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量”二字乃為人處世之道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孔子說:“管仲的器量太小啦!”有人問:“管仲節儉嗎?”孔子說:“管仲有三處豪華的公館,他手下的人從不兼職,怎麼能稱得上節儉呢?”“那麼管仲懂禮儀嗎?”孔子說:“國君在宮門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門口立了影壁;國君設宴招待別國君主、舉行友好會見時,在堂上設有放置空酒杯的土臺,管仲宴客也就有這樣的土臺。如果說管仲知禮,那還有誰不知禮呢?”


“器量”二字乃為人處世之道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禮制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古代道德評價中,節儉佔有很大的分量,管仲缺乏節儉的美德,又不遵禮制,故而受到孔子批評。在孔子看來,遵禮是對傳統和制度的敬畏,節儉是對自己慾望的約束,越禮必然狂妄,奢侈必然放縱,狂妄放縱的人肯定偏狹,容不下不同思想和持不同意見的人,故曰“器小”。管仲是經濟建設的一把好手,建立了偉大功業,但由於“器小”,聽不得不同思想和意見,又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政治理論,在他死後,齊國便人亡政息了。也就是說,管仲並未為建立一套真正的能使齊國長治久安的制度。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孔子仕途不順,一直沒有機會和平臺施展自己的才華,在此也為自己感嘆,自己沒有管仲那麼好的機會。

做領導的若是沒有容人之量,打擊持不同意見的人,雖然有時能稱心遂意,但最後也難免會落個人才散盡。反觀那些器量大、能容人的領導有著寬宏大量的美德,不僅能夠廣納天下英才,甚至還能化敵為友。我喜歡啤酒烤肉,但你找我吃紅酒牛排我也可以去,而不是不去甚至抨擊你吃紅酒牛排是裝X,這就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