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今日的傳世品和仿品以明,清兩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窯絕大部分都有年款和特徵。如明代款識就有所謂"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一類的說法。因此,我們在識別真偽古瓷時,首先應注意款識,注意款識的筆法,如橫,豎,撇,捺、勾、挑、點等的特徵。由於每個人的書法不同,寫官窯款的字體又必須經過選擇,具有一定的水平,因而仿製者勢必謹慎地摹仿,惟恐有不似的地方。而過於謹慎,就難免失於侷促,筆法不容易生動自然。這種破綻,為鑑定瓷器提供了線索。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瓷器,不完全所有的瓷器都有氣泡,在收藏中,我們得到的是:凡是釉上彩,基本上是沒有氣泡的,凡是釉下彩,一般都是有氣泡的。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有氣泡的瓷器:青花瓷、單色釉。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沒有氣泡的瓷器:粉彩、法郎彩、廣彩等等。

鬥彩瓷器:凡是青花部分都是有氣泡的,青花是釉下,所以有氣泡,而鬥彩部分,是沒有氣泡的。

另外還有一種利用氣泡鑑定瓷器新老,凡是電驢燒製的瓷器,是沒有氣泡的,而煤炭、木材火燒製的瓷器,只要是釉下彩,肯定是有氣泡的。

怎樣對氣泡死亡進行斷代,本人是這樣認為的:200年以內的瓷器氣泡,基本上不會死亡,氣泡是一個一個非常明顯的,氣泡中的水珠非常漂亮。

200年至400年的瓷器,氣泡死亡在百分之二十,400至600年的瓷器,氣泡死亡在百分之四十,600年至800年的瓷器,氣泡死亡在百分之六十。800年至1000年的瓷器,氣泡死亡在百分之八十。1000年以上的瓷器氣泡,基本上死亡,如果是很大的氣泡,比較難已死亡。

利用氣泡斷代,必須搞清楚什麼是氣泡,什麼是氣泡死亡,一部分收藏的人,就是搞不清楚,下面老李收藏為你介紹一款便攜式高倍放大鏡。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知道嗎?不是所有瓷器都有氣泡

利用氣泡斷代,必須搞清楚什麼是氣泡,什麼是氣泡死亡,一部分收藏的人,就是搞不清楚,上面圖片氣泡,僅供參考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