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姥喜歡吃薑",外孫將幼兒園飯中姜帶回家,姥姥感動淚目

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休完產假之後,需要返回職場,照顧孩子的責任就落在了老人身上。大部分老人也是義不容辭地接過這份重擔,盡心盡力地照顧孩子。

孩子雖然小,但是誰對自己付出了真心,他們是可以感覺到的,自然就和誰親近。

張阿姨只有一個女兒,女兒剛懷孕的時候,孕吐嚴重,由於女婿經常出差在外,親家身體不好,又住在鄉下,張阿姨便搬到了女兒家照顧女兒的衣食起居。

後來外孫浩浩出生了,全家人都很高興,張阿姨更是含在嘴裡怕化了,親得不得了。

女兒休完產假之後就去上班了,浩浩一直是張阿姨帶著,看著外孫一天天長大,從一個奶娃娃到會跑會跳,會開心地叫媽媽叫姥姥,張阿姨雖然每天都很累但是心裡很高興。

外孫浩浩不愛吃薑,每次吃飯時,看到姜張阿姨就幫浩浩夾走,說姥姥愛吃。

一次,浩浩從幼兒園的晚餐中看見一塊姜,於是找老師要了一張紙,小心翼翼地把姜包了起來。老師很納悶,問浩浩要這個姜幹什麼呢。

浩浩認真地對老師說:"我姥姥愛吃薑。"

當張阿姨去幼兒園接浩浩時,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她。張阿姨聽後感動得眼圈泛紅,當浩浩把包好的姜拿給張阿姨時,她激動地抱著外孫:"姥姥沒白疼浩浩,我的好孩子。"說著感動得哭了起來。

閨蜜的兒子今年差不多5歲了,從小是奶奶帶大的,和奶奶特別親。

閨蜜說,她帶著兒子逛商場的時候,兒子看到漂亮衣服,就要給奶奶買回家。過年的時候,奶奶給了孩子1萬塊錢壓歲錢,孩子留了500元,剩下的又悄悄放回了奶奶的包裡。

後來,奶奶發現了這件事,感動得不行。

俗話說"養條小狗,還知道搖尾巴",養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誰經常陪伴孩子,孩子心裡就會跟誰更親一些。孩子都是感性的,誰對他進行了感情投入,誰經常跟他一起玩,誰真的對他好,小孩子都是明白的。

如果父母對帶孩子的老人心懷感激,那麼孩子耳濡目染也會有感恩的心,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回報帶他的老人。

其實說了這麼多,還是要跟大家強調,帶孩子老人只能是搭把手,最關鍵的還是要父母來做,不要總是依賴老人。

雖然年輕父母可能上班已經很累了,但照顧孩子本就是父母的責任。雖然很多老人很樂意為我們帶孩子,但是我們做兒女的也要考慮老人的精力和身體。

如果老人心疼我們願意幫忙帶孩子,那我們一定要更好地孝順老人,同時教育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如果老人因為身體或其他原因不能幫忙照顧,也請經常帶著孩子去老人那親近親近,讓他們感受到天倫之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