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幫音樂家柳和壎辭世 曾是上海交響樂團首位華人首席

寧波幫音樂家柳和壎辭世 曾是上海交響樂團首位華人首席

(柳和壎)

我國著名老一輩小提琴家、上海交響樂團首位華人首席、寧波幫音樂家柳和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8日下午在上海徐彙區中心醫院辭世,享年93歲。

柳和壎先生的一生見證和參與了中國交響事業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也創造了38年的樂隊首席最長紀錄。“柳老是元老級的樂隊首席,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他隨和幽默,在潛移默化中教給我們很多的東西。我從1973年進上海交響樂團,就一直是他的同事。作為晚輩,我們都受益匪淺。他確實德藝雙馨,是我們晚輩學習的楷模。”上海交響樂團的原樂隊首席張曦侖表示。

柳和壎的小女兒柳韋告訴記者:“爺爺奶奶都是寧波人,做寧波菜、講寧波話,因此我們家裡人都會說寧波話,也喜歡吃魚呀蝦呀等寧波菜。爸爸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到老家來尋根,但是老家的地方都拆遷了,他回家後很感概地和我們說,寧波真是大變樣了,都不認得了!”

宁波帮音乐家柳和埙辞世 曾是上海交响乐团首位华人首席

柳和壎

出生於音樂世家的寧波幫音樂家

柳和壎先生出生於音樂世家,祖籍鄞縣,祖父在上海經商,愛好音樂,家中絲竹樂器常備。

其父柳堯章(1905-1996),從小學習琵琶、二胡、簫、阮等民族樂器,同時學鋼琴習、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樂器。上世紀30年代,他與鄭覲文等人在上海一起組建了“大同樂社”,成員都是中國民樂界開拓者,民樂《春江花月夜》就是柳堯章改寫的。

宁波帮音乐家柳和埙辞世 曾是上海交响乐团首位华人首席

(柳堯章)

宁波帮音乐家柳和埙辞世 曾是上海交响乐团首位华人首席

(民樂《春江花月夜》創作過程)

柳和壎出生時,柳堯章做了一套6個從小到大的陶製壎,作為兒子的誕生禮,併為他取名“和壎”,其中“和”代表傳統音樂中的和諧精神。

《柳堯章回憶錄》中詳細記載了父親看到孩子成績的驕傲。“1940年上海青年會舉辦國際兒童音樂比賽,柳和壎以小提琴演奏第一名和比賽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脫穎而出。雖然按規定選手年齡要在12歲內,而他已13歲,但擔任評委的丁善德、竇立勳、吳樂懿等音樂家仍決定破格授予他優勝獎。”

宁波帮音乐家柳和埙辞世 曾是上海交响乐团首位华人首席

(1940年,13歲的柳和壎參加上海青年會舉辦的少年音樂比賽,獲得一等獎(左一))

17歲時,柳和壎考入上海國立音專學習。1946年,19歲的他經過前輩小提琴家譚抒真介紹加入了上海市政府交響樂團(前身就是上海工部局樂隊),從此在這個樂團工作了46年之久。

公認的傑出的小提琴家和樂團首席

1954年,經過上海交響樂團演奏考試和團內民主投票,柳和壎以高票當選為樂團首席。自1954年到1992年退休,他擔任了38年的樂團首席,成為國內擔任專業樂團首席時間最長的演奏員。

樂團的首席演奏家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簡單地說,他就是樂隊中最敏感和反應最快的人,也是指揮和樂隊的橋樑。

柳和壎有著豐富的音樂閱歷、精湛的技藝和演奏經驗,是公認的傑出的小提琴家和樂團首席。在任上交首席的38年裡,他領銜參加了許多海內外重要演出。1957年,蘇聯小提琴大師奧伊斯特拉赫到上海與樂團合作演出時,首席演奏家就是柳和壎。之後赴美國慶祝卡內基音樂廳100週年慶典音樂會及十六個城市的巡演,在日本、德國、瑞士、意大利等國的巡演,以及赴澳大利亞、新西蘭的演出,都是由柳和壎擔任首席。他帶領樂團獲得了眾多榮譽。

宁波帮音乐家柳和埙辞世 曾是上海交响乐团首位华人首席

(70年代樂團演出照)

原上海愛樂樂團隊長、首席小提琴家、原上海小提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沈人城是柳和壎的老朋友,他表示:“柳和壎對工作非常敬業,業務能力絕對是一流的,作為絕對權威的‘老首席’,他卻為人親和,沒有一點架子,而且說話很風趣,經常冒出冷幽默的話,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他的身體也非常好,器樂演奏需要精氣神,他直到70多歲了還能擔任首席演奏。”

從上海交響樂團退休後,柳和壎先生應指揮家曹鵬之邀,又在1994年起擔任上海樂團交響樂隊首席,直至該團併入上海歌劇院。指揮家曹鵬曾說:“他坐在首席位置上,我們指揮起來很放心”。

“父親有超強的動手能力”

柳和壎有兩個女兒,記者採訪了留在上海的小女兒柳韋。“爸爸的身體一直都非常好,退休後十多年也不願意參加體檢。去年12月9日早上,我陪他去參加上海交響樂團成立140週年的活動,早上吃了兩塊蛋糕,他就覺得不舒服,熬了一週他才同意去醫院。可是檢查結果一出來,醫生就告訴我們是肝癌晚期。”

女兒眼中的父親是個隨和的人,愛吃奶油蛋糕、芝士餅乾,愛開玩笑。柳韋說:“爸爸還做得一手好菜,他做的紅燒的菜如紅燒雞翅、紅燒蝦都特別好吃。”

柳韋印象最深的,是父親有超強的動手能力,電工木工焊工無線電等他都會。“我們家裡有個房間,放滿了爸爸的各種工具,從我小時候起,家裡所有的電器爸爸都拿來拆裝過,比如半導體、錄音機、擴大機、電視機。他不僅自己動手打造了家裡的組合傢俱和沙發,甚至還用汽車馬達和保暖桶給我們做了個洗衣機。”

“我也問過爸爸怎麼五金工具都會?他曾經告訴我,太爺爺(我爺爺的爸爸)剛到上海開的就是五金加工店,爸爸從小在店裡學會了五金手藝。我的爺爺是家裡的老三,就是有名的柳堯章。當時太爺爺讓老大老二學五金,而老三老四都學了音樂。”

宁波帮音乐家柳和埙辞世 曾是上海交响乐团首位华人首席

(柳和壎和妻子沈枚)

“爸爸喜歡養貓。媽媽1997年去世後,我送過他好幾只,如今家裡已經有6只貓,他每次看電視,貓就坐在沙發上陪他。在病床上,他最唸叨的大概就是這些貓了,讓我天天錄視頻給他看。爸爸快走的時候,我特意給6只貓拍了照片,告訴他,會把照片一起帶上,他點點頭。”

柳韋也是從事小提琴演奏的,卻不是父親教的,而是小姨和表哥教的。她說,這次她準備重新修一下父親的小提琴,“我準備更用心地拉琴,因為抱著這把琴,就是像抱著親愛的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