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請收藏哈爾濱新區松北片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一、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為2018年至2035年。
規劃分為三個階段:近期2018-2021年,遠期2022-2035年,遠景展望至本世紀中葉。

二、規劃範圍
哈爾濱新區規劃範圍為493平方公里,包括江北一體發展區和江南政策協同區兩部分。
江北一體發展區包括呼蘭區利業鎮、松北區松北鎮和松浦鎮,以及松北區對青山鎮、樂業鎮和萬寶鎮的部分區域,面積為398平方公里。

請收藏哈爾濱新區松北片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三、功能定位
按照“高能級開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發展思路,新區形成“四中心一高地”的核心功能定位:在哈爾濱新區形成以對俄全面合作為基石的科創中心、金融中心,面向東北亞的商貿會展中心,特色國際文旅中心和新興產業集聚高地。


請收藏哈爾濱新區松北片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四、發展規模
以產業繁榮及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引導人口集聚,壯大城市規模。近期2021年,規劃新區城鎮人口達到125萬人;遠期2035年,規劃新區城鎮人口達到220萬人。
統籌新區空間發展,促進土地逐步集約利用。規劃近期2021年,新區建設用地控制在240平方公里,其中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200平方公里,預留彈性控制用地40平方公里;規劃遠期2035年,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280平方公里,人均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130平方米以內。

五、空間結構
1、江北一體發展區
規劃江北一體發展區形成“一帶雙軸、四心八組團”的空間結構。
(1)一帶:沿松花江-呼蘭河生態發展帶;
(2)雙軸:聯通老城中心與松浦、利民的南北發展軸和聯通機場、群力與松北、利民的西部發展軸;
(3)四心:松北金融中心、環西科創中心、松浦國際貿易會展中心、北站商貿中心;
(4)八組團:萬青組團、環西組團、松北組團、松浦組團、避暑城組團、利民東組團、利民西組團、呼蘭河組團。

請收藏哈爾濱新區松北片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六、產業空間佈局
統籌全市產業空間佈局,優化產業發展方向,規劃形成“一帶三片一園多平臺”的產業空間結構。
1、一帶:沿松花江和呼蘭河北岸集聚的江北現代服務產業帶。
2、三片:三大新興產業集聚區,包括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利民大健康產業集聚區

七、生態網絡格局
保護新區內重要溼地及生態屏障功能,通過河流水系、道路廊道、城市綠道等綠廊綠帶相連,共同構成“三級生態廊道+公園節點”的綠色空間結構。
(1)一級生態廊道:依託主要大江大河,形成松花江生態廊道、呼蘭河生態廊道、阿什河生態廊道等3條一級生態廊道;
(2)二級生態廊道:依託主要交通走廊、高壓防護帶形成8條二級生態廊道,包括徐州路生態廊道、利民生態廊道、濱洲生態廊道、濱北生態廊道、四環生態廊道、王萬生態廊道、平房生態廊道、拉濱生態廊道;
(3)三級生態廊道:沿新區內部主要河道形成網絡化的生態軸帶,形成串聯組團的生態走廊。
(4)生態節點:依託8處郊野/溼地公園和16處市級城市公園,形成多處生態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