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解,是因為不瞭解

不理解,是因為不瞭解

我們看歷史人物故事的時候,往往會對一些人和事很不理解。

比如秦國和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常見的描述是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趙國老將廉頗選擇堅守不出,以逸待勞的固守策略,理由是秦軍遠征千里,糧草不繼、水土不服,時間對於趙國有利。可偏偏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把廉頗換下來了,換上了年輕氣盛頗負盛名的趙括,結果趙括輕易出擊,中了秦國大將白起的圈套,趙國大敗,拉開了秦國統一六國的序幕。我們通常將這場失敗歸罪於趙括的紙上談兵和趙王的聽信讒言,可有時候不免又覺得,就算趙括真的只是嘴炮功夫,難道趙王真的就是個傻叉嗎?我們這種普通智商一聽就能明瞭的簡單道理,趙王會不明白?

再比如三國後期魏滅蜀,魏國大將鄧艾率兩千精兵偷渡陰平,拿下涪城和綿竹直逼成都後,蜀漢後主劉禪就舉國投降了,區區兩千人就讓蜀漢滅國了,通常大家都簡單的理解為劉禪果然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有時候想一想,劉禪真的就那麼不堪嗎?

又比如隋朝末年,當時隋煬帝正第二次遠征高麗,李密曾有三策獻給率先起義的楊玄感:上策是往東北方向打,佔領臨渝關,扼殺了楊廣迴歸的道路,形成與高麗聯合攻打楊廣的局面,這樣就可以不攻自破,楊廣必滅;中策是直接往西邊打,急速攻打政治經濟中心長安,根據地理優勢,死守長安,讓楊廣無家可歸;下策是去啃硬骨頭,就近攻打東都洛陽。然而楊玄感偏偏選了下策,結果久攻不下,兵敗身亡。楊玄感好歹也是名門望族,有首義之功,膽識和智慧不至於那麼差勁吧,也有點不理解。

這種不理解,有點類似於我們看到平日裡恩愛和睦的兩口子突然要離婚了,我們看到工作穩定待遇良好的某個人突然要離職了,這種事我們知道,決不能只用事主“作”這一個字來解釋。事出反常必有因,除了這些我們已經獲得的直觀信息,肯定還有一些隱秘的內部信息或側面信息我們沒了解到。因為不瞭解,所以不理解。

對上面那三個讓人迷惑的歷史故事,我後來看到一些解釋,很值得一聽。

比如長平之戰,前述的邏輯是,從戰局的牌面上看,時間是站在趙國一邊的,所以廉頗的堅壁固守是上策。但從國家整體局面來看,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經濟軍事實力大增,國力雄厚,而趙國經歷幾年對抗之後,國力不支,已扛不起拖不起。也就是說,從整體局面來看,時間是站在了秦國一邊,而不是趙國這邊。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趙王多次批評廉頗的固守之策,而啟用主戰的趙括,因為拖下去是死,不如一戰或有生機,只可惜趙王賭輸了。

至於蜀漢投降,則需要把視野放的更廣闊一點,看一看蜀漢政權當時的整體形勢。蜀漢是外來政權,劉備當年帶來的諸葛亮、五虎上將等老一輩政治軍事強人相繼離世後,益州本土勢力開始佔據蜀漢政權核心,這一點,從蜀漢四相的後兩位,費禕和董允都是本土派就可看出。董允籍貫雖是荊州,但少年入蜀,還是原益州牧劉璋的親戚。其二諸葛亮六出祁山頻繁北伐之後,蜀漢國內民生疲敝,百姓清苦。即是說,蜀漢從上到下都“不思戰”了。這一點從鄧艾兵臨城下,蜀漢朝廷上的爭論就可看出,他們討論的只是投吳、降魏還是南逃,以及降魏後後主劉禪的地位問題。可見,鄧艾的兩千精兵應該只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對於楊玄感的選擇,我們通常說他也有十萬兵力,即便數量上不假,卻忽略了這十萬兵的構成,他們並非正規軍隊,而只是臨時組成的民兵遊勇、臨時起義,李密提的上中兩策都需要遠離故土長途奔襲作戰,難度可想而知。而下策是就近攻打東都洛陽,一旦打下,才可以此為根基,屯糧練兵、徐圖天下。所以楊玄感才會說明明你說的下策才是上策。只可惜楊玄感也賭輸了。

上述解釋是否就是正確的最終解釋這一點且不論,其意義只在於它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視角和思考方法。如果想獲得真相,就需要學會橫向思考和縱向思考,在事物的側面和內部瞭解更多的信息。

想起之前聽人談論“嗑瓜子多了容易上火”這事,話說嗑瓜子多了上火但吃瓜子仁卻不會上火,這事蹊蹺。後來有人研究才發現,上火其實是身體有炎症發炎了,瓜子殼上有灰塵會隨呼吸進入呼吸道,嗑瓜子多了就會有大量的灰塵進入呼吸道進而引起呼吸道炎症,也就上火了。按照這一邏輯,如果把瓜子洗乾淨再嗑就應該不會上火了。有人這樣做了,洗出幾盆黑水,洗完了再烘乾再嗑,就真的不上火了。想想挺有意思的。

不理解,因為不瞭解;不瞭解,所以不妄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