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知乎職場版塊被罵的最多的四個字,一定是“能者多勞”。
我專門翻看了一下相關內容,98%的評論都是“能者多勞是職場最大的謊言”。
點贊最多的觀點是:“能者多勞”讓有能力肯吃苦的人越來越忙,而那些懶惰平庸的人卻可以過的很瀟灑,甚至不勞而獲。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為了保證觀點的客觀性,我專門諮詢了領導江總,他有著在公司最快從一名普通員工晉升為合夥人的輝煌經歷,對此最有發言權。
江總說,剛開始他也是認為“能者多勞”是一種壓榨,因為領導也只交給他一些毫無挑戰性的工作。為此,他也鬱悶過。
但隨著領導交代的工作他都能出色完成,領導開始認可他的能力,並且也開始讓他承擔重要項目,接觸到了公司很多不同的人和不同業務層面。
這樣一來,他不僅對公司的整體業務瞭解更加透徹,而且因為辦事可靠,也讓很多其他部門的同事願意跟他合作。這為也他之後的晉升奠定了基礎。
最後,他說:年輕的時候,還是要多做一些事,因為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創造什麼價值,“多勞”其實是給自己創造機會,多瞭解和掌握一些技能。
所以,年輕人就該“能者多勞”。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在這個時期,對職場人最重要的就是機會。但機會不是平白無故給你的,而是需要你憑藉能力去爭取。
能力從何而來?幹出來的!
一般來說,職場上的工作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可代替性強的工作。比如,做PPT、做表格,一般是基礎性工作,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做,只是快慢的區別。
2.不可代替性強的工作。比如,開拓市場、策劃活動,一般是創造性的工作,如果不具備一些能力,很難做好。
大多數批判“能者多勞”的人經常被賦予第一種工作。
那麼,就有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領導只交給我們一些基礎性工作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領導並不知道你是否具備從事創造性工作的能力 。
如果一個人缺少基礎性工作的鋪墊,很難勝任創造性工作。
因為基礎性工作主要涉及一個問題——效率。
如果你平時基礎性工作做不完,或者效率很低,領導會安排你做更具挑戰性的創新性工作嗎?
大概率是不會。
說白了,還是能力問題。
所以,“多勞”一方面是向領導證明你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讓能力長到自己身上。
通過工作獲得的能力,誰也奪不走,即便你離開現在的公司,公司也無法將你的能力留下。
當你通過自己的能力,可以獲得更好的收入、更好的機會,甚至可以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的時候,你還會埋怨“能者多勞”是個坑嗎?
小米創始人雷軍是互聯網圈內出了名的“勞模”。
大學畢業後,雷軍加入了金山,那時候,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工作。
每天工作16個小時,全年無休。短短9年的時間,從一名普通的程序員到開發部經理,一直做到金山的CEO。
而且,雷軍在金山工作了16年,一直都是如此高強度的工作。
這種堅持一直保持到現在。雷軍有一句話曾在小米公司內部傳播很火:未來一年裡,連睡覺都是浪費時間。
所有的強者,都在用“多勞”磨練自己。
著名的互聯網人萬能的大熊在書中說到:人一定是為自己工作的,不為任何人。雖然你本質是上是在為公司打工,但你做出的每個成績,都是自己品牌和能力的背書,你做過什麼事情,將會是你未來很多事情的證明。
你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剛才我們討論了,“能者多勞”最後受益的是能者自己。
那麼,“能者多勞”到底害了誰?
答案很簡單,是那些“公司只給我發3000,我就只幹3000的工作”的弱者。
他們對待工作抱著勉強接受、不得不幹的消極態度。
或者領導交代工作,就以“不會”、“不懂”為藉口推辭,“那個誰誰誰會這個,讓他能者多勞吧。”
看似他們甩掉了“麻煩”,實際上正在被自己的愚蠢推向深淵。
還記得那個唐山路橋收費站的工作人員嗎?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前車之鑑,就在眼前。
請記住,領導有事找你,說明你還有價值,如果不找你而找其他同事,不是領導好心要給你減輕負擔,而是認為你沒用。
沒用的人,遲早被淘汰。
前段時間,公司產品部的同事小郭被公司辭退了。
因為跟他的領導老陳關係不錯,私底下問了問原因。
老陳說,每次分配任務,別人都能按時完成,他卻總拖拖拉拉,而且工作完不成也不見他加班,經常拖部門後腿。
偶爾有一次這樣,可能是真有事,大家也能理解,但經常如此就沒辦法解釋了。
最近一次,老陳開會就此事批評他,他卻說“你明知道我做不完,就別給我安排那麼多,讓能做完的多做一些不就行了?能者多勞唄。”
後來,老陳再也不給他安排任務,年終團隊獎金小郭一分也沒發。
再後來,小郭就受到了辭退通知。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曾說:要把“被分配的工作”當成自己的天職,抱有這種心境非常重要。如果你還不肯拋棄“工作是別人要我做的”這種不恰當的意識,就無法從工作的“苦難”中解脫出來。
美國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得出了“多一盎司定律”。
那些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的努力差別很小——只有一盎司。而一盎司大約只有30克左右重。
成功和不成功的努力只差毫釐,差距可能就在有沒有“能者多勞”上。
一提到“能者多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騙子、毒雞湯。
因為我們都是正常人,總有那麼一瞬間,抵制“能者多勞”的心態會一閃而過。
但同樣在某些時候,我們也會忘記了計較利益得失:我們會為新品上市成功大賣而興奮,而忘記了研發過程中經常加班到凌晨;我們會為贏得一個客戶而歡呼,忘記了我們付出了太多的代價……
所以,與其抱怨,不如把握住每次“多勞”的機會,培養能力,提升效率,最後受益的一定是自己。
就像脫不花在《關於工作和成長的121條建議》中寫的那樣:
主動點,對一切事。
閱讀更多 職場中的白蘭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