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别,孩子正确的性别认知,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男生女相、女性中性化化,这些在近年来也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也许在不少年轻人眼中,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甚至觉得中性打扮是对酷、潮流的追求和个性的彰显。

但在我看来,独特的衣着打扮问题并不大,但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引导,导致男孩缺少阳刚之气,女孩又缺少柔性,这对于我们孩子的教育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我身边就有一个类似的例子。

男女有别,孩子正确的性别认知,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我一个闺蜜,一直渴望可以生一个可爱的女儿,怀孕期间没少买带有明显女性特点的衣物,没想到孩子生下来是个小男孩。

为了满足她对女儿的渴望,她甚至没少给儿子穿上裙子,甚至给孩子扎了小辫子,不少不熟悉的人都以为孩子是个可爱的女宝宝。

直到孩子上了幼儿园,纵使跟小女生一起玩布娃娃,甚至上厕所也往女厕走,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按理来说,到了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应该又了比较清楚的男女性别的认知,而朋友的孩子之所会存在这么大的认知错误,本质上跟家长的引导有很关键的影响。

那么,作为家长而言,如何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性别认知呢?

男女有别,孩子正确的性别认知,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一、孩子性别认知的时间阶段

1、1岁半-2岁

当我们的孩子开始学会基础语言表达,在家长的恰当引导下孩子就会知道自己的性别,对男生,女生有了初步的认知。

2、4-5岁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幼儿园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朋友,他们判断性别不再是从单纯的衣着打扮,孩子已经能清楚地明白,男生就是男生,女生就是女生。

男女有别,孩子正确的性别认知,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3、小学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性别认知之外,他们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性别约束,例如,他们会更愿意跟痛性别的小伙伴玩,小女生偏好女性化,男孩也逐渐转变。

我们的孩子出生之时,到他们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自我认知,这些都离不开家长的引导的。从家长最初的主动引导,到孩子开始有了好奇之心,家长的性别教育都是极为关键的。

二、家长应如何进行性别认知及教育?

1、育人先育己

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要先保证自己有正确的两性观点,必要情况下需要先拓展自己的性别认知。

性别教育除了教会还正确认知自己之外,认识别人也同等重要。

家长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要给孩子强加一些主观意识,比如哪个性别比较好,男孩子更好诸如此类的主观意识,对于宝宝的成长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男女有别,孩子正确的性别认知,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2、和孩子谈性别要兼顾两性也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不管我们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性别教育都不应该只是一方,世界是由男女构成的。健全的性别认知应该是两性皆有的,而不是仅仅针对我们的孩子。

家长在满足孩子对不同性别的器官好奇心之时,也要向孩子传递好自我保护的意识。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器官之外,家长要让孩子有隐私概念的建立,告诉孩子私密部位的隐私性,引导孩子学习自我保护。

3、将教育回归到生活的点滴中

男孩子爱哭,我们可以通过:"男孩子怎么这么爱哭?"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可以通过称赞、鼓舞等行为让孩子再接再厉。

这种方式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性别与行为的关系,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植入男孩要更勇敢的概念。

男女有别,孩子正确的性别认知,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与其他家庭教育类似,孩子的性别认知其实除了家长的引导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家庭生活中的潜移默化,那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为孩子营造怎样的环境呢?

三、如何正确塑造家庭性别教育环境

1、任一角色的不可或缺

不可否认,在生活中,由于工作、事业或其他原因,父亲这个角色常常忽视对孩子的教育。这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而言,并不是正确的模式。

以我们的男孩来说,更多的时候他们是通过模仿来完成自己的性别认同的。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男性的家长,一直都是女性成员,自然而然地孩子的模仿对象就是身边的女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的性别认同会渐渐定型,这样,即使男孩在幼儿园或学校会接触到其他男孩,他们女性化的行为也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男女有别,孩子正确的性别认知,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2、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孩子正确认识

孩子在知道自己的性别后,同性父母则是他们的学习榜样,模仿他或她是孩子最初的行为,而异性父母的行为则是孩子对异性认知的开始。

女孩子同妈妈一样爱漂亮爱打扮,男孩子跟爸爸一样酷爱各种机械游戏就是这个原因。

一个家庭的和谐氛围,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同时,也会对异性有更好的认识。

3、除了父母之外,其他长辈的教育也要注重

曾经看过一个报导,一个三岁的男童被姥姥带去澡堂,因为身高超过90公分而被拒入,而孩子的姥姥却认为孩子尚且年幼。

其实三岁的孩子基本已经懂得了男女的不同,特别是澡堂这种比较隐私的公众场合,孩子确实是不大适合入内的。

男女有别,孩子正确的性别认知,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生活中,我们也不乏见到类似的情况,经常有妈妈带着男孩子进入女厕,除了无奈之举的情况下,其实我个人是非常不认同这种做法的。

一来,会给孩子错误的认知,除此之外,还会给其他人带来困扰。

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自认就会有正确的认知,但错误认知并不等于认知。从小引导孩子也不是杞人忧天。儿童期的性别认知,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很重要。

年幼时期错误的性别认同,会使孩子的性心理发生扭曲,继而产生性倒错, 三岁前是儿童形成性别认知的关键期,家长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