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始祖?太子晉、晉王、晉侯、晉祠與晉都

王氏始祖?太子晉、晉王、晉侯、晉祠與晉都

由中華王氏始祖群中的鬼姓王亥(前4000年前-前315年後)、琅琊成父(前700年前-約前457年後)和洛邑姬晉(前565年-前541年)所代表的江南的鬼姓王氏、洛邑的王城王氏、臨淄的琅琊王氏和晉之太原王氏的先後問題,韓愈的《王仲舒神道碑銘》在一千多年前就做出了本色而公允的排序:“a、王氏皆王者之後(炎黃七十二帝王)…b、春秋時,(洛邑)王子成父敗狄有功,c、因賜氏(山東臨淄)d、厥後世居太原(山西晉陽)”。

王氏始祖?太子晉、晉王、晉侯、晉祠與晉都

宣傳世代生長於河南洛陽的周靈王太子晉是“太原王氏”的始祖,而“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神話卻在史實的映照下崩潰。還在說太子晉被封賜於“狄都”太原是專業和道德的失敗!春秋時代的中國北方戎狄非常活躍。《左傳》中“戎狄”本來是一個泛稱,在陝、晉、冀地區主要是指群狄。自炎黃始創中華以來,群狄(自晉)向有白狄、赤狄、長狄之分,赤狄又有廧咎如、潞氏、甲氏…之分,史中“群狄”伐邢、入衛、滅溫、伐鄭、敗周師、侵齊、侵魯等記載不絕。晉國長期處於群狄圍繞的形勢,故《左傳•莊公二十八(前666)年》就有所謂“狄之廣漠,於晉為都”的載述。

王氏始祖?太子晉、晉王、晉侯、晉祠與晉都

中華王氏是人類起源以來,在史前就最早得到公認、最具有無斷代記錄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世系最全的姓氏。人類出現姓氏文化的記錄有七千二百零七年了,這可以從史籍中追溯到的王氏世系有兩百六十一代,其中有一百零八名帝王、兩百三十六名以上的宰相級官員的史實譜證中得到證明。而此前傳說的百家姓出處一般不超過五千年,而王氏的起源更離譜,只有不到兩千五百年。只是事實上的王氏起源的三分之一,故此我們今天的工作就顯得格外地有意義。

1、中華王氏是華人姓氏中最大的公約數

2013年6月17日的《現代快報》a26版和a27版公佈了王耿多年的研究成果:“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王"是所有姓氏的"公約數",所有的姓氏都是從“王”的主體中分封授賜而來的”。在稍早的2013年4月16日,王耿在自己的實名博客上先行公佈了“王姓人在姓氏文明中留下的那些世界記錄,是任何姓氏怎樣努力也不可能打破的。華夏姓氏起源的七千二百零七年,也就是中華王氏起源的七千二百零七年,因為沒有‘王’者的封賜授,就不會有任何‘氏族’和‘世家’的誕生。而所有“王”者對“百姓”的封賜授,都是通過對‘氏族’和‘世家’的認證開始的,就象今天派出所對新生兒身份證號的確認,民間或任何其他官方機構是絕對不可以染指僭越的。

“王”者是萬姓之源,這也是“王”氏不同於其他各姓的特色。中華民族血濃於水,中華百姓源自炎黃。因為起源於中華百姓的近兩點五萬個華人姓氏,都載錄在周成王以前由陶唐虞夏商周等歷代帝王分封的五十九個帝裔氏族、和一百九十八個“老百姓”既“氏族”與“世家”的出處上,而他們沒有一個不是“王”的兄弟姐妹和祖孫叔伯。沒有這五十九個氏、和一百九十八個姓等“氏族”與“世家”,就沒有今天的25000個華人姓氏和中華民族。因此,我們對“王”的尋根,就是對華夏文明起源的追憶,就是對中華百姓出處的回溯。

我們是實證主義者,為了得到上述數據和襄證,我們蒐集和研究了近十萬冊百姓譜牒和歷史典籍,包括《二十四史》和《四庫全書》中沒有收錄到的正史《保訓》、《容成氏》和《唐虞之道》等;為了驗證上述數據,我們走過了近千個考古發掘點和姓氏封賜地,包括那些主流和非主流學術界尚未染指,我們側已洞若觀火的中華百姓和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那些比中原姓氏和西部文化早了近兩千年的百越、東夷和西南地區。中華第一姓和華夏第一王出自東南,中華文明和華夏姓氏也是起源於祖國的百越、東夷和西南地區的。

2、中華王氏始於從盤伏(瓠)至炎黃(皇)“七十二帝王”中的“王”

由中華王氏始祖群中的鬼姓王亥(前4000年前-前315年後)、琅琊成父(前700年前-約前457年後)和洛邑姬晉(前565年-前541年)所代表的江南的鬼姓王氏、洛邑的王城王氏、臨淄的琅琊王氏和晉之太原王氏的先後問題,韓愈的《王仲舒神道碑銘》在一千多年前就做出了本色而公允的排序:“a、王氏皆王者之後(炎黃七十二帝王)…b、春秋時,(洛邑)王子成父敗狄有功,c、因賜氏(山東臨淄)d、厥後世居太原(山西晉陽)”。

王耿指出:由於王子城父在洛邑王城時未曾因功賜氏,說王城王氏早於琅琊王氏者必須慎重。因王氏沒有在洛邑或太原賜氏的功績和記載,王氏始封於洛邑或太原於史無據,故其“賜氏”在成父之前立“氏”沒有可能性。而“東周都城洛邑王城”的王子城父“敗狄有功,因賜氏”於他擔任“大夫”的齊都臨淄,“後世居太原”卻是不爭的史實。

曾經有荒誕的傳說,宣揚中華王氏的起源,始自約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549年的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理由是他因諫被黜不能承王,連“周司徒”這個民間封的官也幹不成了,最後只能被民間叫成“王家”或“王氏”了。這個傳說的文化和學術的含量是零或負數:因為整個夏商周只有“王”者對親“屬”或功“臣”們“賜氏”和“授姓”,哪有民間俗成的道理,那是會殺頭的!況且,太子晉如果是被賜在晉,他也只能是“晉”氏,而又怎麼能叫“王”氏呢?

鄭恆公外,另一個既與“司徒”有關,又與“王”有關的“人”中,只有周幽王八年(前774年)被封為“周司徒”的王子多父最為著名,而他這個與“王”有關的事情,只能發生在他被封賜之前。王子多父接受封賜後徙鄭,隨即就成了大名鼎鼎的鄭恆公是也。你看,“王”氏的“多父”同志被封賜後因“徙鄭”,而姓“鄭”了。傳說中的太子晉如果果真“封晉”“徙晉”了,怎麼可能還姓“王”呢?傳說之所以不能首尾相顧,原因皆在喜歡傳這個說造這個謠的人沒文化甚至沒腦子。

“王子成父”家族,其中不乏“齊司徒”“宋司徒”只是沒有叫“周司徒”的。後來,周天子被秦所滅,“齊”“宋”的“王”者都被攆下了臺,王者之後再也無地可封,於是才有了自封的“王家” 和“王姓”,這時候,你想姓啥都沒問題啦,根本與什麼王氏的源頭無關,也無需帝王和君主什麼的來賜封了。所以,王耿認為:把王氏起源淪落到“王家” 和“王姓”階段,實際上是一種樸素的村民文化意識,與“學術”和“研究”的距離很遠,與姓氏源於氏族文化的本質甚至是背道而馳了。

《古今姓氏書辯證》曰:晉氏,出身姬姓。周武王子叔虞封晉候,傳國二十七代,為趙、魏、韓所滅,子孫以國為姓。《姓源》雲:唐叔虞之後,《通志·氏族略二》言:晉氏,三家分晉,靖公遷為家人,子孫為晉氏。晉國的公室有二十多姓,其中有晉、楊、韓、魏、趙、何、溫、賈、簡、曲、解、侯、欒、席、先、谷、冀、步、籍、閻等,偏偏沒有姓王的。各位想想看,一個被父王分封的國君,在自已二十多姓的後代中,偏偏沒有自己的姓,這樣正常嗎?這樣可能嗎?。

3、太子晉的“太原”、王齕的“太原”與“晉王”的“晉國”考

那麼,王姓是怎樣跟太原掛上關係的呢?據《史記•秦本紀》載:戰國秦莊襄王四年((前284年)):“王齕攻上當(黨),初置太原郡”,治所在晉陽”。根據這一段史實,我們知道太原的確與王家有緣,但不是太子晉,更不是那個所謂的太子晉.之子“周司徒”王宗敬。這個人叫王齕,是“齊司徒”王子成父的後代,在歷代王子成父攻打和佔領了太原五百年後,後人王齕終於把太原建置成郡。而且,這個王氏置太原郡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84年而不是公元前565年。看來,這其中一定有人在撒謊,不是寫《史記•秦本紀》的司馬遷在撒謊,就是編造太子晉賜氏太原的人在胡扯。

說到胡扯,還真有人用民國風格加二十一世紀電視劇流行熱詞的文言編造了一段春秋聖旨“周天子靈王旨意:晉卿平狄威震遐邇,登峰造極之能,固國保民之勳,無出其右者,寡人欣慰,宜償有功,愛(爰)錫以‘王’姓,以王晉室旨意真誠下達,眾卿周知,欽此”。哈哈,這不是存心要樂壞老夫王耿了嗎?找一段周靈王的原話並不難啊,何必非要表情這麼豐富地學習趙本山不可呢?太子晉“平狄”過嗎?他可是至今不知“太原”在哪兒的呀!在座的有任何人知道太子晉當時的“太原”在哪兒的嗎?

歷史上因“平狄”被“賜封”的是齊琅琊的王子城父,如果上述“周天子靈王旨意”文的作者堅持要說那篇文字是春秋末年的真品,那就要謝謝你了,因為這是隻能是一篇用封賜(錫)齊琅琊的王子城父於“晉” 聖旨,加上二十一世紀電視劇流行熱詞拼湊起來的《新太原王氏受氏之證》。更可疑的是:既然太子晉被封在“晉”,那為何正史中只載了唐叔虞(前1033年)及其子晉侯燮“封晉、徙晉”和“定國”而沒有太子晉“封晉”的載記呢?況且,既然武王“桐葉封弟”把晉給了唐叔虞,靈王還敢把晉再封給“太子晉”嗎?連老祖宗的“晉國”都要推翻再“封”一次不是“違(祠)序亂(綱)常”的嗎?當然,武王封的“晉”不是今太原,太子晉時的“太原”在山西晉南,只有王齕“初置”的太原才是今天有“晉陽”的太原。

宣傳世代生長於河南洛陽的周靈王太子晉是“太原王氏”的始祖,而“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神話卻在史實的映照下崩潰。還在說太子晉被封賜於“狄都”太原是專業和道德的失敗!春秋時代的中國北方戎狄非常活躍。《左傳》中“戎狄”本來是一個泛稱,在陝、晉、冀地區主要是指群狄。自炎黃始創中華以來,群狄向有白狄、赤狄、長狄之分,赤狄又有廧咎如、潞氏、甲氏…之分,史中“群狄”伐邢、入衛、滅溫、伐鄭、敗周師、侵齊、侵魯等記載不絕。晉國長期處於群狄圍繞的形勢,故《左傳•莊公二十八(前666)年》就有所謂“

狄之廣漠,於晉為都”的載述。

戎狄對中原的侵擾十分頻繁,周王與晉軍對戎狄的戰爭和反擊尤其劇烈,經過數百年的拼搏,周師終於在前594-593年滅了今晉東南地區的赤狄中的黎氏、甲氏等國,齊師也在前541年在今晉北“敗無終及群狄於太原”,周齊大軍至此才取得了對戎狄的決定性勝利。想必,在此(前541年)之前的今太原地區是群狄縱肆之區,不可能有周王朝的太子(太子晉)、宰相(王宗敬)分封或隱居到那裡,否則只能落得給他們(戎狄)做人質或肉票的結局。

生於前565年,卒於前549年的太子晉是河南洛陽人,因身體羸弱,喜歡約人在宮中求仙問道,終生未去過“狄都”今太原地區。太子晉的死,也可以理解為仙去和歸隱,但是他仙去的地方是猴氏山,即今洛陽偃師,歸處卻是山東境內的“吳地”,絲毫沒有去太原的可能。筆者根據家譜和典籍所載的記錄,在二00七年的春節以後,終於找到了太子晉拜師求道於其師浮丘公時所在的隱逸之地,那是一個令人崇敬、心生嚮往的所在,並沒有喧囂、偽飾、塵嘈和浮華。這個默默的揹負過許許多多的古籍和名典出處的所在,較之於後人杜撰和附會出的晉祠或子僑祠,不知要多多少真誠和堅韌,不知要少多少矯橫和淺陋。

當然,作為優秀的旅遊景點,晉祠的學者們只要稍微修改瞭解說詞,就仍是全國最好的古蹟之一。太子晉的“兒子”宗敬,或宗敬的“,兒子”王鳳,則是琅琊成父之子王森無疑。王森比太子晉早出生兩年。用比琅琊王子成父十餘世孫王森還小兩歲的太子晉做王氏始祖是缺乏歷史和算術常識的人所為。把太原王氏誕生的背景放在公元前565年出生的太子晉和公元前543年出生的王宗敬身上,而刻意要回避公元前800年前後出生的王子成父和他的後代、公元前567年出生的王森的存在,不能不說是一種專業倫理和學術能力的失敗。

4、“晉都”不在“太原”,“晉王”去“太原”沒道理

說世代生長於河南洛陽的太子晉是“太原王氏”始祖的叫信口雌黃,他們的理由是山西太原為晉國之都。沒文化也不學習的他們天真地以為太子晉去世前後的太原是“晉都”,而事實上太原只長期曾為“狄都”,也就是中原帝王的仇敵之都,那時的“太子”太子晉和“宰相”王宗敬到那裡不是發瘋就是送死。那時的“晉都”在哪裡呢?至少與“狄都”太原一點關係也沒有。在晉國存世的七百三十餘年中,尤其是太子晉與王宗敬在世的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51年之前,晉都的位置始終在“翼”、“曲沃'、“絳”“故絳”、“新絳”和“新田”之間,而壓根不是什麼“太原”,下面就是本著的《晉都考》。

  (1)晉都“翼”之考。據《史記·晉世家》載:“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顧炎武《日知錄》曰:唐在翼城縣西南二十里”。《韋昭國語》注:“太嶽之野夏禹所都之墟,周成王;母弟所封之城”。《史記》言:“翼晉君都邑也”。公元前738年至公元前668年晉孝侯居“翼”,曲沃武公伐“翼”都是這個“翼'。

(2)晉都“曲沃”考。《史記·晉世家》說: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於曲沃。《索隱》曰:曲沃,“河東之縣名,漢武帝改曰聞喜也”。《後漢書群國志》講:“聞喜邑本曲沃晉地”。《綱目集覽》述:“聞喜本繹州曲沃縣,漢武帝改聞喜”。眾口一辭,都是說今聞喜是晉國故都“曲沃”所在地。

(3)晉都“絳”之考。《踣史》載:“穆侯居絳。有絳山絳水,故絳城在翼城東南,今曲沃南二里”曰“絳”。l960年4月至6月間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侯馬工作站對古城遺址進行了鑽探發掘。1975年春天,又對古城的城牆進行了鑽探。發現古城遺址的下面是東周文化堆積層,出土物為東周時期的瓦及鬲、豆,盆等殘片。將文獻記載與今天鑽探、發掘出的文物比對後,可證現在曲沃縣城西南二里的古城遺址,應是穆侯所居的“絳”。  (4)晉都“故絳”考。據《路史》載:獻公城絳徒都。顧炎武說“獻公城絳居之,在今太平之南,絳州之北。《山西通志·古蹟考》說:“今太平縣南25裡古城址猶存”。即今趙康古晉城遺址。近年來,文物部門對古晉城遺址進行過多次的勘察。在遺址內發現了內城和外城兩座。歷史上稱此為“古晉城”既臨汾縣城。說明獻公九年城絳始都(亦稱故絳)應是今日趙康的古城遺址.  

(5)“新田”與“新絳”(亦稱“絳”)。據《左傳》成公六年(前585年)載:“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合瑕氏之地,沃饒而近鹽,國利君樂,不可失也”。韓獻子曰:“夏四月丁丑晉遷於新田”。景公16年(前685年)晉國由故絳遷徒到新田,仍稱“繹”。另據《水經注》載:新田“謂之絳陽,在絳澮之陽,南對絳山,西背二水”。《一統志》言:“絳邑古城在乎陽府曲沃縣西南晉地新田也。今之侯馬汾澮交會的三角地帶,既“新田”也。前495年成約的《侯馬盟書》的出土,證實了“新田”既“新絳”在今侯馬一帶。

全球唯一有史可證的生長於宋代以後的山西靈石的《靜升王氏族譜》中的王實等人,在原譜中載記了他們來自山東,是王子成父後代的史實,而近期卻有官方刀斧手利用改編《靜升王氏族譜》的機會,強行撤換掉不願造假的原修譜班子,將始祖徹底改換為河南洛陽的太子晉,這真的叫人哭笑不得地發現這些人地理常識缺乏的同時,他們的世理或大腦也許也不太明白了。

用河南洛陽的太子晉,換掉山東琅琊的王子成父,就能證明王氏“賜氏太原”--“天下王氏出太原”了嗎?為什麼不去看一下出處:“王氏皆王者之後,在太原為姬姓,春秋時王子成父敗狄有功,因賜氏,後(世)居太原”。琅琊王子成父的“後世居太原”,琅琊和太原孰先後還不夠說的很明白嗎?為什麼有的人還要指鹿為馬地說什麼“天下王氏出太原”他們到底想幹什麼呢?

5、新華社向全球王氏正告:晉祠主人姓“唐”不姓“王”

由第七次世界王氏懇親聯誼大會(簡稱:世王會)的奉祀、總祭官王耿來宣佈“晉祠主人姓‘唐’不姓‘王’”的官方消息,是全球王氏一個莊嚴的澄清:一小撮為了粉飾“政績”實則為“謀私”需要,以欺世盜名的方式謊稱“晉祠”是“太子晉祠、王子晉祠和王氏總祠”的騙子,是不能代表全球王氏尋根訴求的,中華王氏的第七任總家長王耿就不認為晉祠是全球王氏的總祠。王耿要正告說“晉祠是王氏總祠”的小丑,新華社太原2014年5月23日“晉祠的‘主人’是唐叔虞”的專電,你們聽到後臉皮不紅嗎?

唐叔虞不是中華王氏的祖先,晉祠也不是全球王氏的尋根目的地,全球王氏理解明代王瓊在晉祠中祭祖是誤會不是欺世盜名,也沒聽說“海外太原王氏後援總會”官方正面說過晉祠是王氏總祠,更沒聽說山西官方讓天下王氏去晉祠尋根,因為晉祠是唐氏總祠,唐氏以外,只有“欒,谷、狐、先、胥、箕、荀、柏、羊舌、董、韓”等唐叔虞後人姓氏才有資格去晉祠祭祖。王耿認為:如果上述諸姓歡迎,天下王氏也可以去晉祠觀光,順更讓承包或管理晉祠者賺點旅遊收入也很好,畢竟天下的炎黃子孫是血濃於水乃爾云云。

“晉祠”還有一個名字叫“晉王祠”,這裡所說的“晉王”是唐叔虞,不是太子晉。生於前1042年的唐叔虞,比前565年出生的太子晉年長了近400歲,就是在周朝所謂的“姬”姓家族內,太子晉也只能是唐叔虞灰灰末未的孫子,怎麼能與唐叔虞平起平座同享同尊呢?用太子晉去冒充唐叔虞或頂掉唐叔虞豈不是自取其辱嗎?

新華社太原2014年5月23日專電(記者王學濤)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祠堂式古園林建築群之一。“晉祠‘主人’唐叔虞的祠堂”經過8個月揭頂維修,昔日屋頂漏雨、樑架傾斜等病害已得到解決,目前正式對外開放。

唐叔虞,姓姬,名虞,是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中國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他所著的《史記·晉世家》一篇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記載了周成王是如何把叔虞封到唐國做諸侯的。叔虞來到唐國後,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造成日後八百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叔虞死後,後人為了紀念他,修建了祠堂,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後,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於是將國號由“唐”改為“晉”,祠堂改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晉祠位於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甕山麓,始建於北魏前,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晉祠的歷史已經有三千年之久,經過多次修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遂形成今日集儒、釋、道於一統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祠內現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築100餘座,其中,宋建聖母殿、魚沼飛樑、金代的獻殿被文化部鑑定為三大國寶建築。

唐叔虞祠是晉祠主要建築之一,坐北朝南,整體建築由山門、享堂、東西廂房及大殿組成。現存建築為宋元之際所建,雖經元、明、清及當代多次修繕,但大殿主體仍保持元代風格,裡面有明塑唐叔虞像。大殿前廊兩側各立大碑一通,分別是元至元四年(1267年)所刻的《汾東王廟記》碑,和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刻的《重修唐叔虞祠記》碑。 晉祠博物館古建部副主任趙濤介紹說,唐叔虞祠大殿由於椽飛、望板糟朽,殿內及前簷局部漏雨,樑架走閃偏移現象較為嚴重等原因,亟須保護修繕。

“此次維修是對大殿局部進行搶修,採用揭頂維修和對樑架進行撥正的辦法。”趙濤說,山西省文物局投資100萬元對其進行修繕,2013年9月份修繕工程啟動,2014年5月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