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驗方彙總


中醫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驗方彙總

枸橘湯加味前列腺痛

邵吉慶

我在臨床實踐中常用枸橘湯加味治療前列腺痛,收到一定效果。現介紹如下,與大家分享。

枸橘湯加味的藥物組成:枸橘李、川楝子、赤芍、白芍、青皮、陳皮、澤瀉、虎杖、三稜、丹參、王不留行、延胡索、生甘草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連服1個月。

我認為前列腺痛當屬中醫學淋證中“氣淋”、痛證中“陰痛”的範疇。多由肝鬱氣滯,涉及腎經,致肝腎兩經氣機不暢,絡脈氣血瘀阻,困擾精室所致。本病以痛命名,痛是主症,不通則痛;精室血脈瘀滯,瘀是本病最根本的病機基礎。氣滯血瘀貫穿本病的各個階段。臨床上觀察,絕大多數該病患者常伴有心情抑鬱、焦慮、緊張不安等症狀,與正常人相比,前列腺痛患者更喜歡主動陳述與焦慮有關的軀體不適和疼痛,這與中醫學的肝鬱氣滯、瘀血阻滯、不通則痛的機理相類似,也為臨床辨證治療提供了有力依據。

枸橘湯出自《外科證治全生集》,其主要功效為疏肝理氣、活血通絡。我在枸橘湯方的基礎上添加川楝子、延胡索、虎杖、三稜、丹參、王不留行,意在加強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戀愛婚姻家庭》2017年第30期)

胡運久、韓玉生、張保才

臨床資料:32例中年齡30歲以下3例,31歲~40歲8例,41歲~50歲14例,51歲~60歲7例;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13年;未婚1例,已婚31例,伴陽萎或性功能減退7例。

診斷標準:①自覺症狀: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排尿餘瀝不盡;小腹、會陰及睪丸墜脹疼痛。②肛門指診:前列腺腫脹,局部壓痛,或表面不規則,出現結節,硬度不均。③前列腺液鏡檢:血細胞10個/HP以上,卵磷脂小體<50%,或有膿球。

治療方法基本方:黃芪20g,劉寄奴15g,王不留行30g,敗醬草30g,三稜10g,莪術10g,琥珀10g(沖服),路路通15g,熟地15g,菟絲子20g。

臨床加減:小便灼熱澀痛加黃芩、瞿麥、車前子;小腹、會陰及睪丸墜脹隱痛加西茴、橘核、烏藥;腰部酸困疼痛加山萸、杜仲;陽萎或性功能減退加巴戟、仙靈脾;血糖加旱蓮草、白茅根。(《國醫論壇》1997年第3期第34頁)

活血祛淤清熱利溼法治療慢性前列腺炎40例

盧聲遠

筆者近幾年來應用活血祛淤,清熱利溼法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一定效果,現將資料較完整的40例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40例診斷均符合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編《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癒好轉標準》慢性前列腺診斷標準。其中25~45歲12例,46~70歲28例;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3年。其中21例曾服過西藥哈樂、前列康、舍尼通等,臨床症狀未見明顯改善。

治療方法自擬方:桃仁12g,丹參、牛膝、澤瀉、瞿麥各15g,王不留行10g,萆薢、茯苓、白花蛇舌草、敗醬草、車前草各20g。若前列腺液膿細胞較多者可加金銀花、蒲公英;少腹、陰囊脹痛者可酌加小茴香、元胡、金鈴子、荔枝核;脾腎兩虛者可去白花蛇舌草、敗醬草,酌加巴戟天、菟絲子、肉蓯蓉。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20天為一療程,服3個療程後判斷療效,治療期間應儘量少食辛辣、溫燥及菸酒等物。(《實用中醫藥雜誌》2001年第11期第14-15頁)

知柏五子湯

藥物組成:黃柏10g,太子參10g,烏梅l0g,白芍10g,金櫻子10g,覆盆子10g,川斷10g,芡實15g,益智仁15g,枸杞子15g,牡蠣15g,寄生15g,甘草15g,知母6g,菟絲子12g,茯苓12g,地龍12g,紅花12g。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7天為1療程。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舉隅:杜某,男,38歲,自覺尿痛、尿不盡、會陰墜脹、腰骶痠軟、性功能減退。肛診前列腺輕度腫大、質軟觸痛,前列腺液常規白細胞>10個/HP、膿細胞(+)。服本方7劑,症狀消失,複查3次前列腺液正常。隨訪1年未復發。

資料來源:張國忠,等.河北中醫,1993,15(2):24

評按: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50例,全部治癒(症狀、體徵及前列腺液常規檢查均正常)。本方具有補腎填精、清熱利溼、活血化瘀之功效。

行瘀散結通利湯

藥物組成:當歸10g,桃仁10g,紅花10g,青皮10g,萆薢10g,瞿麥10g,冬葵子10g,車前子10g,穿山甲6g,烏藥15g,石葦20g。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6周為1療程。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舉隅:陳某,男,34歲。小便頻數,少腹、腰髖、會陰部脹痛2年餘。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成堆分佈。舌質微暗、邊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證屬溼濁瘀阻、氣機不利。治宜行瘀散結、清利水道。方用行瘀散結通利湯去青皮加紅藤15g,。服藥3周,症狀消失,前列腺液鏡檢及肛診前列腺無異常。隨訪2年未見覆發。

資料來源:張北舒.吉林中醫藥,1998,18(5):15

評按: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87例,總有效率93.1%。本方具有行瘀散結、利尿通淋之功效。

三草安前湯

藥物組成:金錢草30g,敗醬草30g,益母草30g,三稜15g,莪術15g,玄胡15g,蒲公英20g,薏苡仁20g,黃柏10g。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藥渣煎水燻洗會陰部。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舉隅:劉某,男,30歲。以“慢性前列腺炎”收入院。前列腺指診表面不平,壓痛明顯。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紅細胞(十)。證屬溼熱夾雜。治則清熱利溼、活血散瘀。方用三草安前湯加減。服藥25劑,諸症消失,前列腺指診及前列腺液鏡檢均屬正常。

資料來源:周初雄,等.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95,15(2):25

評按: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57例。治癒(症狀消失,3次查前列腺液鏡檢均正常)43例;好轉(症狀改善,前列腺液鏡檢仍不正常)11例;無效(主要症狀及前列腺液鏡檢均無明顯變化)3例。本方具有清熱利溼、活血散結、化瘀止痛之功效。

自擬慢前康湯

藥物組成:萆薢15g,野菊花15g,生芡實15g,菟絲子15g,枸杞子15g,丹參15g,益智仁10g,王不留行10g,橘核10g,荔枝核10g,車前子10g,魚腥草30g,烏藥6g,三七粉3g(沖服)。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2次分服,3個月為1療程。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舉隅:孫某,男,31歲。尿頻2年,尿無力,會陰及睪丸隱痛,腰痠,陽痿,早洩,舌苔黃膩、舌質淡胖,脈沉細弦。肛診前列腺增大,壓痛明顯。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15~20個/HP,紅細胞4~5個/HP,證屬下焦溼熱久蘊、脾腎虧虛、精關不固。治宜清熱導濁、健脾固腎。方用自擬慢前康湯加蒲公英15g。30劑後諸症減輕。去公英、車前子加生黃芪15g,繼用30劑,諸症消失,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5~6個/HP。再去烏藥、橘荔核服30劑後前列腺各項檢查正常,未見覆發。

資料來源:趙振起.北京中醫,1997,16(6):29

評按: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98例。治癒(症狀消失,前列腺液鏡檢及B超檢查正常)57例;好轉(症狀、體徵及前列腺液檢查好轉)35例:無效(主要症狀及前列腺液檢查無明顯改善)6例。總有效率為93.9%。本方具有補腎、活血、祛瘀、清熱、解毒之作用。

清熱利溼活血飲

藥物組成:知母12g,車前子12g,柴胡12g,桃仁12g,紅花12g,牛膝15g,當歸15g,丹參15g,赤芍15g,穿山甲15g,王不留行15g,敗醬草15g,黃柏10g,川楝子10g,玄胡10g,甘草10g。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7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2天。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舉隅:周某,男,45歲。就診時精神不振,面色暗淡,形體偏瘦,納少眠差,口乾不欲飲,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前列腺肛診輕度腫大,質軟,觸痛明顯。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10個/HP。內服清熱利溼活血飲7劑後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數小於10個/HP。服用20劑後症狀完全消失,前列腺縮小。隨訪半年未復發。

資料來源:劉玉梅,等.陝西中醫,1997,18(4):154

評按: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56例,治癒39例,顯效11例,有效4例,無效2例。本方具有清熱利溼、活血化瘀之功效。

活血利溼湯

藥物組成:龍膽草9g,通草6g,丹皮10g,赤芍10g,敗醬草30g,炒谷芽30g,萆薢15g,瞿麥15g,牛膝15g,玄胡15g。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煎2次後中藥渣加水適量煎湯後坐浴。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舉隅:鄭某,男,26歲。反覆發作小腹及會陰部脹痛2年,性功能減退半年。舌苔黃,脈弦。前列腺指診壓痛明顯.前列腺液鏡檢:大量成堆膿細胞。證屬溼瘀互結,治宜活血散結、清熱利溼。方用活血利溼湯加三稜、莪術各10g,甲片6g,生苡仁30g。7劑後渚症減輕。續服14劑,諸症皆除,前列腺指診及前列腺液鏡檢正常。隨訪二年未見覆發。

資料來源:陳子勝,等.陝西中醫,1992,13(10):438

評按: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72例,治癒26例,顯效21例,有效1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86.1。本方具有活血行氣、清熱利溼之功效。

清淋化濁湯

藥物組成:白花蛇舌草20g,穿山甲20g,知母12g,菟絲子18g,茯苓18g,王不留行15g,萆薢15g,車前子15g,益智仁15g,澤瀉15g。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藥渣煎水燻洗會陰部。14天為1療程。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舉隅:李某,28歲。近半年排尿不暢,尿終滴白色粘液,勞則會陰、睪丸、下腹部澀痛。舌紅:苔白中心黃,脈濡數。前列腺壓痛(++),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20~25個/HP。證屬下焦溼熱、氣滯血瘀。方用清淋化濁湯加田三七、柴胡各10g,丹參18g。1周後諸症消失。再服1周,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0~2個/HP。

資料來源:吳維成.黑龍江中醫藥,1998,2:15

評按: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50例,取得較好療效。本方具有補腎固腎、清熱祛溼、化濁通瘀之功效。

化瘀解毒湯

藥物組成:丹參9g,澤蘭9g,乳香9g,赤芍9g,王不留行9g,川楝子9g,桃仁6g,敗醬草15g,蒲公英30g。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1月為1療程。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舉隅:陳某,男,19歲。下腹部脹痛、腰痠、乏力、排尿不暢。前列腺液常規:白細胞(++)、膿細胞(+)。經服化瘀解毒湯合利福平治療2月後查前列腺液常規:白細胞0~1個/HP,自覺症狀消失。後查4次前列腺液常規均正常而停藥。

資料來源:王惠芬;浙江中醫雜誌,1998,33(6):255

評按: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0例,取得較好療效。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化溼利濁之功。配合利福平可進一步加強抗菌消炎作用,縮短療程。

導溼活血湯

藥物組成:龍膽草5g,茯苓10g,車前子10g,木通10g,川芎10g,牛膝10g,王不留行10g,穿山甲10g,桃仁10g,紅花10g,滑石10g,丹參15g,甘草5g。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15天為1療程。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舉隅:劉某,35歲。慢性前列腺炎病史4年。會陰、睪丸脹痛不適,加重1月。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12~15個/HP。舌質紫、邊有瘀斑、苔黃膩,脈滑數。證屬下焦溼熱、氣滯血瘀。治以清熱利溼、行氣活血。予導溼活血湯加川楝子10g、水蛭4g。口服15劑,症狀全部消失,前列腺指診及前列腺液鏡檢全部恢復正常,隨訪1年未復發。

資料來源:李軍,湖南中醫雜誌,1998,14(4):33

評按:劇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58例。痊癒(症狀消失,前列腺液檢查正常)28例;顯效(症狀、體徵及前列腺液檢查明顯改善)20例;有效(症狀、體徵及前列腺液檢查有好轉)8例;無效(症狀及前列腺液檢查均無改善)2例。總有效率為96.6%。方中用龍膽草清熱燥溼,配茯苓、車前子、木通、滑石諸藥,使溼邪從小便而出;川芎、桃仁、紅花、丹參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王不留行、穿山甲通經活絡;牛膝引藥下行。諸藥共奏清熱利溼、活血化瘀之功。

加味完帶湯

藥物組成:白朮30g,山藥30g,人參6g,白芍15g,車前子9g,蒼朮10g,甘草3g,陳皮1.5g,黑芥穗1.5g,柴胡1.8g。

製劑用法:水煎內服,1日1劑。

適應病證:慢性前列腺炎。

資料來源:王學福,等.國醫論壇,1999,14(1):30

評按: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113例,取得滿意療效。本方系《傅青主女科》中治療帶下病之名方,具有疏肝理氣、燥溼健脾之功效,用具治療脾虛溼濁下注之慢性前列腺炎同樣山有良效。

方一:

[組成]黃柏15g,蒼朮9g,蒲公英30g,敗醬草15g,滑石12g,澤瀉12g,白頭翁12g,牛膝15g。

[主治]清熱燥溼,解毒利尿。主治前列腺炎,症見尿頻尿急、尿痛不暢、渾濁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方二:

[組成]肉蓯蓉、鹿茸、山藥、茯苓各等份。

[製法]共為細末,米糊為丸。

[主治]腎虛所致的小便混濁。

[用法]每服30丸,棗湯送下。

方三

[組成]王不留行12g,牛膝30g,赤芍15g,桃仁9g,紅花6g,蒲公英9g,當歸12g,烏藥9g,青皮12g,鱉甲15g,黃柏12g。

[主治]活血散結,理氣止痛。主治前列腺炎,症見病程長而難愈,陰內、少腹、腰骶、尿道疼痛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方四:

[組成]生地黃2g,懷山藥15g,白芍12g,續斷15g,黃芩12g,黃柏9g,女貞子12g,墨旱蓮30g,枸杞子12g。

[主治]腎陰虧虛型前列腺炎,症見腰痠軟、盜汗、五心煩熱、神疲、失眠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方五:

[組成]益智仁9g,臺烏藥12g,山藥12g,枸杞子12g,菟絲子12g,覆盆子12g,金櫻子15g,芡實12g,巴戟天12g。

[主治]脾腎陽虛型前列腺炎,症見中老年流白、腰痠乏力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方六:

[組成]地龍20g,虎杖20g,木通15g,車前子15g,萊菔子20g,黃芪30g,穿山甲20g,甘草10g。

[主治]清熱燥溼,利水通絡,軟堅散結。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加減]陽痿者,兼服五子衍宗丸;有血精者,加生地黃、白茅根;遺精者,加金櫻子、芡實;滑精者,加補骨脂、菟絲子、五味子;早洩者,加鎖陽,或同服金鎖固精丸;前列腺有硬性結節者,加莪術、雷丸;性功能低下,屬陽虛者加淫羊藿、巴戟天、肉蓯蓉、菟絲子,屬陰虛者加女貞子、王不留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方七:

[組成]丹參10g,桃仁10g,紅花10g,沒藥10g,敗醬草256,公英30g,王不留行12g,穿山甲6g,覆盆子30g,桑螵蛸10g。

[主治]活血清熱,軟堅散結。主治淋瀝、癃閉(前列腺炎)。

[加減]若病程過久或夾有瘀血者,加赤芍、澤蘭、蘇木、當歸尾等活血化瘀藥,使血流通暢;尿黃排出不暢者,加用六一散,以清熱;體質壯實者,可酌加三稜、莪術、皂角刺等軟堅散結之藥。欲加強清熱解毒之用者,加金銀花、連翹、魚腥草、黃柏、紫花地丁、野菊花、大麥葉、板藍根;若胃失和降者,酌加炒山楂、炒麥芽、炒神曲、雞內金、肉豆蔻等;若少腹脅痛者,酌加香附、青皮、青橘葉等;若腎氣不足,症見背寒、陽痿、尺脈弱者,酌加淫羊藿、仙茅、鹿角膠等。餘者隨症加減,靈活應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方八

[組成]金銀花12g,桃仁1g,白茅根10g,沒藥10g,敗醬草2g,蒲公英3g,王不留行1g,穿山甲6g,覆盆子30g,桑螵蛸10g。

[主治]清熱,軟堅散結。主治淋瀝,症見小便少而痛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飯後服。

方九

[組成]黃柏12g,冬瓜仁、蒲公英、墨旱蓮各30g,大黃7g,連翹、丹參各20g,益智仁10g,制穿山甲7g,甘草梢6g,川牛膝15g。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加減]偏溼熱者,加瞿麥、萹蓄、蒼朮、龍膽草;偏陰虛者,加知母、女貞子、生地黃、龜甲;偏腎陽虛者,加巴戟天、淫羊藿、沙苑子、鹿角霜;偏血瘀者,加桃仁、赤芍、當歸、澤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然後再將藥加水1500mL,水煎取汁,放涼至藥液溫熱不燙手時坐浴,每次30分鐘。1個月為1療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