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辛酉政變:五大因素導致肅順集團灰飛煙滅

辛酉政變,是1861年,咸豐皇帝病逝後,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的一場宮廷政變。政變的結果:肅順被斬於菜市口,載垣、端華自盡,其餘的或流放或剝奪官職,煊赫一時的肅順集團至此灰飛煙滅。


解讀辛酉政變:五大因素導致肅順集團灰飛煙滅

肅順畫像


這場政變,肅順集團最終失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咸豐帝的遺詔存在巨大漏洞。

咸豐皇帝臨終前任命以肅順為首的八位大臣作為託孤重臣,讓他們贊襄一切政務。同時咸豐還給兩宮太后慈安和慈禧一人一枚圖章。從此以後,肅順等人擬好皇帝的上諭,拿到兩宮太后那裡蓋章,方可生效!

從這個人事安排不難看出,咸豐皇帝對肅順集團和兩宮太后都不太放心。他既擔心肅順集團權勢過大,威脅幼主,又擔心後宮干政,因此在權力分配上搞了這麼一出平衡戲,讓肅順集團與兩宮太后相互制約。

粗略一看,這個安排貌似天衣無縫,但仔細分析,漏洞百出!

首先,清朝祖制,後宮不得干政!而咸豐皇帝的這一安排,卻為兩宮太后特別是慈禧的干預政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次,肅順集團作出的決策,兩位皇太后不蓋章就是一張廢紙。也就是說,兩宮太后能制約肅順,而肅順很難制約太后!


解讀辛酉政變:五大因素導致肅順集團灰飛煙滅

咸豐皇帝畫像

二、肅順囂張跋扈,樹敵太多。

肅順,在治國方面,歷來實行鐵腕治國,他的治國成效應該說是可圈可點的。但是,肅順這個人,做人方面非常失敗!他狂妄自大、飛揚跋扈、目中無人。而且他言語粗俗,朝中大臣大多遭受過他的語言暴力。正因為如此,肅順樹敵太多,造成了自己的孤立。他被殺時,很少有人為他鳴不平,反而很多人幸災樂禍,認為大快人心!

三、奕訢的作用,舉足輕重。

客觀而言,單憑兩宮太后,是無法和肅順集團抗衡的。實際上,肅順也從來沒把兩宮太后放在眼裡。然而,奕訢與慈禧的秘密聯合,使得勝利的天平漸漸遠離肅順集團。應該說,奕訢是辛酉政變最有決定性的力量。而對於他與慈禧的暗中勾結,肅順一直矇在鼓裡。


解讀辛酉政變:五大因素導致肅順集團灰飛煙滅

恭親王奕訢

四、肅順走了一步臭棋

咸豐十一年初冬,肅順集團做了一個決定:載垣、端華護送小皇帝和兩宮皇太后,肅順護送咸豐帝的靈柩,分頭回京。

這是一步臭棋,可謂一步錯,滿盤皆輸。

首先,肅順護送咸豐帝的靈柩,行走的速度肯定非常慢。相反,兩宮太后又載垣、端華護送,很快就回到了北京。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一個時間差,兩宮太后一回到北京,立馬跟恭親王奕訢取得聯繫,從容佈置政變。而此時的肅順,還在半路上。

其次,肅順與載垣、端華分頭行動,遇事難以溝通。而兩宮太后,反而脫離了肅順的控制。

這步臭棋的惡果立馬就體現出來了,載垣、端華、到京後被奕訢的警衛拿下,押往宗人府監禁。隨即,奕訢派人火速通知奕譞捉拿肅順。當天深夜,在密雲縣,毫無準備的肅順在被窩裡被捉拿,押往北京。


解讀辛酉政變:五大因素導致肅順集團灰飛煙滅

晚年慈禧


五、肅順集團沒有軍方的支持

至少,從現有的史料上看,並沒看出肅順集團得到了哪一軍方的支持。相反的,恭親王奕訢身後是僧格林沁和勝保兩大生力軍!僧格林沁跟奕訢是嫡親的表兄弟,而勝保跟奕訢雖然沒有親屬關係,但他內心對於肅順的跋扈早就相當的不滿。

這兩支生力軍,都極力支持奕訢與慈禧發動政變。

小結:這場權力爭奪大戲,以慈禧和恭親王奕訢的全面勝利而告終。而肅順,他自始至終都處於一種混混沌沌的茫然狀態,對敵人的陰謀一無所知。他治國是把好手,但搞政變絕不是奕訢與慈禧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