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被毒死後,幾位梁山好漢手握重兵爲何沒人爲宋江報仇?

冫礦泉水冫


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解答,望各路文友斧正。原因如下:

一、按宋朝兵制,梁山各好漢招安後無法造反。

宋朝吸取唐朝藩鎮成土皇帝的教訓,從趙匡胤起就全力削減將領的兵權,由皇帝直接掌控軍隊的建置、調動、指揮大權,其下軍權由三機構分任,樞密院為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掌軍權、軍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為中央最高指揮機關,分統禁軍、廂軍。兵符出於樞密,而不得統其眾;兵眾隸於三衙,而不得專其制。樞密院可調兵、無兵調;三衙有兵調、無兵權;遇有戰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領兵出征,從而實現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重的分離。

再看兵力配置。軍制“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禁軍中最精銳的殿前軍駐守京城,侍衛親軍駐紮各地,京城人馬最精。如京城有變,各地禁軍聯合地方兵力,足以對付變亂。

看明白了嗎,大宋從開國皇帝、將領造反起家的趙匡胤起,就為防止將領造反建成了一條牢不可破的馬其諾防線!

宋朝還有更戊法。畿輔與諸州禁軍定期更換駐地,以使兵不識將,將無專兵。懂嗎,將與兵不可能是長期的上下級,上下不可能一心,各州守將想造反門也沒有!

將領軍中糧草均由地方供應,兵員、糧草都和將領脫節,難以再成軍閥。

二、梁山在徵方臘後,一百單八將日益凋零。

梁山諸將(部分有特長的已留京師)徵方臘後,慘勝如敗,只有二十七人班師回朝,後宋江、盧俊義被高俅、楊戩害死,李逵被宋江一起帶走,正將剩九員,授武節將軍、諸州統制;副將十五員,授武奕郎、諸路都統領。

宋江、盧俊義一死,梁山殘將無一人有統帥的威望,無統軍帥才。勉強算來,關勝差強人意。

三、梁山宋、盧兩個領頭大哥死後,百戰餘生的舊將或慶幸重回體制,或心灰意冷,想重操舊業,都想馬放南山,無人想造反。

關勝、呼延灼、朱仝等原就是朝廷公務員,投奔梁山一是感念宋江情義,二是迫不得已,現在看到方臘失敗慘狀,不想再反,徵方臘巳功成名就,他個們只想保住飯碗。況且宋朝文臣武將待遇是各朝代中最優厚的,三衙頭領待遇等同宰執,月俸三十萬貫,賜綾40匹、絹60匹、綿100匹。這樣官員的幸福朝代,舊官員出生的梁山將領早就奔小康了,哪個還想造反?那不是壽星老兒吃砒霜一活得不耐煩啦?李應也乖乖做他的土財主去了,阮小七從來只講義氣,胸無大志,安心做他的漁民去了,戴宗隨公孫勝修道而去……

四、宋江和其它一百單七將雖名為兄弟,關係也有遠近,死黨也有限,死黨們不敢報仇、無力報仇。

吳用、花榮、李逵、張順而已。張順徵方臘被射成了刺蝟,宋江怕李逵造反不成,毀了自己忠臣美名,臨死把他帶走了;吳用、花榮深知宋大哥的想法根本不會造反,為報答宋江的情義,兩人一起吊死在蓼兒窪宋江的墓前。

梁山舊將再為宋江報仇而造反,這是痴人說夢啊!





蒼茫大地顧煒斌


因為能為宋江報仇的人已經死了。

高俅等人商量如何對付宋江,結論是:先弄死盧俊義。

當有殿帥府 太尉高俅、楊,因見天子重禮厚賜宋江等這夥將校,心內好生不然。兩個自來商議道:“這宋江、盧俊義皆是我等仇人,今日倒吃他做了有功之臣,受朝廷這等恩賜,卻教他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我等省院官僚,如何不惹人恥笑?自古道:‘恨 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楊道:“我有一計,先對付了盧俊義,便是絕了宋江一隻臂膊。這人十分英勇,若先對付了宋江,他若得知,必變了事,倒惹出一場不好。”高俅道:“願聞你的妙計如何?”

楊道:“排出幾個廬州軍漢,來省院首告盧安撫招軍買馬,積草屯糧,意在造反,便與他申呈去太師府啟奏,和這蔡太師都瞞了。等太師奏過天子,請旨定奪,卻令人賺他來京師。待上皇賜御食與他,於內下了些水銀,卻墜了那人腰腎,做用不得,便成不得大事。再差天使卻賜御酒與宋江吃,酒裡也與他下了慢藥,只消半月之間,以定沒救。”

——“若先對付了宋江,他若得知,必變了事,倒惹出一場不好。”可見高俅等人就是為防有人替宋江報仇,才先對盧俊義下手。

這裡的邏輯是這樣的,盧俊義有為宋江報仇的實力,所以高俅等人先毒死盧俊義。假如其他人——比如關勝、朱仝也有為宋江報仇的實力,那麼高俅也會在毒死宋江之前,先毒死他們的。

何況宋朝鑑於五代的弊端,最防備的就是武將造反,兩宋三百年都沒幾個武將造反的實例,梁山好漢們當然也無能為力。


北門猿


在《水滸傳》之中,會義不容辭地給宋江報仇的人,大概只有李逵吧。

李逵是宋江的心腹,對他忠心耿耿。李逵雖然名列一百零八好漢之列,但在身份與定位上,他就是宋江的從屬和打手,是上下屬關係,是唯一的嫡系。而其他人,雖稱宋江為大哥,但性質更多是合夥人,如吳用、公孫勝、林沖、盧俊義等。

一百零八好漢聚在梁山泊,聚眾起義,目標看似統一,其實內部有著各種各樣的訴求。簡單來說,眾多好漢之間,有著明顯的派系。

林沖與晁蓋是一派,且他比吳用、宋江等人早上梁山,有自己的勢力;晁蓋死後,林沖就沉默了很多;

魯智深、武松是二龍山一派,兩人是帶著大隊人馬上山的。未上山之前,魯智深、林沖私下關係很好,而上山之後則變淡,原因就是在於兩人歸屬於不同派系,私底下的關係可能還很不錯,但在明面上卻不可能那麼親密,不然會引起宋江、吳用等人猜忌;

宋江、吳用等是一派。宋江能當上大當家,最為倚仗的力量就是吳用、李逵等人;在名義上,宋江是吳用等人的大哥,但實際上是合夥人。宋江做事也要跟吳用商量。吳用的話語權非常大。此後宋清等人,完全是宋江為了加強對梁山泊的控制,把自己的哥哥安排到關鍵部門。

盧俊義、燕青又是一派,他武功強、家底厚、錢財多,所以一上山就能坐上第二把交椅。公孫勝自成一派,他本是神棍一般的人物。朱仝本就不是真心想造反,所以後期打仗的時候,會有划水的嫌疑。

這麼多的派系,統一目標多麼難?所以,在是否接受招安的時候,梁山泊內部發生了一次比較激烈的紛爭。雖然最終是宋江等人取得勝利,但其他派系的人就不會有想法?從征伐方臘之後,梁山泊就分崩離析,再無與朝廷叫板的資本。

因此,宋江打散方臘之後,等來的不是加官進爵,而是死亡。朝廷擔心他與盧俊義,生怕他們倆再生事端。而魯智深聽潮而寂,燕青遁入江湖,李俊成為暹羅國皇帝,公孫勝當了閒雲野鶴,武松出家照顧受傷的林沖(可見,二龍山派系與林沖關係很好),誰還會、還有能力給宋江報仇?

宋江的嫡系與心腹,李逵被他自己毒死。合夥人吳用等人,最終也追隨宋江離世。《水滸傳》真是一部殘酷的書。


輝城啊


宋江被毒死後,幾位梁山好漢手握重兵為何沒人為宋江報仇?

要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我盤點一下宋江死時梁山還剩哪些資產?然後分析一下為何沒有復仇的原因,有興趣的大家一同探索!

第一:宋江死時健在的好漢具體名單及情況:我盤點了一下,此時尚存36位

第一組:雲遊三人組(3人)

入雲龍公孫勝(梁山排名第4位,任掌管機密軍師)、神機軍師朱武(梁山排名第37位,擔任同參贊軍務頭領)、混世魔王樊瑞(梁山排名第61位,擔任步軍將校)

第二組:朝廷當差的專業技術人員(5人)

玉臂匠金大堅(梁山排名第66位,擔任文職管造兵符印信,現皇帝御前聽用)、紫髯伯皇甫端(梁山排名第57位,擔任獸醫頭領,現任御馬監太使)、聖手書生蕭讓(梁山排名第46位,擔任行文首領,現蔡太師府中受職)、鐵叫子樂和(梁山排名第77位,擔任軍中走報機密步兵頭領,現留任王都尉府)、轟天雷凌振(降將,梁山排名第52位,任火炮將軍,現火藥局御營當差)

第三組:杭州出家或出走(3人)

花和尚魯智深(梁山排名第13位,擔任步兵總大將)、行者武松(梁山排名第14位,擔任步兵頭領)、浪子燕青(盧俊義的跟班,梁山排名第36位,步兵頭領)

第四組:中途離散去海外(3人)

混江龍李俊(梁山排名第26位,擔任水軍頭領)、出洞蛟童威(梁山排名第68位,擔任水軍頭領)、翻江蜃童猛(童威弟弟,梁山排名第69位,擔任水軍頭領)

第五組:登州返鄉團(3人)

病尉遲孫立(梁山排名39位,擔任馬軍小彪將兼出哨首領)、小尉遲孫新(孫立弟弟,梁山排名100位,擔任酒店頭領)、母大蟲顧大嫂(孫新媳婦,梁山排名101位,擔任酒店頭領)

第六組:其它返鄉團(11人)

小旋風柴進(梁山出資人,梁山排名第10位,擔任錢糧頭領)、撲天雕李應(梁山排名第11位,擔任錢糧頭領)、鬼臉兒杜興(梁山排名第89位,擔任李應小跟班)、活閻王阮小七(梁山排名第31位,擔任水軍八員頭領第6位)、錦豹子楊林(梁山排名第51位,擔任馬軍小彪將兼出哨頭領、患病)、小遮攔穆春(梁山排名第80位,擔任步兵將校)、獨角龍鄒潤(梁山排名91位,擔任步兵將校第13位)、一枝花蔡慶(梁山排名95位,擔任行刑部副頭領)、鐵面孔目裴宣(梁山排名第47位,擔任軍政司)、神算子蔣敬(梁山排名53位,擔任錢考算)、鐵扇子宋清 (梁山排名第76位,宋江弟弟,負責宴席)

第七組:朝廷當差的一方長官(5位)

美髯公朱仝(梁山排名12位,馬軍八虎騎先鋒使第六,後任保定府都統制)、鎮三山黃信(原降將,梁山排38位,任司馬軍小彪將兼哨兵頭領,後任青州武弈郎兼諸路都統領)、大刀關勝(原降將,梁山排第5位,馬軍五虎將之首、後任梁山大名府正兵馬總管,後墜馬得病死)、雙鞭呼延灼(原降將,梁山排第8位,任馬軍五虎將之四,後任御營兵馬指揮使)、神行太保戴宗(梁山排名第20位,擔任總探聲息頭領,現任武節將軍,兗州府都統制)。

第八組:自殺三人組(3人)

智多星吳用(梁山排名第3位,首席軍師,武勝軍承宣使)、黑旋風李逵(梁山排名22位,步兵頭領、後任鎮江潤州都統制)、小李廣花榮(梁山排名第9位,任馬軍八虎騎先鋒使之首,後任應天府兵馬都統制)

第二:為什麼沒有復仇?

一:看看剩下來那些兵種,是否齊全?

軍師智囊團(3人):

吳用、公孫勝、朱武

騎兵頭領(7人):

關勝、呼延灼、花榮、朱仝、黃信、楊林、孫立

步兵頭領(5人):

魯智深、武松、李逵、燕青、樊瑞

水軍頭領(6人):

李俊、阮小七、童威、童猛、鄒潤、穆春

特殊技術人員(7人):

戴宗、凌振、樂和、蕭讓、皇甫端、金大堅、蔡慶

後勤主管(8人):

柴進、李應、宋清、蔣敬、裴宣、杜興、顧大嫂、孫新

結論是部隊還算齊整,柴進李應在就有錢,海陸空三軍齊整,參謀部也齊整,但是缺帶頭大哥,另外公孫勝3人不知雲遊何處、李俊3人水軍頭領不知去向、燕青不知去向、楊林受傷,但上述傷員短期內不影響部隊戰鬥力。

地盤和兵員書裡沒有交代,我猜測梁山或者其他有利山頭要想弄一個根據地不是難事,手下的嘍囉兵也問題不大。

二:為什麼沒有復仇?

第一個原因:缺帶頭大哥,這個帶頭大哥要有號召力,目前從資歷上來說只有吳用夠,但是吳用能力不足,只是個幕僚而已,梁山嫡系花榮號召力不夠、魯智深號召力不夠,武松號召力不夠

第二個原因:意願不足,大哥死了,隊伍人心散了,難以聚攏了!

特別是核心武將基本都是降將,關勝、呼延灼、黃信動機不足;朱仝我看動機也不足(對宋江害自己上山也有芥蒂的)、楊林有傷,孫立我看也是牆頭草看誰有號召力了。

其它諸如魯智深、武松、公孫勝等核心成員就看有沒有誰有這個號召力了,義氣能起作用。

三:所以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大哥,最有意願的4個人,宋清沒有能力基本排除,吳用沒有魄力自己也相信自己沒有能力放棄了,花榮放棄了,李逵也只能放棄了。

所以說施耐庵老爺子真乃神人也,如果盧俊義不被毒死,老盧有意願的話還可能搏一搏的,畢竟朝廷一下毒,這樣真面目露出來了大家就豁出去了!


心安理得君




宋江死後,手下依然有手握重兵的人活著,可是無人替其報仇,我認為原因有四點:其一,宋江之死是朝中奸黨所為,怎麼可以殺得盡,而蔡京高俅之輩又並非一般人物,連皇帝徽宗都禮遇三分,可謂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一般人物根本無法突破壁壘森嚴的太師宰相府的守衛。而且為了瓦解分散及絞殺宋江的勢力,朝中很多大臣都參遇謀劃及執行了,比如童貫。有能力殺盡奸黨的人,必然有能力推翻宋徽宗的統治,因為徽宗時期朝局已經慵暗透頂,隨後發生了令國人汗顏的“靖康之恥”,證明了這一點。即使宋江死的再慘,朋比為奸的黨羽也不容許為宋江報仇,因為他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權力。其實,在宋江死後,朝廷必然收拾宋江留在朝中的手握重兵的餘黨,他們不會有時間為宋江報仇,不會比宋江死的舒服些;


二,宋江其人的死,完全是自已刨坑跳進去的。並且帶著眾兄弟來殉葬,可以講是咎由自取了。沒什麼人會表示出更多的同情,因為他是間接害死梁山兄弟的罪人。屬於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型;



三,就是宋江身死後,那些手握重兵的人,已經被朝廷收權而控制了。根本無暇東顧宋江的死活。因為朝廷深知他們曾是幫無法無天的狂躁之徒,必然在頭領死後會為其報仇,所以提前有所準備;



四,剩下的人數太少,勢單力薄。因為在徵方臘一戰中一百單八將有七十人陣亡,然後再加上傷殘病故,離開的,還有被朝廷後面害死的,只怕活著在朝中任職的下超過十人了。



宋江死後,吳用隨即畏罪而死,因其深知自己有愧於梁山眾弟兄的信任。


風行君帶你從細微處解讀不一樣的文史,歡迎欣賞


四面風行


呼延灼、關勝入夥前各說的一句話完全暴露了他們的心思,花榮上吊前也說了心裡話 下面我給大家解釋一下 。

關勝、呼延灼等人走上自認為的人生軌跡不會復仇,花榮這種軟弱派、愚忠派只能一死了之。咱們挑主要的人說。

呼延灼

呼延灼上山前一句話就把情況說明白了。

呼延灼道:“兄長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東京告請招安,到山赦罪?”_《水滸傳》

他說這句話之前,宋江就表了態,他宋江是有罪之人,最想幹的事就是報效朝廷。

好了再加上宋江看起來確實忠義,二人就完全達成了共識。呼延灼是將門呼延贊之後,這樣的人更致力於報效北宋王朝。宋江死後,他沒什麼理由去反叛。

關勝

看關勝,關勝書中是關羽 的後人,為人頗有其祖之風,他打了敗仗後,宋江直接將他“按”在第一把交椅上,跪下就敗,表示冒犯了虎威,關勝此時表示“無面還京,願賜早死!”關勝覺得打了敗仗實在丟人,但求一死,壓根就沒有入夥的折中打算,於是宋江開啟“嘴遁”模式,盡表忠厚,關勝禁不住,終於服軟。而宋江的態度也是尊奉朝廷,這一點終究和他達成了統一。所以關勝後來當官當的風風火火。

花榮

花榮就比較軟弱了。吳用見到花榮後,想叫花榮給他收屍首,但是他的希望落空了。因為花榮也不想活了。

”我等在梁山泊時,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感得天赦罪招安,北討南征,建立功勳。今已姓揚名顯,天下皆聞。朝廷既已生疑,必然來尋風流罪過。倘若被他奸謀所施,誤受刑戮,那時悔之無及。”——《水滸傳》

這就是他的想法,他自認有罪,從未想要造反,現在已經揚名立萬,足夠了,因為怕奸小謀害,所以自己就自殺。至於家庭,自有人料理,他也不擔心。就這麼個人。事情還未發生就軟了一半,如何復仇?

再比如朱仝,他本來就不想上山,完全是強行被逼的,好好的生活被打斷了,不恨宋江實屬萬幸,還能報仇怎的?

其他次要角色就不提了,他們勢利更微弱,和宋江的交情也一般,只能各奔東西。

而且他們雖然有些人具有很高的統帥能力,但是他們的影響力卻不如宋江,小兵又不傻,也不會隨意跟著造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