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解決不動產難題實行“現場直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林鵬 通訊員 尹遜蓮 劉昉

“當時沒想到拿證這麼快,因為我們小區遺留問題很多,再加上這次疫情,我原以為半年辦下來就不錯,沒想到不到半個月就拿到了證,聽說當時我還是拿的新年第一證,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真心為新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領導和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工作人員點贊。”新泰市清泉小區的業主高尚上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今年2月底,新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光榮針對群眾關心、反映強烈、與群眾利益密切的不動產登記難點,帶領部分班子成員走進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現場辦公,並承諾本次工作實行“現場直播”,通過局微信群用視頻和圖片及時報告進度,局“自然資源動態”簡報適時推出經驗報道,此舉不僅解決了許多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還總結出了“三集中六辦理”的工作經驗,推動全市不動產登記工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服務是職責 效果看直播

“不動產登記工作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我們新一屆班子倡樹的理念就是便民、惠民、利民。疫情期間,我們在完成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下沉一線為民解難題,工作全程實行‘現場直播’,把福利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從李光榮的這段話裡,我們不僅聽出了他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感受到了他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進駐不動產登記中心現場辦公後,他先後召集規劃、審批、不動產等相關科室負責人累計7天盯在不動產登記中心,對辦理不動產登記的規劃核實、土地變更登記、房屋面積測量等8個環節進行了深入研討,在打通阻礙辦證的關鍵環節後,進行了流程再造,並進一步壓縮了審批環節。在此基礎上,及時出臺了不動產登記領域歷史遺留問題的辦理步驟,責任到人。責任人完成進度同樣實行“現場直播”,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3月25日,已解決幸福裡、山水文園、清泉小區等42個小區3766戶共計40.94萬平方米的不動產登記難題,家家戶戶拿到了翹首以盼的不動產登記證書。

直播來監督 防疫工作“兩不誤”

按照新泰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安排和局工作需要,不動產登記中心17名黨員幹部自告奮勇,赴新甫街道東西周村,接過堅守社區疫情防控陣地的“接力棒”,一天兩次現場工作照打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登記排查心悅世家等5個單位居住區1121戶、2000餘人,為村民配送酒精、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200多件,分3個工作組堅守在村口,輪班執勤,聯防聯控。

“難能可貴的是,在防疫期間,我們把全市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明確了準備、實施、成果匯交驗收3個階段,將311個行政村13萬戶科學劃分了標段,及時將4800萬元工作經費列入2020年財政預算,目前該項工作正在順利開展。”分管不動產登記和國土審批的新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張西珂告訴記者。

“作為全省唯一的全國第三批多車聯運示範項目,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初驗,多虧了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工作人員上門服務,疫情期間,當時我們的工作人員出行還受限,從上到下都比較著急,因為當時爭取到這個項目非常不容易,生怕因為這次驗收不過關,沒想到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工作人員主動聯繫我們,幫著整理資料,提出了許多整改意見,為順利通過驗收打下了良好基礎。”記者採訪山東嶽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嶽公華,不時的伸出大拇指為不動產登記中心的上門服務點贊。

直播新模式 服務論效能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倒逼不動產登記中心改變以往的工作模式,採取網上辦理、電話預約、自助辦理和不見面辦理的新模式,以成效說話,全員開足馬力,工作實行現場直播。一是“網上辦理”,企業群眾通過不動產登記社會化服務系統,在互聯網上傳相關材料掃描件工作人員接到信息,限時進行預審,一個月累計辦理83件;二是“自助辦理”,利用在政務服務大廳一樓自助服務區設置3臺自助服務設備,在鎮、村佈置的“泰好辦”自助設備,群眾在泰安市範圍內可自助辦理不動產查詢證明等業務,累計查詢710件;三是“預約辦理”,多渠道向社會公佈諮詢電話(0538—7251802),企業群眾可通過電話進行諮詢、預約,從而減少排隊時間,提高辦理效率,累計接聽電話1200餘個,預約辦理510件;四是“不見面辦理”,對查封、續查封等時效性強的業務,通過傳真、微信等方式先行利用傳真件、掃描件辦理,待疫情結束後再提交材料原件,累計辦理法院查封11件。

目前,“特事特辦”已成為該中心轉變職能、提高效能的重要舉措之一,疫情期間,他們對於生產防疫物資的企業,採取特事特辦的綠色通道方式,及時為山東易天健化工有限公司辦理抵押登記,解決資金缺口1000萬元。對山東省重點項目康平納筒子紗項目辦理抵押登記,化解企業融資困難。對嶽華物流公司涉及的新泰石料廠、市統籌城鄉發展有限公司涉及的魯房置業等辦理登記手續21件。目前,服務是職責,效能是硬核,直播催著跑的工作模式,讓新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工作成了群眾心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