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寫讀後感》寫作指導附例文

本學期第二單元習作內容是“寫讀後感”。那麼什麼叫"讀後感"呢?當我們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被讀到的那些內容打動,把那些感受寫下來,就是讀後感。寫讀後感,能促使我們積極思考,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實現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雙重提升。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寫讀後感》寫作指導附例文

分析教材提示

如何才能寫好讀後感呢?要想"寫好",先要"讀好",認真讀,仔細讀,反覆讀;讀懂,讀透,讀出自己的感觸。只有這樣,才會寫出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要完成這次的寫作任務,"讀"是前提。

不管是書,還是文章,它們的讀後感寫法都是一樣的。本冊語文教材第36頁提供給我們的寫作提示,可以做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下定義,舉例說明什麼是讀後感。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寫讀後感》寫作指導附例文

1、簡要導入

我們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會有自己的感想。

2、舉例說明

① 安徒生童話中的小人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 《祖父的園子》中“我”跟著祖父學種菜的溫馨情景會讓你觸動。

③ 《鐵杵成針》揭示的做事要有恆心的道理會讓你深受啟發。

3、直接定義

把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的感想寫下來,就是讀後感。

二、教方法,講解怎麼寫讀後感。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寫讀後感》寫作指導附例文

1、寫讀後感的基本步驟

第一步、選擇讀過的一篇文章或一本書。

第二步、簡單介紹一下文章或書的內容。例如:文章或書的名字是什麼?誰寫的?有什麼樣的影響力?你什麼時間看的?主要寫了什麼?你對它的初步感受是什麼?

第三步、文章或書中讓你感觸最深的內容是什麼?寫讀後感,"讀"是前提,"感"是關鍵。你的"感"是從哪裡產生的呢?比如:你最喜歡書中的誰?你最不喜歡書中的誰?書中哪件事讓你印象最深刻?你從書中哪些地方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你要結合文章或書中的具體內容把你的感觸說清楚。感想要真實、具體。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寫讀後感》寫作指導附例文

第四步、聯想或者啟發。你可能會聯想到其他書中相似的人和事,也可能會聯想到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還可能會聯想到自身的一些經歷。你也可能受到啟發,明白今後該怎樣更好地生活。

第五步、總結全文,作為讀後感的結尾。最後對自己的感觸或者觀點進行再次深化,可以提出希望,也可以發出號召。還可以與開頭形成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加緊湊。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寫讀後感》寫作指導附例文

2、讀後感標題的擬定

讀後感的題目可以是“讀《×××》有感”,也可以是“《×××》讀後感”,還可以將前面兩種題目作為副標題,再自擬主標題。如果你能將你的"感觸"概括成很簡短的一句話,就可以把它當做主標題了。例如"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這個題目固然不錯,但是"身殘志堅——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這個主副標題相結合,是不是更讓人賞心悅目?

習作例文

注意:例文僅供參考。例文有它的優點,能給我們有益的啟示;例文並非十全十美,也有它的缺點,需要我們在寫作時加以規避。別讓例文鉗制你的思路,束縛你本來可以寫出好文章的手。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寫讀後感》寫作指導附例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我讀的這本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是身殘志堅的海倫·凱勒,我被她的故事深深感動。這個故事寫的是一個又聾又啞的小女孩,當她的父母都絕望的時候,他們請來家庭教師莎莉文來幫助小海倫一步一步地走出困境。剛開始,小海倫在家裡屬於一個小暴君,為了讓她不再任性,莎莉文老師可是費了不少的勁呢!起初,海倫的爸爸也不看好這個年輕又沒有經驗的小教師,但後來他開始信任莎莉文,配合她幫助小海倫。小海倫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走出黑暗的內心世界,不停地學習,吸收更多的知識,讓大家感到欣慰,讓老師覺得感動,讓同學們覺得驚訝!最後,小海倫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佛大學!就這樣,她還不停下自己的腳步,向全世界呼籲更多的人,讓他們關心自己身邊的殘疾人和需要幫助的人。然後寫下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告訴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眼睛、嘴巴、耳朵等器官。

我跟大家討論了一下,大家都說海倫·凱勒真是身殘志堅啊!即使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她還是不屈不撓、無私奉獻,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種身殘志堅的人還有許多,他們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比如霍金、愛迪生、帕爾曼……

我是教育領域創作者“燭光照耀星空”,但願我的文章能給你帶來有益的啟示。歡迎點擊關注。你有什麼見解,請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