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风靡全中国”的“卖茶女”,为茶行业好好地打了一次广告,虽然现在已经被扫荡的差不多了,但是从最近的新闻中发现,她们似乎已经走出国门!(看看卖茶女们的能力,再看看自己,自愧不如啊)当然,这次不是来说她们的国外事迹,

而是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卖茶女”的茶叶这么好卖?

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从群体选择、到建立信任、售卖茶叶、再到品牌建立、深入人心、发扬至国外,“卖茶女”像极了一个成功的企业案例。看看新闻报道,人家可是按亿进行售卖的,茶农茶商们是不是眼红了?大家学着点吧!

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 目标明确,16万男生被骗

为什么是男性?嗯,估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非正常思想,这点,我们抛开,假设所有男性都是正当的爱心购买(我才不信),答案也随之而来。

正确的群体导向。比如早前火车站,都有“聋哑女性”乞讨,百分之八十都是找寻男性;儿童乞讨,大多数会选择带着带着女伴的男性。因为群体目标明确,所以能够更好地进行销售。

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 消费者的信任度建立,茶叶卖的快

茶很有趣,大家总是用一句话做划分“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论是高雅还是生活,它都是处于人与人之间。而信任便是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一个桥梁。茶叶更是特别,因为购买茶叶的人,大多数仅会选择两种渠道,一是品牌店,二是熟人处购买。

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从卖茶女的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到,他们一开始并不是卖茶叶,头像、人设、朋友圈包装,曲折的故事;与网友嘘寒问暖、闲聊,最后才是外公身体不好,替他卖茶叶。爱心属性+半个朋友属性+一点人物真实属性,茶叶便卖出去了。

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当然,这不是再告诉大家卖茶叶要套路,而是告诉大家建立客户,或者说忠诚度,并不是一味地说茶好,打折、优惠等,并不是说不买茶,就不交流,而是真心实意的为客户推荐好茶、适合的茶。

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 抛开诈骗属性,它是一个正确的的品牌传播方向

毫不夸张地说,手机端的外行人,对茶的印象不深,但是“卖茶女”的实际可是大家茶余饭后的闲聊“佳话”,如果它不是诈骗,是真实线上传播之一,那这个品牌算是成功的。再退一步,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热点,都没有人蹭。

下面图片的马赛克部分,可以随便换成自家的茶叶宣传,你看,这多妙!

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 茶叶销售,到底需要多少茶属性?

笔者认为,95%以上的“卖茶女”专业知识都不如茶行业工作者,那么她们为何做的如此风生水起?再近一点说,小罐茶的创始人们曾经也都不是茶行业工作者,为何小罐茶现在“风生水起”?

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那么是不是就表示,非茶行业的人做茶就更容易成功呢?

当然不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那便是,一个新手,再最初绝对是不如老手,但是,正因为是新手,所以他们才敢挑出常规,去做一些创新。笔者相信,任何行业都需要新鲜的血液,或许会跌跌撞撞,或许会走很多歪路,但是不去尝试,那就只能被淘汰。

前两天朋友圈一位好友发了一句话,也算是分享给大家:即使是万丈深渊,那也是前程万里。(这话和茶没啥关系,就是有感而发)

16万男生被骗!百家茶企不如“卖茶女”,她才是茶叶销售的大学问

借由卖茶女事件,笔者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为我解答一下。

茶叶主打的一个属性便是健康属性,(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知道,哪怕是非茶行业的人)为何卖茶女只字不提健康,却能卖得动茶叶?把健康属性作为茶叶的卖点,是可行之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