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伤害孩子?爸爸妈妈们育儿畏首畏尾,专家建议:正常教!

原生家庭带来的都是原罪吗?

这两年随着原生家庭这个词的大火,宝爸宝妈们对待孩子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害怕哪里做得丁点不对,就会给孩子带来终生的创伤,需要孩子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家长不敢打骂孩子,大吼完孩子之后也会陷入深深自责当中,孩子真的有那么脆弱吗?

《奇葩说》走红的辩手傅首尔在微博上发文说道,小时候受到冷落、轻视,傅首尔因为想念妈妈而有过喝洗洁精的时候,还嚼过比人嘴里的泡泡糖,说起童年来,都是伤痛。她的幸运就是于是了爱她的老公,她发文就是要谢谢好的伴侣,治愈了她原生家庭的创伤。

原生家庭伤害孩子?爸爸妈妈们育儿畏首畏尾,专家建议:正常教!


原生家庭的问题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是问题轻重而已

1、原生家庭的问题被妖魔化

受到电视剧《都挺好》、还有电影《少年的你》影响,加上网络上一些推手的推波助澜,把原生家庭这个词创造出来,深深打在长大后出现问题的人身上,也让原生家庭这个词,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那一刻起,就有自己的家庭,父母教育孩子都可以称为原生家庭的教育,不能说孩子将来出现问题了,就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每个做父母的都有自己的一套家庭教育方式,而每个人为人处世的底层逻辑大多来自于父母,那些出现问题的人,确实有很多来自不幸福的家庭,他们从小受到来自父母的暴力虐待、甚至是冷暴力,这些才是造成孩子真正童年创伤的原罪。

正常的家庭教育、管教,不会给孩子造成童年创伤,孩子将来也就不会爆发原生家庭的问题,如果说穷也算原生家庭的影响,那么这个问题就不是育儿的问题了,就是社会经济、学校教育的问题了,毕竟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本身家庭就好,中国农村人口还是大多数。

原生家庭伤害孩子?爸爸妈妈们育儿畏首畏尾,专家建议:正常教!


2、敏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原生家庭问题

像傅首尔这样的孩子,心理太过于敏感,作为80后的农村孩子,有几个没有嚼过比人的嘴里的口香糖,有几个父母是整天陪着孩子身边的。80后的农村孩子,童年有的大多都是小伙伴、兄弟姐妹,一群人一起捉迷藏、做游戏,如果把这些都说做是原生家庭的问题,那就说明她太矫情了,太敏感了。

与其说是原生家庭的问题,不如说是时代的印记,在早一个年代的人们,缺衣少吃更是常事,但最终的事实证明,那一代人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行事逻辑和自己心底意愿产生冲突时,原生家庭成为替罪羊

还有一部分,会说原生家庭的问题,那就是自身发展好过原来的家庭,但是又遇到发展瓶颈无法再提高,行事的逻辑和自己的底层逻辑相违背,在纠结痛苦中挣扎。

比如,节俭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农村出身的孩子都会有这个特质,即使生活条件好了之后,还是想要节俭,能省则省,因为从小看到父母就是这样节俭过日子,这样一点点省钱、攒钱。当他想去创业赚钱时,同样的思维也会出现,能自己动手的不求助别人,能省钱的地方肯定不多花钱,最后做事畏首畏尾,每个环节都做的不够完美,创业也无法成功,他们也知道问题的所在,就在于不敢出手、不敢花钱,怕赔钱,他们的底层逻辑和正确的行事逻辑产生矛盾,他们最终也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伤害孩子?爸爸妈妈们育儿畏首畏尾,专家建议:正常教!


原生家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除了那些问题严重的畸形家庭、凶狠的父母给孩子造成的创伤是最大的,其他的还是要看孩子本身,孩子随之成长,随着不断学习、知识积累,会慢慢再建立行事的逻辑,聪明的孩子懂得知错就改。

如果家长不想孩子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就用发展的眼光教孩子,或者说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具体方法,让孩子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评价对错,只看结果是否能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