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跨境民族在中國和國外具有不同叫法:柯爾克孜族和吉爾吉斯族


十個跨境民族在中國和國外具有不同叫法:柯爾克孜族和吉爾吉斯族

眾所周知,我國有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我國有部分民族在國外也有分佈,這些跨境民族中部分民族中外叫法相同,比如俄羅斯族、朝鮮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等;有部分民族在國外是一個民族,而在國內沒有確認為獨立的民族,如雲南的克木人、新疆的圖瓦人、西藏的夏爾巴人等;有的民族在我國被確定為一個民族,而在國外被分為兩個或多個民族,如我國的苗族、壯族、蒙古族等;還有些民族是同根同源的同一民族或者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分支,只是在國內外的民族翻譯不同,所以叫法不一樣。城鎮規劃君對比進行了梳理,為大家簡要介紹如下:

1.中國叫漢族,緬甸叫果敢族。我國主體民族是漢族,人口約為13億,是世界第一大民族。漢族在緬甸叫果敢族,住在約1萬多平方公里的果敢自治區,人口大約15萬。

2.中國叫回族,國外叫東干族。東干人俄語:дунгане Dungane,也稱Tungani,指遷移到中亞的中國陝西及甘肅的回族後裔。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人口約10萬,在各中亞國家屬少數民族。1942年蘇聯以“東干”一詞為這支民族命名,東干族人現在大多散播在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和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州,也有一些東干人社區在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二道溝鄉(Ырдык)、奧什州。

3.中國叫柯爾克孜族,國外叫吉爾吉斯族。這兩者是指同一個民族,屬於漢語的同名異譯。該民族主要分佈於中亞,為吉爾吉斯斯坦的主體民族。現代漢語對居於中國境內的這一民族常稱“柯爾克孜族”,對居於中亞的這一群體稱為“吉爾吉斯族”。

4.中國叫傣族,國外的泰國、老撾、緬甸、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國的泰族、佬族、撣族、阿薩姆族等不同叫法,和我國的傣族同屬一個民族。中國傣族大約有123萬人,緬甸叫撣族人口約有有850萬,基本都過潑水節。

5.中國叫景頗族,緬甸叫克欽族。中國景頗族人口大約為12萬,主要居住在雲南德宏州。緬甸叫克欽族,人口約130萬人,主要居住在緬甸克欽邦。

6.中國叫塔塔爾族,國外叫韃靼族(韃靼族也是俄羅斯聯邦第二大民族)。塔塔爾族主要分佈於我國新疆,國外主要分佈在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塔塔爾族屬於歐羅巴人種北海-波羅的海類型。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塔塔爾族有3556人,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我國塔塔爾族比較集中分佈在烏魯木齊、伊寧、塔城、奇台、吉木薩爾、阿勒泰、昌吉等地。新疆奇臺縣大泉塔塔爾鄉是全國唯一的以塔塔爾族為主體的民族鄉。

7.中國叫撒拉族,國外叫土庫曼族。800多年前,一支千餘人的隊伍從土庫曼斯坦出發,沿古絲綢之路東遷至青海東部黃河邊,被稱為撒拉族。據考證,生活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撒拉族人,來自土庫曼斯坦境內一部落。撒拉語與土庫曼語的詞彙、詞根是一樣的,中國的撒拉族人半個月就可以和當地人進行簡單交流。

8.中國叫彝族,國外叫倮族和濮拉族。彝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彝族是一個跨居我國、越南、老撾三國的跨境民族,在越南和老撾被稱為倮倮族,而越南彝族包括倮倮族和濮拉族。

9.中國叫京族,越南叫越族。京族是越南的主體民族,佔越南總人口的86%。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境內的京族總人口數為28199人。

10.中國叫赫哲族,俄羅斯叫那乃人。赫哲族是個跨國民族,在俄羅斯境內有赫哲族人口2萬餘人,當地人稱他們為“那乃人”。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的赫哲族人口數為5354人。

十個跨境民族在中國和國外具有不同叫法:柯爾克孜族和吉爾吉斯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