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如過年”,冬至為何如此重要

冬至又叫大冬、正冬。冬至前一天,叫作小至或小冬,黃河流域也稱冬除、冬住或冬除夜,上海、江蘇稱冬至夜,江蘇連雲港稱冬晚上。冬至後一天,在山東叫作至後。從古至今,民間均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冬至的活動十分豐富,民間稱為“肥冬廋年”:

“冬至如過年”,冬至為何如此重要

1.祭天

祭天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在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2.拜冬

拜冬又稱賀冬。古代,人們每到冬至便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上海地區過去最看重冬至節,冬至前夕稱冬至夜,全家合聚歡筵,有如過年。

3.履長

冬至對長輩們表示禮敬的習俗稱為履長。

4.隆師

隆師即拜師、敬師。在中國人的倫理中,師長和親長具有幾乎等同的地位。

5.拜聖

拜聖是拜大成至聖先師孔子。

6.贈鞋

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送鞋子。

7.做冬至

浙江民間冬至在家祭祀祖先,有的到祠堂家廟裡祭祀,稱做冬至。一般人家在冬至前剪紙做男女衣服。

8.吃餛飩

冬至這天,京城人家大多吃餛飩。

9.吃湯糰。

江南盛行冬至吃湯圓。

“冬至如過年”,冬至為何如此重要

10.搓丸子

冬至前夕,廣東、臺灣等地舂米搓丸子。除此之外,許多人家還要蒸糕果、做壽龜、蒸年糕。

11.捏凍耳朵

河南人冬至吃餃子,俗稱捏凍耳朵。

12.吃赤豆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13.分胙肉

吃冬至肉的習俗流行於南方地區,肉主要用豬肉和醬燒熟。

​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從陰陽的角度來說,這一天就是陽氣最少的一天。但是古人已經素樸地認知到了事物的矛盾統一性,所以冬至也必將是陽氣增長的起點,是萬物萌發的初點。 於是,冬至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日子。古人認為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需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因為只有人體內的陽氣充足,才會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古代民間和官方都極其重視冬至,有”冬至進補“的說法。自冬至日起人體開始積攢陽氣,也就適合消化熱物。

“冬至如過年”,冬至為何如此重要

並且冬至所測得的日影最長,可以用以計算曆法年的長度。 於是,冬至日便成為了一個十分特別的日子。十二地支子醜寅卯對應農曆的十二個月,冬至日所在的這個月就是子月(曾經子月就是正月,如今我們採用寅月為正月)。冬至雖非一年之中的起點,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座標點。在排定子月之後,才可排定其餘十一個或十二個月。因為如果需要排定閏月,也以冬至為起點,第一個沒有“中氣”(二十四節氣分為“節”和“氣”)的月即為閏月。

此外冬至處於冬天,天寒地凍又長夜漫漫,古代在這個時間段幾乎處於社會停擺的時間,農人不幹活了,商旅也不走動了,君臣也不議政了。人們會從冬至日開始數九,就是一個九天一個九天這麼數,要數九個九天,用以消磨。一般來說,數到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間,九九數完則寒盡回暖,表示已經熬過了一年中最為難過的日子了。

冬至要來了,預示著到了一年當中較寒冷的時候了。希望大家穿的暖暖的,吃的飽飽的,祝福大家快快樂樂的,健健康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