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為何首先重隔離?

疫情防控為何首先重隔離?

一凡 《百科知識》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我國採取的最主要的應對方式是隔離,其標誌性事件是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封城意味著將武漢整個城市隔離起來,裡面的人不能出去,外面的人不能進去。此外,還有對確診和疑似病人進行醫院隔離觀察和居家隔離觀察措施,即根據新型冠狀病毒1~14天的潛伏期,進行14天的隔離。普通人也被要求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更是嚴禁聚會。

為什麼要隔離?這源自傳染病防控的三項原則,一是控制傳染源,二是切斷傳播途徑,三是保護易感人群。要落實這三項原則,只要進行隔離就可以辦到。把病人和疑似病人與健康人隔離開來,是既控制了傳染源(病人和疑似病人),也切斷了傳播途徑(隔斷病人和疑似病人與健康人群的接觸),同時由於做到前兩項,也就能廣泛地保護易感人群,如兒童、孕產婦、老人。

疫情防控為何首先重隔離?

隔離的起源

隔離起源於鼠疫大流行。人類歷史上有過三次世界範圍的鼠疫大流行。公元6世紀,鼠疫第一次世界大流行,奪去了1億人的生命。這次鼠疫起源於中東,隨後鼠疫的流行中心發展到近東和地中海沿岸,而且持續時間特別長,達60年之久。鼠疫第二次世界大流行的高峰期是在1347~1351年間,當時稱為黑死病,延續到17世紀才消弭。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從19世紀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這次鼠疫的特徵是流行範圍較廣,幾乎世界各地都有。

隔離正是在黑死病時期產生的。1347~1351年,意大利的威尼斯是鼠疫致人死亡最多的歐洲城市,為了避免鼠疫感染更多的人和造成死亡,當有來自黑死病疫區的商船到達繁華的威尼斯港口時,船隻不準靠岸,更不許一人上岸,當局要求船隻到一個孤地拋錨隔離(Quarantine)40天,船上的很多人,甚至整船的人便只有餓死、渴死。

1374年,威尼斯首先頒佈法規,要求所有進出威尼斯的客商只要有人疑似感染黑死病,一律不許進城,要在海上或隔絕的島嶼上隔離40天。Quarantine即成為“隔離”“檢疫”的詞源學的最早意義,並延續到今天。1383年,法國馬賽正式建立海港檢疫站,在歐洲實行最嚴厲的隔離制度,患者隔離、村莊隔離、外來人員隔離、往來貨物隔離。

據史書記載,中國人更早地知道和實踐了隔離這種最古老和最有效的應對傳染病的方式。《論語》記載: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意思是說,伯牛染惡疾,孔子去探視,顧慮到疾病有傳染性,伯牛的家人不願意讓孔子進病人的屋裡,孔子不得不隔著窗戶見其一面,並透過窗口握著伯牛的手說道:“沒有辦法,真是命呀!這樣的人竟得這樣的病呀!這樣的人竟得這樣的病呀!”這已經是隔離的雛形,但還可以與重病者握手。

隔離戰勝疫情

秦代(公元前3世紀),麻風病流行,當局制定了一些法律,包括指定專門醫生檢查麻風病人,如果發現了麻風病人,就將病人送到癘所或癘遷所隔離治療。癘所是目前已知我國最早的傳染病隔離場所。這種傳染病隔離場所,從秦代開始,以後歷代都有所改進和發展。漢代元始二年(公元2年),得了傳染病的老百姓會被送到專門收容他們的類似傳染病醫院的機構中進行隔離與治療。

到了西晉(約公元3世紀),朝廷裡明文規定,如果官員家中有三人染上同樣疫病,即使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官員無病,仍100天內不準其入宮,這也是最早的有時間規定的隔離。清朝設立了“查痘章京”官職,官員的職責是到各地去檢查是否有天花病人,一經發現,即強行將病人遷往很遠的地方居住,即隔離治療。

隔離成為人類歷史上抗禦和戰勝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因為隔離是早期預防手段,是為了防止更多的人患病,而治療是後期的手段,是對已患病的人治療。即便對一種傳染病可以採用有效的藥物,但是,如果不防止新的患者出現,治療永遠無法應對大量的患病者,而預防將會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地挽救更多的人;而在缺少對症藥物和疫苗時,隔離抗疫就更為重要了。

疫情防控為何首先重隔離?

中國1910年10月暴發的東北肺鼠疫就主要是靠隔離戰勝的。當時沒有抗生素特效藥,以伍連德為總指揮官的抗疫人員採用了幾種方式。一是對病人進行隔離收容治療,把病人與健康者隔離開來;二是清潔消毒,除了焚燒死者的衣物外,還對所居住房屋和當地公共場所如街道進行消毒,如噴灑石炭酸液、燃燒硫磺消毒,這是控制傳染源和阻斷傳播途徑;三是阻止病人和疑似病人外逃,這實際上也是隔離的一部分;四是及時火葬病死者的屍體,這也是控制傳染源;五是伍連德設計的“伍氏口罩”,也發揮了切斷傳播途徑的作用。再通過對症和支持治療,到1911年4月底,東北地區肺鼠疫全部消滅,但是也奪去了6萬人的生命。如果不採取隔離治療,染病和死亡的人數將會幾倍、幾十倍地增加。

現今在發生傳染病大流行時,隔離已成為一種常規和法律認可的防治疫病的重要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對已經發生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屬乙類但施行甲類管理)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實施隔離措施,並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接到報告的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即時做出是否批准的決定。在隔離期間,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隔離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並宣佈。在疫情期間,這種規定無疑能贏得各方的支持,併產生共贏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