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條“硬數據”讓你的投資更有把握


這五條“硬數據”讓你的投資更有把握

最近重讀陳煒的《我的PE觀》,依然有新收穫,在項目研判的過程中,前輩的很多指導思想是永不落後的。

今天就說說在數據分析過程中,經常會被我們忽略的5條重要的信息數據,這些數據其實都是經過第三方驗證過的,沒法造假的數據,對我們的投資分析幫助很大,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這5條信息對審計來說可能不是很重要,但對投資人判斷企業的投資價值有著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1.工資表

企業的工資表是判斷企業的人才競爭優勢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我們在對企業進行調研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將目標企業的員工薪酬與行業平均工資水平作比較。

一方面可以看出企業在工資水平方面跟同類企業的差距是多少,是否存在異常的現象。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企業吸引人才的能力,對於技術型企業,員工的報酬和相關的激勵機制更是反映團隊穩定性的重要指標。

2.水費、電費和運費

我記得國務院總理調研的時候,經常喜歡問關於電費的數據,他也公開說過,電費數據可以說明很多問題,而且都是真實存在的。

我們通過水費、電費和運費這三項費用單據可以比較準確的判斷企業的生產、銷售能力。

對於製造型企業,水電費和運費是甄別其生產規模、產能、銷售能力的試劑,漏稅容易偷電難,這些水電費、運費等指標對判斷企業的真實生產和銷售情況有時比從營銷入手更為有用和可靠。

3.銀行借款

我們都知道,國內的商業銀行由於考核機制的原因,一般都喜歡貸款給有實力的大型企業,中小企業一般需要有抵押才能拿到貸款,通過銀行借款可以判斷企業的誠信度和財務彈性。

企業如果對自己的發展有信心,其融資方式的首選一般是債務融資。因此,在企業有可抵押資產的情況下不選擇銀行融資是需要關注的,反過來,如果銀行給予信用借款,那對企業素質的評價就可以加分,而一家從來沒有產生逾期還款的企業是值得信任的。

4.供應商賬期

波特五力模型中就提到企業有一個力是對供應商的砍價能力,當然,供應商給企業的賬期長短也是判斷企業地位的一個重要數據,通過供應商賬期可以判斷企業的行業競爭力。

賬期跟產業鏈地位有關係,跟項目企業本身也有關係,供應商會比較瞭解下游的客戶,如果給予的賬期高於或低於行業水平,都需要引起我們投資人的關注。

5.納稅情況

通過納稅情況我們可以判斷企業的贏利能力。

一般情況下,沒有一家企業會在沒有銷售或利潤的情況下去繳稅,因此,完稅證明是判斷企業銷售和利潤最直接的方法。現階段,在本土企業中,良好的納稅記錄起碼意味著企業還有成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