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朱耷《芭蕉竹石圖》

【名稱】芭蕉竹石圖

【年代】清

【作者】朱耷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材質】紙本

【尺寸】221cm x 83cm

號稱八大山人的朱耷,為明末清初畫家,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 ,住南昌青雲譜道院。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並善於潑墨,尤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在創作上取法自然,筆墨簡煉,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他在清代眾多畫家中,算是佼佼者,大多數作品均收藏在海內外各大博物館,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的作品《芭蕉竹石圖》就是朱耷所繪,作品描繪芭蕉竹石,淋漓酣暢,氣勢撼人,畫家對水分的掌握與控制非常得宜,濃淡乾溼層次分明,給人以清新,溼潤、深厚乾溼之感。

作品簡介:

朱耷是明代皇室的後裔,明亡後,他為了逃避政治上的迫害和表示對清朝統治者的仇恨,出家當了和尚。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和複雜的精神內涵,其特殊的生活經歷、思想狀況、決定了他繪畫創作的基本傾向。他筆下的魚、鳥,體貌怪誕,神情奇特,其內心深處的難言之痛與憤懣抑鬱,均藉助筆墨曲折地抒發出來。

聆聽藝術 | 清 朱耷《芭蕉竹石圖》

朱耷繪畫藝術的特點大致說來是以形寫情,變形取神;著墨簡淡,運筆奔放;佈局疏朗,意境空曠;精力充沛,氣勢雄壯。他的形式和技法是他的真情實感的最好的一種表現。筆情恣縱,不構成法,蒼勁圓秀,逸氣橫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鳥不是盤算多少、大小,而是著眼於佈置上的地位與氣勢。及是否用得適時,用得出奇,用得巧妙。

聆聽藝術 | 清 朱耷《芭蕉竹石圖》

此幅畫面高達221釐米,畫芭蕉竹石,淋漓酣暢,氣勢撼人。從筆跡來看,八大山人使用的是一枝長鋒大腕筆和另一枝長毫筆,飽蘸墨汁,先畫芭蕉,後畫奇石,然後再補以竹,成竹在胸,放筆直揮,一氣呵成,才能出現如此效果,由此可以想見他創作此畫時解衣磅礴的豪壯情景。

聆聽藝術 | 清 朱耷《芭蕉竹石圖》

此畫對水分的掌握與控制非常得宜,濃淡乾溼層次分明,給人以清新,溼潤、渾厚乾溼之感。這是八大山人興致高漲的神來之筆,平淡天真中揭示生命意識之真諦。

聆聽藝術 | 清 朱耷《芭蕉竹石圖》

聆聽藝術 | 清 朱耷《芭蕉竹石圖》

朱耷(約1626年—約1705年),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個山 、入屋、驢屋等,入清後改名道朗, 字良月,號破雲樵者。漢族,南昌(今屬江西)人 。明末清初畫家,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 ,住南昌青雲譜道院。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並善於潑墨,尤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在創作上取法自然,筆墨簡煉,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

聆聽藝術 | 清 朱耷《芭蕉竹石圖》
聆聽藝術 | 清 朱耷《芭蕉竹石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