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電影產業為什麼被人說不行?

punk千人斬


不光是德國啦!目前世界上電影產業火熱的只剩三個國家了,一個是美國的好萊塢,第二個是印度的寶萊塢,第三個咱們中國的電影產業也蒸蒸日上,不久就會成為世界第一的電影文化中心;為什麼世界上只剩三個國家擁有比較優質的電影產業?首先這三個國家都是人口大國,光國內市場就夠電影投資人吃飽喝足不怕賠錢了;第二是都有獨特的文化做題材的支撐,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並且這三個國家的電影產業也互相借鑑,相互影響,人才互動,共同發展。

我一直覺得搞藝術不是德國人的專長,就連德國汽車品牌奔馳、寶馬等名企聘用的首席設計師不是意大利人就是法國人;有人反駁說那有貝多芬和巴赫是著名的藝術家呀!都是德國人啊!我就回答說:“德國得幾百年才出倆藝術家,那概率要有多低呀?”;最近一百年誰說得上來哪個德國的音樂家或者畫家或者文學家的?德國氣候寒冷,造成德國人的性格比較陰鬱內向,不苟言笑;天氣寒冷又造成德國的農業極其不發達,老天爺不賞他們飯吃,於是德國只能發展工業;工業相對於農業來說要求從業者比較細心,一絲不苟,所以養成了大多數德國人都很認真,不會開玩笑,也理解不了玩笑,對電影這種虛假的不實在的產品當然就不感冒了;另外提醒大家一點,和德國人約會千萬不能遲到,德國人是不會原諒遲到的人的,守時是德國人認為做人的最基本素養;德國不出美女也是原因之一,這都怪希特勒給鬧的,德國人歧視外國人,不和外國人通婚,所以混血兒很少,要知道混血兒一般都很漂亮,我聽養狗的人說,就連狗都是雜交的聰明,純種的狗傻不拉嘰的還容易生病。

我小時候還看過貨真價實的英國、法國和意大利電影,現在的英法意電影都統一用英語對話了,而且一幫好萊塢演員,大家熟悉的法國電影《這個殺手不太了冷》不就是這樣嗎?從這一跡象可以看出,目前好萊塢幾乎壟斷著世界電影產業,但凡是在哪個國家有點才華的電影人,一般都會被好萊塢吸收過去,所謂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就是這個道理;我有一個未經驗證的直覺,氣候溫暖的地方容易出感性的藝術家,氣候寒冷的地方盛產理性的科學家;所以,德國從來不愁沒有科學家,等哪天地球越來越暖和了,也許他們會有藝術家了。


凡尼老貓


20世紀90年代以來德國電影業每況愈下,德國觀眾對“德國產”電影實在不感興趣。據統計,德國國產片的觀看人數只佔影院觀眾的10%,電影院的生存基本靠美國大片維持。究其原因,主要是德國人過於強調電影的純藝術性,大部分德國電影色彩晦暗、過於注重心理描寫、偏愛表現人性的扭曲方面,與情節動人的其他國家影片相比缺乏觀賞性和娛樂性。觀眾看完德國電影常有一種不可言狀的壓抑感。一位德國藝術界元老對德國電影這樣描述:德國電影往往以傳教士般的熱情,企圖以一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姿態向觀眾灌輸理想和進行說教,影片中晦澀深奧的對白,書生氣十足的電影腳本,把德國電影推到享受和消遣的對立面。  形成德國“電影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德國著名製片人、年逾七旬的京特·羅爾巴赫指出,從角逐獎金為500萬馬克的2001年“德國電影獎”的6部候選影片看,影片啟用了新人,講的是新時代的新故事,使人看到新的希望。但這並不能掩蓋德國電影在國際上引不起反響的事實。他認為,原因不在德國電影的質量,而是德國電影缺少特色。許多年輕導演和製片人喜歡模仿好萊塢,好萊塢成了他們的偶像和唯一標準。但這樣做的結果卻令人失望。他們的電影越接近好萊塢的風格,引起的國際反響也越少。事實上,“好萊塢的影片只能來自好萊塢”。相反,倒是20世紀70年代維爾納.赫爾措克、維姆.溫得爾斯、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等拍攝的電影成了德國電影的代表作,因為它們成了德國曆史和現狀的見證.  為了促進德國電影業的發展,德國政府在1967年就頒佈了《電影促進法》,迄今已建立了聯邦和州兩級電影促進基金。目前,每年用於電影的補貼約3.5億馬克,其中約2.2億馬克用於故事片製作,約2300萬馬克用於電視片製作。德國電影,幾乎沒有一部不拿政府補貼的。因為拿了政府補貼,拍片時必須考慮有關州的利益,如要用當地演員、要在當地拍片、要用當地現有的場景等等。這種限制,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影片的質量。  製片人霍斯特.溫蘭特認為,德國電影業與電視臺的關係過於密切,也是一個不利因素。德國拍的故事片,絕大多數得到官方電視臺的資助。因為有電視臺的資助,電視臺總想讓電視明星去演主角,而不管他們是否是最佳人選。拍的片子有80%是電視片規格,以便電視臺以後播放。這與電視臺每年投入的1100萬馬克相比,是不成比例的。  另外,德國的電影製片人有90%也為電視臺製片。一部電視片的投資一般不超過300萬馬克,而一部故事片的投資至少需500萬馬克。為了省錢,大多數電影不是在攝影棚拍,而是在現場拍攝,顯得“較冷”,缺少氣氛。因為氣氛需要有燈光、道具、音響等來烘托。電影是一門根據幻想進行創作的藝術。沒有了幻想和創作,電影的吸引力就會銳減。美國電影有80%是在攝影棚拍的,它們能較好地將影片的氣氛、感受傳達給觀眾。  溫蘭特說,現在德國電影業的後繼人都來自影視學院,這是不夠的。誰想搞電影,就必須有想法、有熱情、願為電影“發狂”。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看他的學歷如何。電影天才不是靠學校培養的,不能說因為我畢業於某某高校,我就是導演。在學校學到的只是專業技術,導演的才能,是在拍片實踐中磨鍊的。  德國有約50家電影發行公司,2000年發行的德國故事片有75部,其中有28部是與國外合拍的。此外,有約70家制片公司,但大多數是小公司,一年只拍一部電影。法國2000年發行的故事片為145部,1999年為150部,1998年為148部,而同期德國發行的故事片只有199部。看來,德國電影業要像電影節那樣走向世界,贏得聲譽,還有遙遠的路要走。  最近幾年,德國新一代導演嶄露頭角,他們從老一輩同行那裡吸取了教訓,讓德國電影開始重振輝煌。他們的影片更加貼近民眾的生活,不僅選材十分嚴格,而且在形式上生動感人,讓人耳目一新。如兩年前引起轟動的德國影片《羅拉快跑》,影片上映時全場觀眾跟著劇情歡呼鼓掌,被媒體譽為德國有史以來最棒的電影。影片描寫的是羅拉和曼尼一對20出頭的年輕戀人的故事,主人公羅拉為了拯救愛人必須在20分鐘內籌措10萬馬克,她狂奔著穿梭於大街小巷。憑著她的熱情和毅力,羅拉拯救了一個人的生命。影片輕鬆幽默,簡潔明快,感染力強。電影界評論說,人們已能看到既相似又有別於好萊塢商業片的德國電影了,德國電影已不再那麼沉重,看了能讓人會心一笑和略有所思。另一部佳作應屬電影《無處為家》,講述的是二戰時猶太人遭受的苦難。影片除了對戰爭苦難和人類情感的探究,還著力表現對多重文化間衝突的理解,展現了“文明的”歐洲與“未開化的”非洲、久經世故的歐洲人與淳樸的非洲土著居民之間的巨大文化差異。該片名列2002年德國票房榜首,贏得包括最佳影片和導演在內的5項德國電影獎,並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曉雜談


個人認為,世界上會德語的人少,不像英語,世界通用語言,失去了觀眾基礎很難有大的發展


城南吳彥祖w


要玩就玩高端,要做就做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