅速得到满足,同时军令部还通知将改造夜战命名为"月光"!

头号夜战王牌

以工藤重敏的胜利为开端,第251航空队开始将夜间巡逻常态化。6月10日夜间,小野了飞曹长与滨野喜作中尉搭档取得了第二次夜战胜利,击落2架B-17,从而进一步验证斜射机炮的威力。6月11日,工藤重敏与菅原中尉再有斩获,在凌晨2时升空后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等待,锁定1架被探照灯照射的B-17,从后下方接近后连续射击了90发20毫米炮弹,多数命中,虽然未能确认其坠毁,但从中弹情况看判定为击落。6月13日,工藤-菅原组合在凌晨2时14分截获1架B-17,从400米距离上开始射击,耗弹80发,将目标击落。当晚,工藤还数次发现B-17,但都未能成功追踪。由于改造夜战没有雷达,搜索目标全靠肉眼,加上夜间视界不良,一旦丢失目标,很难再次捕获。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1942年夏季,台南航空队陆侦分队部分成员的合影,后排左起第二人为工藤重敏。

6月19日晚19时,工藤-菅原机组升空巡逻,在科科贝上空发现一架身份不明的双发飞机打开航行灯在500米低空飞行。工藤驾机靠近以确认身份,并做好从上方发起攻击的准备,不料那架飞机抢先开火,将工藤的座机击伤,之后遁入夜色。这是改造夜战首次遭遇反击,所幸损伤较轻,很快得到修复,事后判断那架飞机很可能是美机。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工藤重敏戴着防紫外线护目镜在二式陆侦前合影。

6月26日,工藤重敏与市川通太郎飞曹长搭档执行夜间巡逻任务,于凌晨2时12分在拉包尔西机场上空发现1架B-17,三分钟后工藤老练地占据了射击位置,将目标套进涂有夜光涂料的瞄准具中,打出一串连射,B-17很快喷吐出耀眼的火光,将周围的天空都染红了,目睹猎物毁灭的市川飞曹长看到一名美军机组成员从燃烧的机身内跳伞逃生。从发现目标到确认坠毁全程约8分钟。30分钟后,工藤又在同一空域发现了第二架B-17,仅用5分钟就将其击落,取得了第二次双杀记录,同时也将个人的夜战战绩提升到6架,成为日本海军的第一位夜战王牌。根据美军记录,当晚被工藤击落的B-17均为第65轰炸机中队的飞机,而市川看到的那位跳伞飞行员是乔治·奥尔金少尉,他也是当晚唯一的幸存者,落地后被日军俘获。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1架完成夜间巡逻的"月光"战斗机在降落后由地勤人员引导驶向停机坪。

6月30日凌晨,工藤上飞曹与菅原中尉出击,从200 米处抵近攻击1架B-17,耗弹60发,美机燃起大火,坠地爆炸。从5月21日至6月30日,第251航空队的改造夜战总共击落了11架B-17轰炸机,其中工藤重敏包揽了其中7架,成为名副其实的"夜の王者"。作为褒奖,第11航空舰队司令长官草鹿任一中将授予工藤"武功拔群"军刀一柄,这是一项极高的荣誉,以至于已经取得数十架战绩的零战王牌西泽广义上飞曹不无嫉妒地说道:"要是我再击落几架敌机,是否也能得到一柄军刀呢?"可能是受到连番损失的影响,美军对拉包尔的夜间空袭有所减弱。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1943年8月,被授予军刀的工藤重敏与航空队司令小园安名在指挥所前合影。

夜空击坠王谢幕

1943年7月,第251航空队派出由1~2架改造夜战组成的特遣队进驻巴拉莱岛,协助布因地区的夜间防空。在新战区立下首功的仍是工藤-菅原这对王牌搭档,他们在7月7日晚间在肖特兰岛西岸巡逻时击落1架敌机,比较特殊的是这是一架"哈德逊"双发轰炸机,而且工藤首次尝试了从后上方使用斜下射机炮攻击,在两次射击耗弹30发后将目标摧毁。9月20日,工藤重敏与金子龙雄少尉搭档,在下午15时遭遇1架B-24"解放者"轰炸机,经过约10分钟的空战,工藤击伤了B-24左翼的两座引擎,虽然未能确认坠毁,但从目标受损程度判断应该被击落了,这是工藤驾驶夜战收获的第一个昼间战果。在驻防巴拉莱期间,工藤还参与了对美军舰船和阵地的轰炸扫射行动。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1943年7月派驻巴拉莱岛的夜战分队成员,后排第二位就是工藤重敏。

1943年10月到11月间,美军加强了对拉包尔的空中攻势,昼夜空袭的规模持续扩大,迫使第251航空队全力回防。在拉包尔防空战的最后阶段,工藤重敏在作战记录中留下了两次突出表现:首先,在10月20日黎明前与菅原中尉搭档,在新不列颠岛以西海域执行侦察任务时,对美军运输船进行低空炸射,投掷60公斤炸弹4枚,发射20毫米炮弹360发。如果记录无误,工藤在此次攻击中耗尽了所有炮弹,这意味着他在打光机腹机炮的炮弹后,又以倒飞姿态使用机背机炮继续射击,其飞行难度极高!其次,在11月9日午夜,工藤与对马一次一飞曹搭档,驾驶"月光"发现1架B-24,在追击中命中目标,随后失去踪迹,事后被判定为击落。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美军B-24轰炸机,隶属于第5航空队第321轰炸机中队。

11月9日的空战是工藤重敏最后一次击落敌机。从5月下旬到11月初的半年内,工藤重敏先后与四位飞行员搭档,总共取得了10次空战胜利(含不确定战果),击落7架B-17、2架B-24和1架"哈德逊",如果计入1942年8月使用九八陆侦取得的2架战绩,工藤的总战绩达到12架,其中夜战战果9架,除1架双发机外全部是四发重轰炸机。工藤的战绩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被其他日军飞行员超越,由此成为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的头号夜战王牌。

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不靠雷达靠肉眼,一月打掉7架B-17

■工藤重敏手持"武功拔群"军刀的留影,他的夜战战绩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

在11月9日空战之后,第251航空队的夜战分队再也未能取得战果。美军在获悉日军夜间战斗机的存在后,采取加速飞行、曲折飞行的方式规避攻击,此外使用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好的B-25、B-26执行夜袭任务,还加大了昼间空袭的强度,减少了夜间轰炸的次数。美军战术的改变使得工藤重敏失去了提升战绩的机会,他于1944年2月被调回本土,进入横须贺航空队第7飞行队(夜战队)参加本土防空作战,但没有留下空战记录。1945年5月24日,工藤重敏在一次训练中因飞机故障紧急迫降,身负重伤,他在病榻上迎来了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刻,其最终军衔为特务少尉。战后,工藤回归乡里,默默无闻,于1960年因战时旧伤发作去世。

Imperial Japanese Navy Ace 1937-1945

日本海军夜间邀击战

日本陆海军航空王牌列传

从零到零:日本海军战斗机发展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