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國產動漫票房40億,淚目加震撼,不許你們沒看過

還記得兒時那個暑假嗎?每天下午,我們都像上學一樣準時的坐在電視機旁,合著那首:“是他是他就是他,我們的朋友小哪吒”的歌詞,聚精會神地看完電視,最後還要呆坐一會,無限玩味而又戀戀不捨,恨不得時光一下子穿梭到第二天下午。所以,那個頑皮可愛,聰明伶俐,而又身手不凡的少年小英雄早已根深蒂固的植根於我們的腦海中,任誰也無法撼動他在我心中美好經典的形象。

所以,當《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各大院線隆重首映時,當許多家長熱情高漲的帶著娃們去追影時,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我的小英雄被說成魔童,這深深的傷到了我。我直覺這是一部胡編亂造的娛樂片,會毀了我心中的完美形象。一個偶然的機會,無意中旁觀了部分內容,竟一下子被吸引,然後一口氣將它看完。內心震動,竟一夜無眠。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這部國產動漫票房40億,淚目加震撼,不許你們沒看過

本片取材於中國神話故事,內容很簡單。天地靈氣孕育而成的一顆混元珠被分離成魔丸和靈珠,帶著滅商扶周的重大使命降落人間,卻陰差陽錯的投胎到兩個不同的孩子身上,哪吒便是魔丸的投胎。而故事講述的就是哪吒不屈從命運的安排,在父母師友的幫助下,擺脫厄運逆襲成功的勵志故事。

我們先來聊聊哪吒

哪吒一出生就被貼上魔丸的標籤。有人含著金子出生,有人含著美玉出生,有人出生時祥光滿室,有人出生時仙樂鶴舞,可是哪吒是在全陳塘關父老鄉親的眾目睽睽之下,以妖怪的形象降生到這個世界。就像臺詞中所說的:“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這部國產動漫票房40億,淚目加震撼,不許你們沒看過

哪吒作為一個妖怪,只能被鎖在家中,沒有玩伴,沒有任何自由。偶爾偷跑出去一次,即使什麼也不做,也會被所有人扔石頭扔臭雞蛋,被謾罵被侮辱。再這樣的環境裡,一個孩子即使天生不是魔丸,也會因此變成魔丸。忽然想起《銀河補習班》中的小馬飛,他之所以成為校長眼中的差生,不就是因為他的父親被貼上了罪犯的標籤嗎。《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性本是善的,但世俗的成見會讓一個本性善良的人在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本片與其說是一部勵志片,倒不如說是一部教育片的傑作,所以如果你是一位教師,請一定看看這部影片,你一旦給孩子貼上學渣的標籤,因為你是權威,所以所有的孩子都會認為你的話是真理,甚至連被認定為學渣的孩子也會這麼認定自己,所以他就會越來越成為真正的學渣,所以這部電影絕不僅僅是寫給孩子的動畫,更值得成人深思。

我們再來聊聊哪吒的父母

這部國產動漫票房40億,淚目加震撼,不許你們沒看過

神話傳說中的陳塘關總兵李靖是個古板,冷漠,不近人情的父親。影片將李靖塑造成一個慈父的形象。他明知兒子是魔丸,三年後會遭天劫而死,但就因為“他是我兒子”,所以這個偉大的父親就發誓用兩年的時間將兒子引上正道並打算以自己的一命去換兒子的一命。而影片中哪吒的母親,也一改傳統影片中溫柔懦弱的形象,她勇敢堅強,她死命的保下這個命中為妖的孩子,利用一切閒餘時間陪伴兒子,教育兒子,甚至用善意的謊言來鼓勵兒子走上正道。事實上當父母為兒子貼上靈珠的標籤後,哪吒的人生的確開始有了向善的轉變。面對這樣一個妖孽,父母沒有放棄他,沒有譴責他,而是用所有的愛去感化他,培養他,所以這部影片值得所有的父母玩味和思考。

最後聊聊哪吒和敖丙

傳統神話中小哪吒在海邊嬉戲時,誤將龍王三太子敖丙抽筋扒皮而引起了陳塘關的災難,本片將這個故事稍加改編,成功昇華出另一個主題——朋友之愛。哪吒是魔丸,世俗的成見讓他痛苦,敖丙是靈珠,龍族加在他身上的重擔,也讓這個三歲的孩子不堪重負。

這部國產動漫票房40億,淚目加震撼,不許你們沒看過

因為一次偶遇讓兩個三歲的孩子成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彼此不知道身份,所以也就沒有成見,打開了心扉,就有了真正的友誼。無論是魔丸和靈珠,其實都是妖,但其實都很善良。哪吒得到了友誼,心魔開始融化,敖丙也從哪吒那裡學到了堅強勇敢的品質,朋友之愛讓他們在面對厄運時攜手並進,並最終戰勝了命運。

影片細節描寫到位,語言豐富深刻,立意深遠,撼人心魄。影片一開始就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長相醜陋,說話難聽的魔童形象。煙燻妝,朝天鼻,齜牙咧嘴,喪臉煙嗓,讓觀眾對他秒生厭惡之情。隨著劇情的進展,他那仇恨的眼神,猙獰的面目,吊兒郎當全無所謂的痞樣讓觀眾痛恨、無奈和悲哀,然後影片再用一個又一個細節一點一滴的融化我們的心魔。當他交上敖丙這個朋友時他激動地哭了,但又生氣地說:“丟人丟到家了”他表面堅強,但內心渴望友誼。當被救的小姑娘舉著毽子說:“小哥哥,打妖怪”時,他欣慰地笑了。他如此簡單,只需要被點個贊和一個笑容。

這部國產動漫票房40億,淚目加震撼,不許你們沒看過

當父親說要在他生辰宴上還他一個清白時,他表面不在乎,然後一躍而起,欣喜萬分地寫請柬的時候,當他撕碎換命符轉身離去,大聲說:“今天是我生辰宴,都不準哭”時,當他對敖丙說“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時,我們心裡成見的魔一點一滴的開始融化了,化成了汩汩暖流,溼透了我們的衣袖,最後這個魔丸豪氣沖天的向世界喊出了他的心聲:“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只有我自己說了算。”

這個一出生就被貼上魔丸標籤的孩子,這個命中註定必遭天劫的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在師長的教導下,在珍貴的友情中,終於掙脫了命運的束縛,成長了起來,最後他不僅成功的勇敢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拯救了自己的親人,朋友,和陳塘關所有的百姓。

古人說:出身不由己,路靠自己走。了凡四訓說: 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一個人的命運究竟誰說了算?本劇的導演餃子借用魔丸這一形象向全世界喊出了自己的心聲:我命由我不由天。由此,不信命,不但是哪吒的命,更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