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当vlogger —— 一场直播生活的闹剧

人人都想当vlogger ——  一场直播生活的闹剧

vlogger : 短视频博主。

从字面理解,Vlog 由 Blog 演变而来,即 video weblog 或 video blog,意为视频博客、视频日记。

国内第一批 Vlogger 王晓光(@cbvivi ),从 16 年开始拍摄 Vlog,已经更新一百多期,

人人都想当vlogger ——  一场直播生活的闹剧

短短几年之前,cbvivi 也不再是个孤独vlogger,众多短视频博主如春笋般,雨后新生,不断萌芽。

vlog的制作内容开始逐渐丰富化,分类亦是千奇百怪

不少人从快手的搞笑视频转战到微博,b站的新兴自媒体平台上开始崛起。累积粉丝后,建立微信公众号,招揽推广,广告。以此而成立围绕博主而衍生出的产业链。

随着拍摄器材和剪辑技术的普及,vlog 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对不少希望跨入这行的人而言,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人人都想当vlogger ——  一场直播生活的闹剧

视频内容质量,是保证自身vlog是否能脱颖而出的标准。但是随着vlogger 的数量激增,人人高举vlog,高呼自身的目标成为吸粉的vlogger,维护粉丝的所有利益。但是从一开始其指望吸粉的目的就可看出。除去少部分真正原创并且讲授知识的vlogger外,不少人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拍短视频。但有条清楚的讯息,在他们的脑子里萌芽:拍vlog 能火!至此,内容质量显得不那么重要,他们开始注意曝光度。注重“模仿”已拥有几十万的粉丝的短视频博主,或几万的小博主,不停地用低成本来抬高自身的曝光,来实现他们一开始便在脑海中构建的“网红梦”。

人人都想当vlogger ——  一场直播生活的闹剧

「策源地」YouTube 的定义也非常简单粗暴:一种个人创作的视频类型,最大特征是有人对着镜头说话。

而正是因为油管的这一定义,博主开始无限度地直播自身生活,在不少进入vlog行业的新手中,直播自己的生活仿佛永远是必做的家庭作业。一定会有统一的起床,早餐,洗护作为开头,接着户内户外得直播一段生活片段。有心的在中间穿插着ae贴纸或特效,敷衍的自然最让人头痛,因为除了生活录像,我确实不知如何形容。

人人都想当vlogger ——  一场直播生活的闹剧

即使是基于油管的定义,也有不少人并不愿意克服面对镜头的恐惧。只要生活片段一剪,突出自己的品质生活。便能收获赞美和转发。不是说这类视频不好看,但对于许多,在拍摄前精心设计,不断地基于粉丝的vlogger而言,确实是一件糟心且难过的事情。

vlog应该是基于其定义上,具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努力的vlogger有可能成为网红,也应该有粉丝 。但一昧地生活录像看得太多,模板太频繁,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好现象,没有质量与知识含量的短视频,最后就是内容重复但有快感的娱乐毒药。

人人都想当vlogger ——  一场直播生活的闹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