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兵少的错!秦灭楚之战中, 李信兵败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其实并不是兵少的错!秦灭楚之战中, 李信兵败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历史背景

秦灭六国的战争中,最为难啃的骨头有两块,一是同宗同祖的赵国,其特点是“硬”;二是世代联姻的楚国,其特点是“韧”,这一硬一韧,着实让秦国吃了些苦头。

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中,发生在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年—前223年)的秦灭楚之战中,秦国先是派出少壮派将领李信和蒙恬率军二十万伐楚,被楚国击败,后又派出老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征才一举荡平楚国。

对于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先败后胜,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楚国连败,秦王嬴政轻敌,忽视了楚国虽败,但毕竟地广人多的现实,以至于听信了少壮派将领李信的话,仅派出了二十万人马灭楚,最终因兵少不敌败下阵来。嬴政在战败反思后,认为老将王翦的建议是正确的,所以征集了举国之兵六十万交由王翦统帅。秦军在王翦的指挥下,深沟高垒,避而不战,以此来消磨楚军锐气,待到楚军锐气丧尽退军之时,王翦突然出兵,以秦军精锐之师攻击楚军饥疲之军,一战而定。

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后人的评论,我们似乎可以总结出秦国先败后胜的原因:一是轻敌兵少;二是王翦的指挥艺术比李信高明。但这仅是表面原因,并不是全部。在历史的记载中,总是有那么一点不为人注意的地方,它或是几个字,又或是一句话,看似不起眼,但却总能够起着揭示历史真相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来详细说说秦灭楚之战。为了详尽的阐明观点,那就需要从头说到梢,篇幅自然也就稍长了一点。

其实并不是兵少的错!秦灭楚之战中, 李信兵败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两条重要的记载:新郑反;昌平君徙於郢

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王政二十一年......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於郢。

在这段记载中,有一些话没有说,那就是秦王嬴政分别征求王翦和李信需要出兵多少的意见及回答。这段对话记载在《史记 王翦列传》中。王翦的建议未被接受,所以才会“谢病老归”。紧接着就是“新郑反”和“昌平君徙於郢”这两条记载,很突兀,在整体行文中显得很生硬。可就是这两句话,却给日后李信之败埋下了伏笔。

封建社会的史官在做史的时候都愿意仿效孔子作《春秋》,微言而大义。可是,这种做史形式却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难题,那就是虽然知道历史上发生过某事,可是具体情况却一无所知,如果没有相应的纪事本末,就根本不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如孔子作《春秋》,《左传》就相当于纪事本末。可随着秦朝的灭亡,各类典籍流失大半,后人们根本无法从史书中记载的只言片语中窥见历史的原貌,只能是推测,如笔者这样。

笔者推测,这两条记载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新郑反”

秦王政十七年,即公元前230年,秦灭韩。末代韩王韩安被秦王政迁移到楚国故都郢陈安置。公元前226年,不甘于雌伏的韩国旧贵族们在新郑发动兵变,随即被镇压。为了彻底根除隐患,韩王安被处死。

对于秦国而言,韩国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正好挡在了秦国出函谷关的必经之路上,这也是韩国为什么第一个被灭国的重要原因。韩国贵族们的反叛正好处于秦国要灭楚的节骨眼上,虽未成功,但也变相给秦国提了一个醒,如果韩国贵族们不是在秦国出兵灭楚之前反叛,而是在灭楚之战进行的紧要关头反叛,那对于在前方征战的秦军来说无疑是个噩梦。因为只要是堵住了函谷关,就等于掐住了秦军的咽喉,秦军此时进退失据,不败也难。

其实并不是兵少的错!秦灭楚之战中, 李信兵败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昌平君徙於郢”

鉴于韩国故地颍川郡的重要性,秦国决定,委派一位要员去前方坐镇,选拔条件是:

其一、是朝中大佬级别的人物

其二、和楚国有关系并且要有影响力的

经过选拔,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昌平君熊启的头上。不得不令人佩服的是我们的汉字,每个字都有着意义,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从“昌平君徙於郢”中的“徙”字中就可以看出,昌平君在朝中失势了,这次到郢陈来,是被贬官了。

“徙”在汉字中有两重意思,一是迁移,二是调动工作。昌平君本来在秦国是相邦(相国,汉朝为避刘邦的讳,改邦为国),相当于后世的总理或者首相,以相邦之尊到郢陈这个前线来做镇守使,被贬官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了。

昌平君和楚国之间的关系

那么,昌平君又是因为什么被贬谪到郢陈的呢?他和楚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笔者在开篇时提到过,秦国在统一六国时有两块硬骨头,其中一块就是世代姻亲的楚国。

楚国和秦国的联姻由来已久。周初分封之时,楚国不过是子爵,秦国那时还不是诸侯,只是个养马的头。后来虽然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但仍然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和楚国是一对难兄难弟。

好在这对难兄难弟互不嫌弃,在与中原各国通婚无望的情况下,秦楚之间的联姻就密切起来。在历史上最早留下记载的是楚平王和孟嬴那次孽缘,也因此引起了太子建、伍子胥出逃、吴王阖闾伐楚破郢,伍子胥鞭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还是申包胥泣血秦庭请来了秦国救兵,楚国才得以复国,也为后人留下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赳赳老秦之风。

秦楚之间著名的婚姻还有一例,那就是著名的秦宣太后芈八子,她嫁给了秦国历史上第一位改“公”称王的秦惠文王。在秦宣太后统治时期,楚国公族正式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秦宣太后的兄弟穰侯魏冉与华阳君(后为新城君)芈戎。

其实并不是兵少的错!秦灭楚之战中, 李信兵败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秦孝文王的夫人华阳夫人也是楚女。这位华阳夫人很多人都不重视,但是她却为秦王政的上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位华阳夫人,就没有秦王政。具体情节请翻看《史记》,笔者就不在此赘述了。

大家可能会忽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名义上的祖母华阳夫人去世了。华阳夫人的死,使得秦国政权内部失去了一位能够为楚国公族站台的强有力人物,权力架构顿时开始失衡起来。

早在公元前272年,楚国太子熊完来到秦国做质子。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熊完想要回国争夺王位,却被秦昭襄王拒绝。无奈之下,太子熊完在黄歇的协助下逃回了楚国,不久继位,史称楚考烈王。太子熊完在秦国的时候,曾经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昌平君熊启。太子熊完是偷跑的,自然不能携妻带子,这个孩子因为是秦国王女所生,又有华阳夫人呵护,所以在秦国受到了良好的对待,长大后被封为昌平君。同时,还有一位楚国公族也受到了良好的对待,被封为昌文君。笔者怀疑,这位昌文君很有可能就是楚考烈王和秦昭襄王的女儿生的第二个儿子,不过没有历史记载。

自秦宣太后开始,楚国公族在秦国政坛上始终处于强势的地位,但是在秦王政当政时期,秦国政坛发生了变化,已经由过去的公卿政治逐渐变成了客卿政治,激起了秦国公卿们强烈的反弹,这也是秦王政十年《逐客令》出台的原因。后来虽然因为李斯的《谏逐客令》,使得秦王政收回成命,但是在秦王政心中,过去那些因循苟且,依靠门第和姻亲关系在秦国获得高位之人早晚都要被拿掉,楚国公族自然就是第一批要被打击的对象。

可是,楚国的华阳夫人仍在,又因为她在秦王政这一支系登上秦王宝座的过程中立有大功,使得秦王政投鼠忌器。华阳夫人死后,秦王政没有了顾忌,于是,公元前226年,因为韩国旧贵族的新郑之乱,昌平君被派到了郢陈。

其实并不是兵少的错!秦灭楚之战中, 李信兵败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在后世很多人的评论中,都认为昌平君不是被贬,而是因为郢陈是楚国旧都,昌平君又是楚考烈王和秦昭襄王的女儿所生,身份高贵,由他来镇守郢陈,可以收拾楚人的心,以利于稳定秦军伐楚的后方云云。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秦汉之前,国人们还没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在士人之中极少存在像屈原那般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从楚国公族在秦国担任重要职位开始,楚国公族向母国开刀丝毫不手软。可以这么说,秦楚之间强弱之势的转换就是在楚国公族在秦国掌权之后发生的。如楚国历史上最悲催的楚怀王就是在秦惠文王时期被欺骗致死;公元前313年,汉中地区落入秦国之手;公元前299年,秦宣太后之弟芈戎亲自率军攻下新城八城,受封新城君;公元前292年,秦军攻取宛、叶县;公元前279年,白起攻打楚,攻占了鄢城、邓县、西陵;公元前278年,白起攻打楚国,攻占了楚国国都郢都,烧了楚国的先王坟墓彝陵,楚国迁都到陈丘(即郢陈)。如果说,这些楚国公族们能够心怀家国,他们能够对自己的祖宗坟墓都不放过吗?

昌平君生于秦国,长于秦国,虽说是楚考烈王的长子,但是对楚国没有丝毫的感情,以这样一位人物出镇郢陈,期望着他能够收拾楚国人心,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的说辞!

因此,把昌平君派到郢陈的实质就是贬官,而要他收拾楚国人心就是一种能够拿到台面上来说的手段而已。

可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昌平君在此时却有了另一番心思。既然自己已经在秦国失势,那何不利用自己楚考烈王之子的身份和镇守郢陈的便利条件联合楚国反戈一击呢?如果所谋成功,那自己在楚国的地位甚至要高于在秦国之时!

其实并不是兵少的错!秦灭楚之战中, 李信兵败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昌平君的谋划

公元前228年,楚国一年之间三换其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轮番上场,政坛大乱,这也是秦国决定要在前226年出兵灭楚的战略契机。昌平君来到郢陈后,是如何与楚国联系上的,史书中没有交代,但从李信先胜后败的战役经过来看,楚国很有可能是诱敌深入,战略诈败,待到秦军深入,粮道延伸之际,昌平君在郢陈起事,断了秦军的后路,楚军此时反攻,一战大败秦军。

下面笔者就展开大胆推测。

1、昌平君来到郢陈后,积极与楚国联系,直接联系人应该就是指挥楚军的大将项燕。

2、昌平君与项燕筹划了诱敌深入,战略诈败,待到秦军深入,粮道延伸之际,昌平君在郢陈起事,断了秦军的后路,楚军此时反攻的战役部署。

3、秦军李信与蒙恬兵分两路,一路由李信率领直取平舆;一路由蒙恬率领攻击寝。

4、楚军按照事先的谋划节节抵抗,主动放弃了平舆和寝,保存了有生力量,也使得秦军上下产生了轻敌思想。

5、秦灭楚之战,郢陈作为大后方,负责前线士兵的后勤补给供应。秦军千里远征,不可能随军带有大批粮草。李信和蒙恬攻占平舆和寝之后,向昌平君催粮,被拒绝,随即传来了昌平君在郢陈反叛的消息。

6、 郢陈反叛,对秦军来说是致命的威胁,不仅是后勤补给的危险,而且楚军占据郢陈后,可以出兵断了秦军的后路,正面的楚军再攻击上来,秦军就会受到两面夹击,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秦军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7、李信发现危机后,当机立断,率军北上攻击郢陈。

据史书记载: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此处有误,应为郢陈),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在历史的记载中,丝毫没有提及昌平君谋反的字样,这可能是史书中常见的为尊者讳吧!可是只要认真思考一下这段记载,就会发现李信进兵的路线应该是攻占平舆和寝后,大军直驱寿春才是,又怎么会临时率军北上攻击郢陈呢?这不合常理!

其实并不是兵少的错!秦灭楚之战中, 李信兵败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昌平君在郢陈谋反了!李信在仓促之下率军北上,虽然重新攻占了郢陈,但如果不出笔者所料的话,此时的郢陈应该是一座一无所有的空城。秦军连战之下,人困马乏,兼之缺粮,已经是强弩之末,在尾随追击的楚军的强力有的攻击下,大败是必然的,李信没有全军覆没,已经是万幸了。

此役以楚军大获全胜结束。但令人奇怪的是,领军的主将赵信和蒙恬却并没有受到秦王政的严厉处罚,而是仍然领军作战。由此可见,此役秦军失败,并不是李信指挥上的问题,而是秦国内部出现了问题所致。李信在战败之后仍然保存了数量不少的秦军,更加反映出了李信作为名将的应变能力和指挥才能。在这一点上,秦王政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结论

综上所论,秦灭楚之战第一期李信的战败并不是兵少的错,而是秦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旧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导致了内部倾轧,进而引发叛乱所致。如果王翦或者李信真的率领了六十万大军伐楚,遇上了这次变故,那对秦国的打击将更是灾难性的。秦国很有可能将一蹶不振,反被六国反攻倒算,有重新沦为地方大国的危险。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秦王政统一六国的宏图伟业是否能够实现尚未可知。

其实并不是兵少的错!秦灭楚之战中, 李信兵败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