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曹皇后太美?來秦淮這家博物館get同款吧!

景區動態 | 《清平樂》中曹皇后太美?來秦淮這家博物館get同款吧!

青色的長裙,滿身的“小鳥”,

最近《清平樂》劇中的皇后禮服火了!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此次劇中造型採用了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朝歷代皇后畫像為參考,取了貼合朝代背景的《宋真宗後坐像軸》絹本以及《宋仁宗後坐像軸》絹本為參考。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宋真宗後坐像軸》絹本

在《宋真宗後坐像軸》中章獻皇后劉娥面罩絳紗,頭戴九龍花釵冠,兩博鬢,翟衣,帶綬,環佩。其實從周代到明代,翟衣一直是后妃命婦六服之一。翟鳥為紋,底色深青、紗羅質地

、高貴典雅的視覺效果絕非現在所謂大紅大綠的中國風所能比擬。延續周禮,褘衣則成為皇后最高形制的禮服,既是祭服,又是朝服和冊封、婚禮的吉服。

褘衣的形態,應是衣裳相連的大袖交領衣。

唐《通典》記錄歷代后妃禮服時提及“周制,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翟,闕翟,鞠衣,展衣,褖衣。”時引用東漢鄭玄注“婦人尚專一,德無所兼,連衣裳不異其色。”

可以說是類似於現在的同色連衣裙,來表達女性的專一。後世宋明皇后翟衣也同為衣裳相連不異色的長袍。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左:初唐李壽墓命婦禮服

中:北宋神宗後褘衣像

右:《大明集禮》褘衣圖

所謂翟衣,還是得從“翟”的意思開始說。翟意為長尾山雉(野雞),其中不乏有羽色豔麗者,如紅腹錦雞堪為禮服紋樣。

宋徽宗曾作著名的《芙蓉錦雞圖》,就描繪了色彩極為豔麗的錦雞的日常,並題詩曰:“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古人認為雞有五德,頭上有冠是文,腳下雄健是武,臨敵敢鬥是勇,見食呼友是仁,按時報曉是信。如此五德俱全,又比那野鴨、水鳥來得端莊持重、溫文爾雅,當然可作為一國的禮服祥瑞紋飾。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宋明褘衣、翟衣上的赤質五色翟,

即紅腹錦雞紋,以及小輪花

作為紋樣出現時,翟紋的圖案化傾向十分明顯,每行排列十二對翟,共十二行,補上重疊的部分,也就差不多相當於《明會典》中所稱的共計一百四十八對翟。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翟紋之間還綴有小輪花圖案,外部裝飾白色連珠紋,與翟紋縱橫交錯,構圖相當飽滿。服飾的領子、袖口、衣襟處都用了紅色,並繡金色龍紋,與青色形成補色關係,藝術效果華麗深沉。

>>>> 現博物館可以GET同款 <<<<

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以非遺工藝1:1再現了這件禮服的原貌。翟紋及小輪花圖案部分均以

宋錦工藝完成。

宋錦,因其主要產地在蘇州,故又稱“蘇州宋錦”。宋錦色澤華麗,圖案精緻,質地堅柔,被賦予中國“錦繡之冠”,它與南京雲錦、四川蜀錦一起,被譽為我國的三大名錦。2006年,宋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名錄。

盤金繡工藝還原了服飾的領子、袖口、衣襟處金色龍紋的華麗端莊。

盤金繡源自於蘇繡,與其它繡法的最大區別在於繡線的不同。皇家盤金繡使用的金線是以黃金錘箔、捻線而成的純金線。

繡制時,繡工首先要將兩根金線並在一起,沿著畫樣兒小心地放好壓平,然後開始下針,用顏色相近的絨線將兩根金線牢牢釘在圖案上。就這樣,兩根金線按照圖案的不斷變化盤旋而走,繡工將其依次固定,“盤金繡”由此得名。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盤金繡】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今,褘在中古,褘在尚正,

褘在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

新體側出,時語儒故,

愈發引人素目,廣為觀也。

轉自: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

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業用途,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權益,或所標來源並非第一原創,請聯繫後臺,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審核處理。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景区动态 | 《清平乐》中曹皇后太美?来秦淮这家博物馆get同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