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全文共2980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沒有大規模的宣傳,沒有大範圍的造勢,就在前幾天,蘋果App Store悄悄上架了一款新的App,它的名字對於現在大部分的手機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而言可能有些許陌生,但在八零後和大部分九零後的印象中,它又是一個保留著太多記憶的名字

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當然,很多更老資歷的網友甚至還記得,它最開始的名字叫“校內網”,在05年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它曾經是中國第一社交網站,微博雖然09年就已經面世,但剛出來的時候依然搶不過校內網的風頭。

然而,隨著2010年前後校內網自身的一系列所謂“轉型調整”,其功能落後以及不能快速與智能手機銜接的劣勢逐漸體現,最終,轉型失敗的“人人網”逐漸被拋棄。

如今,在經歷多年的變更之後,曾經的這個王者又一次以社交網站的身份出現在我們眼前。

誰都有過光輝歲月

校內網的創始人是如今美團的CEO王興,當年他從facebook的案例中找到靈感,並分析到了中國高校發展的趨勢,創辦了能讓大學生之間搭起互相溝通橋樑的“校內網”。這原本是他的一個實驗項目,但沒有想到的是,僅僅開發出來三個月,“校內網”便有三萬人註冊。

要知道,在當年還是依靠網吧承載互聯網發展的時代,三萬用戶意味著什麼。

那些年,校內網發展迅猛,其模式的新穎和年輕人獨有的空間享受感,讓它在短時間內“一家獨大”。那些年,大學生們見面第一句話往往是。

你玩不玩校內? 上去搜我,加一下。


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2006年,王興做了一個或許是讓他後來略後悔的決定,他將正在發展迅猛的校內網以2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海歸博士陳一舟執掌的千橡集團。當時王興在離開校內網的時候,還頗有意味地引用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一句名言作為自己的感言。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陳一舟是個很會賣東西的行家。這個MIT畢業的博士,早在美國上學期間就把自己的車以6000美元賣給一位朋友,結果在隨後的半年裡,這位朋友花了不止6000美元用來修理那輛破車。2000年的時候,已經回國在搜狐上班額他又把自己和朋友創辦的ChinaRen網站以約3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搜狐,當然,後來的故事自然是張朝陽賠的血本無歸。


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總的來說,陳一舟確實是個一級的銷售專家,但他買東西和開發東西的能力顯然是差了點意思。

07年,陳一舟拿著當時從SOHU賣網站得來的錢左顧右盼後,決定購入當時最火的校內網。校內網當時是什麼狀況呢?截止2007年的年底的時候,在大學生市場,校內網已經擁有2200所大學,超過1800萬的在校大學生用戶,980萬活躍用戶。按理說,把這個市場逐漸完善並做大做強,就已經足夠吃喝了。但陳一舟顯然不滿足現狀,

同一年年底,校內網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將準備進入白領市場和高中市場。用陳一舟自己的描述,這是和facebook的進一步發展吻合。

看起來這是做大做強的徵兆,但如今回頭思量,這一步卻是讓其走向沒落的關鍵一步。

從天堂到人間

2010年開始到2013年期間,互聯網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在這幾次變革中,已經改名“人人網”顯然沒有更好的適應這一變化。

固步自封的按部就班,以為自己依靠著家裡殷實的底子依然可以“笑傲江湖”,可事情顯然不如他們想的那般。

幾年間,中國社交網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微博完成下沉和再造、微信帶著朋友圈逐漸稱霸社交網絡、QQ再度成為當代年輕人最愛、堅持不懈的阿里巴巴終於孵化出了釘釘。老對手開心網遭遇IPO困難後,撤出社交網絡轉型手遊,三國遊戲還為其貢獻了不錯的盈利。

在功能更齊全,使用更便捷的“新朋友”們面前,按部就班的人人網變的不堪一擊,迅速潰敗。


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12年開始到被收購之前,人人網幾乎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多差勁呢?連收購後掌舵人人的陳一舟也在2018年發表公開信表示,燒掉了三億美金都沒能扭轉下滑趨勢,曾經火爆的人人廣告平臺變得賣不出去,只能想方設法開拓新業務挽救整個公司。

陳一舟所說的新業務就是遊戲,這期間,人人網嘗試用遊戲業務來挽回頹勢,開心農場、搶車位等休閒社交遊戲確實也風靡了一小段時間,但其可替代性太高和與移動網絡的接軌性太差等等缺點,直接導致了後來被騰訊擊潰。

眼看著遊戲幹不過騰訊,人人網又趁著金融熱搞起了分期購物業務,那些年,人人網首頁上“月供不到200塊就能把iPhone SE帶回家”顯得格外刺眼。不過這項業務顯然不是他們的擅長,不多久,廣告位便撤了下來。

當然,隨著智能手機對互聯網的改變,人人網也在不斷尋求適應市場:從對標微信的即時聊天,到嘗試再度收穫學生用戶的校園社團,再到向美圖秀秀靠攏的美圖工具。短短几年間,人人App的模樣和功能不斷在擴大,最終,它變成了秀場直播平臺。


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市場法則中重要的一條規律是:當你什麼都想要的時候,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經過幾年時間摸索,“身兼數職”的人人網發現,自己撐不下去了。

2015年1月30日,人人網發消息稱,將下線站內信功能。當年的一切,在市場的大浪淘沙面前,全都變了樣。

2018年11月14日,人人公司同意將人人網的所有有形和無形資產及其相關業務,出售給一家叫北京多牛互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價格為2000萬美元現金。

徹底洗牌?東山再起?人們看到這則已經不大新聞的時候,感嘆同時不由得這般遐想。

重生是再一次洗牌還是東山再起?

2018年年初一直到秋天,很多人登陸人人的界面,發現一切都已經停止了更新,甚至連狀態也無法發佈。

然而隨後接踵而來的是人人網在APP正式下架,從此宣告退出江湖。

有的人哀鴻,人人這次算是徹底涼了。


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不過事情並不如人們想的那樣,從千橡手裡買來人人的多牛顯然不是吃素的。

2019年10月,一款名為“人人”的APP悄然在蘋果商店上架,其介紹文案稱,“人人是中國最悠久的校園社交網絡平臺”,並表示人人網正式宣告將王者歸來。

打開新的人人網,你可以發現在多牛傳媒手中重新上架的人人App,可以說是迴歸原點:過去顯眼的遊戲娛樂等周邊項目沒了蹤影,簡潔的界面再度以學生和校園為中心。

要用一個詞來形容變化,那就是瘦身,以及更多瘦身。

過去幾年間佔據首頁的直播模塊留在舊的人人App,新版中被完全剝離出去。社交模塊也是如此,留下動態首頁、聊天列表、個人主頁,剩下的功能一律隱去,想要加好友都得先問問具體用戶名。


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往日打得沸沸揚揚的遊戲模塊被直接去除,當年熱門的公共主頁也沒了身影,各類興趣相關的主頁無法在App中直接訪問,公共主頁直接被簡化成了各個高校的學校展示頁面。

很明顯,人人想要回歸原點,想搭建以學校為維度的社交網絡。想要憑藉人們的記憶,找回當年的雄風。

重生是再一次洗牌還是東山再起?

多牛傳媒打造的新版人人網雄心勃勃,但看起來,他們似乎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和當年相比,如今的我們正處於微信和時代,親朋好友、工作往來等等真實關係在網絡映射出的熟人社交,幾乎全部紮根在微信生態圈。這曾是屬於人人的一畝三分地,如今卻在微信根深蒂固,迴歸的人人想要面對面地跟微信搶回熟人社交市場,絕非易事。


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之前各家也都曾看到了這塊“香餑餑”,紛紛嘗試過進軍這塊領地。

阿里巴巴的real如我、字節跳動的Biu校園和Summer、京東的梨喔喔。無一例外都從認識校園新朋友入手,更結合了人格分類小遊戲、興趣社交等形態,而這一切效仿也恰恰證明了當年王興選擇的路是非常正確的。


人人網上線迴歸,情懷還能喚回逐漸老去的那批人嗎

時代在變,這些年來社交產品的定義也早已經跟人人當年不可同日而語,陌生人社交成為新的主題,探探、Soul、紅藍CP......這些新寵兒如今成了這一代年輕人的熱衷。

繼續迴歸傳統路線的新人人網如何在這一局面下破局重生,也成了很多人翹首期待的一件事情。

當然,新版人人的主題依然是校園,或者是是泛校園文化圈的發展,畢竟,這曾經是他們發展的靈魂。

新的人人回來了,久違的你還會上去看看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