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何如此悲涼?

世人都說,孩子的眼光最是清澈,他們眼中的世界也是最直白的。正是因為這樣的直白,描繪的世間亂象與民間情感也更直擊心靈。

《呼蘭河傳》是作者以童年記憶為素材,用幼童的眼光描述的記憶中的小城故事。

愚昧殺人。

《呼蘭河傳》——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開頭便講到,開店拔牙的洋醫生開診所二三年依然無人問津,人們牙疼了不論如何,只會去藥店買二兩黃連回家含著,牙醫無奈之下只好兼職做接生婆來維持生計。而被凍裂了手的,從冬天捱到夏天就是了。夏天如果手還不見好,便去買二兩紅花,泡點紅花酒來擦一擦,再不見好,就去買一貼膏藥來貼。而評判一副膏藥是否值得,就是看它耐不耐用。耐用就是能不能貼,如果耐用,即使貼了半個月手還是不見好,這膏藥在他們眼裡依然是“沒有白花錢”的。

這是買藥還是買飾品?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以孩童的角度直接說:“大神是會治病的”。可見“跳大神”治病在這一方土地上是深入人心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到胡家的“團圓媳婦”被打出病以後,胡家又為她請了“大神”,跳了一個冬天,卻讓“團圓媳婦”病得更重了,周邊鄰居熱心地過來提了各種偏方和“邪令”,偏方一副接一副的換,最後又去藥鋪找良方,卻不知道出方人早就是個半瘋子,給出的藥方是錯的,使得“團圓媳婦”的病又加重了。接下來又是一系列的“抽貼算卦”和請神。

這個人物的坎坷經歷,讓我心中抽痛。“團圓媳婦”,最終是被這些偏方折磨死的。

我原來覺得呼蘭河城裡的人們似乎是不怕死的,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真的談不上在乎。而後面卻發現,呼蘭河城裡的人也是怕死的,只是,怕的那個點與我們不同。

《呼蘭河傳》——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就像是放河燈,“流到極遠處去的,似乎那裡的河水也發了黑。而且是留著留著就少了一個。”“唯獨到了最後,那河燈流到了極遠的下流去的時候,使看河燈的人們,內心裡無來由的空虛。”他們也會問,也許是問別人,也許是問天,“那河燈,到底是要漂到哪裡去呢?”就像在問,他們的生命,到底最終是何去何從呢?

書中的有二伯是個耐人尋味的角色,當被問到他什麼時候會死的時候,卻混不在意的說自己死不了,“像二伯就是這窮命,窮命鬼閻王爺也看不上。”但是後面提到“絕後”的事情上,這位有二伯卻哭了起來,“比見閻王更壞”,覺得“死了連個添墳上土的人也沒有。人活一輩子就是個白活,到了歸終是一場空……”正如在有些人的心裡,死不是可怖可悲,更令人感到難過的是,人在這世上活了數十年,走了卻沒在這世上留下些什麼,不會有人再為他們惦記。

好像他們從未來過這個世界。有個說法是:真正的死去,是世上再無一人記得你。竟然與本書不謀而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