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低估的三位名将,一位号称小赵云一位与赵云齐名

《三国演义》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小说,刻画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人物形象,尤其是小说中的武将,甚至掩盖了正史中真正的历史地位。民间早已给小说中的武将做了排名,然而在小说中许多真正的名将却被低估,其中最为低估的就是这三位:

高顺

高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平定吕布部将郝萌的反叛。屡次进谏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与张辽一起击败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又一起攻破刘备的沛城。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

高顺跟随吕布征战四方,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整,严守军纪军备严整且作战时相当勇猛,高顺每次率领着部队攻击敌方阵营,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敌方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高顺率领之部队有为“陷阵营”之美誉。

下邳城破,高顺、陈宫被侯成、宋宪、魏续叛将所捉拿,吕布不得已而投降。之后陈宫、高顺、吕布等人被擒到曹操面前,高顺拒绝投降于曹操被杀。无愧于名将之称,忠义堪比关羽。

《三国演义》中低估的三位名将,一位号称小赵云一位与赵云齐名

高顺

文鸯

文俶,字次骞,世称文鸯,魏末晋初名将。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之子。被后人称为“小赵云”,有着万夫不敌之勇。文俶早年于曹魏为官,后随父文钦在淮南起兵,讨伐执政的司马师。年仅十八岁的文俶智勇双全。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讨伐文俶,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骑兵阵中,转眼间便杀伤百余人,进出六七次,追骑不敢逼近 。《资治通鉴》中记载:“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三国演义》中低估的三位名将,一位号称小赵云一位与赵云齐名

文鸯

陈到

陈到是谁?我们实在不能有更多的了解,在《蜀书·杨戏传》的最后,陈寿引用了杨戏写的《季汉辅臣赞》,因为蜀汉政权是没有史官的,以致于很多人都”失其行事,不为之传”这其中,陈到在武将中应该是最厉害的了,他的赞语是和赵云在一起的“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后面介绍说“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还有诸葛亮在给其兄长诸葛瑾的信中写道:“(陈)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意思说,陈到带领的这支部队,是当年刘备帐下的精锐部队——“白毦兵”(以鸟羽或兽毛做成的装饰物,常用以饰头盔﹑犬马或兵器,刘备有个爱好,就是“性好结毦”),这支部队常年担任刘备的卫队,后来镇守蜀汉的东大门,威力不言而喻。而陈到作为与赵云齐名的大将,我们实在了解不到更多的信息了,可以想象一下,或许演义中赵云的形象中,有陈到的影子吧。

《三国演义》中低估的三位名将,一位号称小赵云一位与赵云齐名

陈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