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我们曾经的课本里有一位15岁的救火小英雄名字叫做赖宁,但是慢慢的他的名字也是在教材中被除去,这是为何呢?或许原因也是令人深思!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1988年3月13日,四川石棉县海子山因电线短路发生山林火灾,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周围的森林、卫星接收站、石油公司油库以及居民财产等面临巨大的威胁。年仅15岁的赖宁发现火灾后,与几个小伙伴一起第一时间跑到山上救火。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很快,消防员等专业的救火人员也赶到现场,因为天色已晚,怕这些学生发生危险,消防员用汽车将这些学生们强行送下山。但是,赖宁虽然年纪小,却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他带领两个小伙伴悄悄溜回去继续扑火。最终,火被扑灭了,小英雄赖宁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年仅15岁的少年赖宁为了扑救山火而力竭牺牲,他因此被国家授予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小主席”、“英雄少年”和“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赖宁的事迹被众多报纸等媒体报道,他被树立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无数国人被这位小英雄的精神感动。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在整个90年代,赖宁是我国所有学生“见义勇为”精神的榜样,他的事迹被写进教科书,他的照片被做成海报挂在许多学校的墙上。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小英雄赖宁的“存在感”却正在慢慢变弱,他的名字被移出教科书,照片从学校摘下,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当初,许多媒体过分宣传赖宁“见义勇为”的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未成年人的效仿,赖宁的做法与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不相符。未成年人毕竟年纪小,他们在遇到危险时如果硬往上冲很容易将自己也置于险境,此时最好的做法显然是先报警或寻求大人的帮助。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前段时间,河北保定一小区居民楼突然冒出滚滚黑烟,正在附近球场打球的王佳硕等6名同学第一时间拿起楼下水桶参与救火。但火越烧越大,几桶水无济于事,幸亏其中一位同学带了手机,他赶紧拨打了火警电话。所幸,这场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6名初中生的事迹也登上了中央电视台,而主持人强调最多的一句话是:遇到火灾,一定要先报警,确认安全后再施救。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对未成年人来说,保证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遇到危险,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施救,不要贸然涉险,目前,这种观点成为各学校安全教育的主流。赖宁的精神值得鼓励,但做法不值得提倡!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还记得我们课本里的救火小英雄赖宁吗?为何在教材中被去除,原因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