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和幸福同在!屏邊南溪河畔這個美麗鄉村的生活讓人嚮往~

美麗沿溪·春意盎然

4月的灣塘春意盎然,走進沿溪村,只見清澈的南溪河繞村而過,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新樓房拔地而起,房前屋後綠樹蔥蘢,村民在自家門前不停地忙活著,一旁嬉戲的孩子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

美景和幸福同在!屏邊南溪河畔這個美麗鄉村的生活讓人嚮往~

美麗的沿溪村

誰也不會想到,幾年前,這裡還是破舊的磚瓦房,垃圾遍地,村民們守著“綠水青山”過著苦日子。何以有如此鉅變呢?帶著疑問,記者深入實地,探尋這個偏遠小山村的美麗“蝶變”之路。

因地施策 產業培植富起來

“這是2004年從黃果地、大石頭兩個村及玉屏、白河、和平部分村民組建而成的新村,共28戶108 人,是彝、苗、壯、漢4個民族雜居村組,也是灣塘鄉‘美麗村莊’創建的第一批受益者。”沿著乾淨整潔的村落大道一路前行,灣塘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魏蘩懿邊走邊說。說話間,剛好碰到從田裡回來的黃朝光。一問才知道,他就是沿溪村的黨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

美景和幸福同在!屏邊南溪河畔這個美麗鄉村的生活讓人嚮往~

美麗的沿溪村

“結合沿溪村的熱區優勢,大部分村民都是依靠種植‘妃子笑’荔枝為主導產業脫貧致富的。我家也種了50畝荔枝、200棵芒果,一年的毛收入可達50多萬元。”黃朝光說,這一切得益於鄉黨委、政府對荔枝產業的扶持,不僅為沿溪村荔枝產業基地開挖了20公里的機耕路,建蓋33個小水池,安裝了60盞太陽能殺蟲燈,還以“集中學習理論知識+實地教學”的方式,開展荔枝種植、管理等方面的培訓5場次260餘人次,增強了群眾致富本領。

美景和幸福同在!屏邊南溪河畔這個美麗鄉村的生活讓人嚮往~

美麗的沿溪村

不止是黃朝光,江永春、楊光祥等都是“妃子笑”荔枝的種植大戶,多達60多畝,最少的人家也有10多畝。除了荔枝,普秀平、普秀珍姐妹倆還種植了10多畝佛手瓜,喜獲豐收,買了新車、搬進了200多平米的新樓房,生活得有滋有味。在沿溪村,僅僅依靠荔枝產業,收入5萬元以上的就有21戶。

美景和幸福同在!屏邊南溪河畔這個美麗鄉村的生活讓人嚮往~

“今明兩年,隨著豐產期的到來,沿溪村民荔枝產業的收入還將大幅提高。以沿溪村為示範點,還帶動全鄉發展荔枝26800畝,激發出全鄉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強大內生動力。”正在沿溪村調研的灣塘鄉黨委書記李興也說。

革除陋習 鄉風民風美起來

在沿溪村每棟樓房的牆體上,記者看到一幅幅革除陋習“七提倡七反對”“村規民約三字經”等內容的牆體畫,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沿溪村小組長、村“紅白理事會”會長何會成介紹,“現在村裡進一步規範了紅白喜事操辦行為,村民均能嚴格落實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

美景和幸福同在!屏邊南溪河畔這個美麗鄉村的生活讓人嚮往~

何會成一家的幸福生活

“去年我兒子結婚只是簡單地操辦了一下,只要兩個人過好自己的日子,形式其實並不重要,關鍵還省下了一大筆錢。”村民欒自別說。

何會成告訴記者,從2017年整村搬遷後,沿溪村就開展了革陳規、除陋習“最美鄉村”創建活動。村裡組建了環境衛生保潔隊,人人都是保潔員,除了每天打掃各家各戶外,還對公共區域每週進行一次集中清掃。幾年來,已經成為沿溪村民的自覺意識。從2017年開始,沿溪村連續三屆獲得縣級文明村稱號,連續兩屆創建為州級文明村鎮;張春林和何會元兩戶家庭還榮獲紅河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家庭稱號。

美景和幸福同在!屏邊南溪河畔這個美麗鄉村的生活讓人嚮往~

美景和幸福同在!屏邊南溪河畔這個美麗鄉村的生活讓人嚮往~

沿溪村村規民約

從“小村”變“大村”,從貧困到富裕,如今的沿溪村,孝老愛親、鄰里團結、互幫互助的典型事蹟不斷湧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文明新風吹遍了每一個角落,真正實現了“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

原標題:美景和幸福同在!屏邊南溪河畔這個美麗鄉村的生活讓人嚮往~

審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