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還有條小街叫察院東街

在許昌市區,

有條南北向的街道,

名叫察院西街。

然而,不少人不知道

市區還有條小街叫察院東街。

那麼,察院東街是條什麼街?

市區還有條小街叫察院東街

市區還有條小街叫察院東街

“回收舊家電,空調、洗衣機……”4月7日上午,一名小販騎著三輪車從仁厚街拐入察院東街,慢慢消失在街道深處。兩街交會處附近,一條黑色的泰迪犬躺在陽光下休息,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在路邊閒聊。

80歲的楊大娘家住仁厚街與察院東街交會處,從1959年起便住在這裡,對周圍的變化非常熟悉。“我來的時候,察院還沒有拆除,現在我家門前不遠就是察院的院牆。”楊大娘說,這條街上的住戶雜姓較多,馬、李、海等姓氏都有,不少人家的門牌上掛著“光榮之家”的牌子。“我兒子、孫子都曾是軍人!”楊大娘對記者說。

市區還有條小街叫察院東街

察院是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許州知州蕭元吉所建。據1991我市地名部門編印的《許昌市地名志》記載,察院東街南起昌盛街,北止仁厚街,1982年因在察院東側而命名。1978年,這條街鋪設了瀝青路面。而察院西街也是條南北走向的道路,寬敞繁華。這條街彼時南起建設路,北止引龍街(今止天平街)。

“察院東街比察院西街得名早,察院西街以前叫進化街!”魏都區東大街道辦事處興隆社區主任張淑霞說。據檔案記載,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老城東南新開“進化門”,與該街直通,故名進化街,1988年更名為察院西街。張淑霞說,察院東街的門牌從“察院東街1號”到“察院東街37號”,但住戶並不是37戶。“這些門牌都是老門牌,有的一家後來分出好幾戶。”


今年,我市將對包括察院東街在內的中心城區23條老街道進行提升改造,重點完善道路配套設施,方便居民生活、出行。這些道路通過改造提升,完善配套設施,可實現街道“路平、燈明、草綠、水暢、規範、整潔、美觀”的目標。


張淑霞說,他們前幾年曾對附近的背街小巷的下水道、路面進行過改造,方便了居民出行。隨著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民生工程的進一步推進,轄區居民的生活、出行將更加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