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小孩子的情绪,真是捉摸不透,笑起来的时候是个小天使,一旦哭闹起来就是加倍的小恶魔,让不少父母直呼脑阔疼。

前几天,我和闺蜜带着她女儿朵朵去看电影,去电影院的路上,朵朵吵着要吃冰淇淋。可是她感冒不能吃,我们好说歹说才用肯德基才把他哄进了电影院。

没想到电影开始后,朵朵看见隔壁座小孩在吃冰淇淋,一下子就叫嚷起来,整个观影厅里都是她的声音。怎么和她说都没用,就一个劲儿在那哭喊“妈妈坏,我也要吃冰淇淋”,弄得看电影的其他人都议论纷纷。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闺蜜一下子也火了,拉着哭嚷的朵朵快步走出去。

我们到了电影院外面后,朵朵索性就直接坐在地上哭喊,怎么哄都没用。直到最后她自己哭累了,才渐渐安静下来。

闺蜜说,这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挺乖,可一旦情绪爆发了,真是什么办法都没用

其实,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家孩子情绪不稳定,除了对此感到绝望,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自己了。

01

孩子撒泼总有原因

对于成年人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很好地管理情绪,但孩子并不一样。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在孩子的世界里,“情绪”很抽象,他们对情绪没有准确地认识,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从喜怒哀乐里面感受心情的变化,然后找寻发泄不好情绪的途径。

心理学家庞向前在《儿童情绪心理学》中写道:“儿童的情绪表现相当丰富,具体表现模式以欢笑、哭泣、撒娇、取闹和发脾气为主。由于语言沟通不畅,父母很难分清楚孩子的情绪变化与情感需要。”

网络上曾有这样一个视频,那位父亲处理女儿情绪的做法堪称教科书级别。

女孩因为爸爸过分的玩笑生气了,爸爸却蹲下来,平静地告诉女儿:你生气是正常的,是被接受的,爸爸妈妈仍然爱你;你有不喜欢的要说出来,这样我们才能互相尊重。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最后,他提出去散步,女儿可以跑一跑,发泄掉不开心的情绪。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引路人,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不是压抑情绪,也不是误解情绪,而是带领孩子找到稳定的情绪状态。

02

父母处理孩子情绪的几种常见类型

1、转移注意力型

宝宝摔倒了,爸爸妈妈赶紧冲过去抱起来,一边哄着哭泣的孩子,一边说:“宝宝不哭不哭,都怪这个地板,让我们宝宝摔倒了。不疼不疼,妈妈待会带你去买糖糖吃。”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明明宝宝的最主观感受就是痛,可父母把它否定了,告诉孩子“你不痛”,那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才是对的,而不是相信自己,长此以往下去,孩子渐渐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对别人产生过度依赖。

2、口不对心型

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可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往往和心里的不一样。孩子摔倒了,父母明明心里很着急,可关心孩子的话出了口就变成了:“别哭了别哭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平路都能摔了。”

明明心疼的很,可就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太沉重,所以不愿意看到孩子受到一点伤害,所以出口的话变得不是那么动听。

父母可能觉得这只是一句随意的话,可孩子并不能明白父母话里的爱。本就摔倒了,孩子想要的是来自父母温暖的怀抱,说说自己的难过,而不是冷漠的否定。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3、絮絮叨叨型

父母的絮叨总在不经意间就开始了,他们不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总是以大人的高度俯视孩子。

孩子摔倒,父母安慰了孩子,孩子情绪平复了,一切似乎都变好了。可在回家路上,唠叨又开始了,“你以后小心一点,摔到地上的衣服最不好洗了,你要为妈妈想想,每天给你洗衣服、做饭那么累,你就……”

这会让孩子觉得妈妈那么多不开心都是因为自己而造成的,心里增加很多负担,渐渐会对孩子的情绪以及生活态度的变化造成负面的影响。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教育孩子认识情绪,控制情绪,管理情绪是每个家长一辈子的功课,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

1.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在我家宝贝还比较小的时候,所有的不开心都是用“哭”来解决:棒棒糖掉地上了,哭;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了,哭;不愿意上学了,还是哭。

后来,我们就会给她传输更多的描述情绪的词汇,鼓励她自己表达,开心时候的愉快,激动,幸福,美好等;不开心的沮丧,难过,悲伤,生气,焦虑等。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当孩子产生不同情绪时,父母可以给情绪一个名字,丰富孩子关于情绪表达的词汇。

比如在讲故事,看绘本的时候,父母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故事里的主人公的情绪: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蛋糕,兴奋极了,自豪地叫来伙伴们,激动地运走了蛋糕。

孩子对不同情绪有了初步的认识,控制情绪的能力也会大大提升。

2.父母要耐心地疏导孩子的情绪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哭泣、愤怒、害怕等负面情绪都是错的。

实际上,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错误的不是情绪,只是表达情绪的方式方法。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父母设身处地体会孩子的不安情绪,进行正确地疏导与引领,而不是压抑孩子的情绪发泄。

《孩子的成长 妈妈的修行》中曾说过一个典型误区:孩子摔倒后哭着说“好痛”,父母连忙上去抱起孩子安慰“宝宝不哭,不痛不痛”。

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

当孩子摔倒时,父母不该随意打断,也不应该对孩子说:“不痛不痛,男子汉这点痛怕什么。”

摔倒后,孩子的感受就是痛,可父母劝诫的方式却在无形中否定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感情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以至于他们对情绪产生错误认知。

父母应该让孩子宣泄出自己的情绪,然后告诉他们:“妈妈知道你很痛,可宝宝哭过之后仍然要学会爬起来。”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在面对失控哭闹的女儿,好莱坞导演贾斯汀·巴尔多尼和他父亲的做法也是值得借鉴的:女孩躺在超市地板又哭又闹,他们并没有恼羞成怒地离开,而是耐心容忍孩子发泄完情绪。

贾斯汀说:“她拥有我们无条件的爱,我们愿意为她付出所有,但是,她得自己面对自己的情绪。”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情绪是正常的,是可以被接受的,他们应该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

3.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表达情绪是需要学习的,孩子需要的是表达情绪,而不是用情绪来表达。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比如,孩子的玩具坏了或者和小朋友产生矛盾,父母应该耐心引导孩子诉说事情的经过,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感情,体会他们的感情,然后给出正确指导。

如果孩子因为情绪激动,不能用言语表述自己的情绪,也可以用写或者画的方式来表达。

只有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之后,才能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4.教会孩子管理情绪

要让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宣泄情绪很重要。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作为父母,我们教孩子控制情绪,就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比如写写画画、体育活动之类对控制情绪有益的活动。

我家宝宝在小学之前仍会有情绪失控,可自从报了一个学书法的班之后,她就有了很大的改变:情绪失控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有几次,我以为她要大哭大闹了,没想到她却深呼吸几下就平静下来。我问她怎么做到不发脾气的,她告诉我,书法老师说,不开心的时候不要发脾气,多写写字就好了。

孩子总爱“撒泼”?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有人说:控制不好情绪的人,过不好这一生。

而能够掌控情绪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更优异、行为问题少、情绪更稳定、抗逆力更强,专注力更好,内在成就动机更强。

心理咨询师徐文娇认为:尽早让孩子懂得识别情绪、大胆说出自己的渴望,了解自己内在的逻辑,才能及时帮助孩子调整内在的信念,建立更健康的情绪模式。

所以,正确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教育孩子控制管理情绪,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作者: ,爱生活,爱文字,希望通过文字帮助所有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