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达273家,创造多个全国“第一”!“财富青岛”交出靓丽答卷

4月10日,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透露,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获批6年来,青岛市金融机构达到273家,比试验区获批前增加80家,法人金融机构从试验区获批前的15家增至30家,外资金融机构由26家增至34家。

据悉,试验区获批以来,青岛市在财富管理机构培育、财富管理产品创新、财富管理市场开放、财富管理人才汇聚等相关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金融机构达273家,创造多个全国“第一”!“财富青岛”交出靓丽答卷

2019年以来,青岛市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完善多元化财富管理机构体系,创造多个全国“第一”。光大理财公司成功落地,是全国首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由意大利圣保罗银行独资设立的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获批基金销售业务牌照,成为我国扩大开放举措以来首家获批的外资商业银行全资设立的基金销售机构。今年2月,青银理财公司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获批筹建,进一步完善了财富管理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达273家,创造多个全国“第一”!“财富青岛”交出靓丽答卷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启动青岛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9家,居全国第6位;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长69.1%,居全国第一位;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1家,比试验区获批前增加27家。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3家,总数从2013年末的5家增至92家;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从2014年的131家增至1535家,其中青岛地区企业1250家,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微企业综合政策运用服务平台。特色要素市场方面,青岛财富产品交易中心于2018年底设立,在稳健合规基础上,探索开展以供应链金融为特色的财富产品交易,业务规模近10亿元。青岛国富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青岛海洋产权交易中心、青岛场外市场清算中心等特色要素市场运行稳定。全国新设的10家具有保税交割资质的20号胶交割库,青岛独占6家,各类期货交割库达到26家,近三年内实现翻番。

发挥与上合示范区、自贸区青岛片区政策叠加优势,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先行先试,争取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支持,将上合示范区的两项资本项目外汇支持政策拓展至10项,其中3项政策为全国首次推出,所有政策均拓展至青岛全域,截至2019年末,试点业务累计近300笔,涉及金额合计超过11亿美元。外汇管理、基金管理服务等30项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政策获批,制定《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全国首笔中国—新加坡货币互换项下新元融资业务和山东自贸区内首笔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不落地结汇业务、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业务、“单一窗口”项下跨境汇出汇款业务均从青岛片区发起。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准入门槛从1亿美元降至5000万美元,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备案企业达到11家。支持涉外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年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1098亿元,同比增长36.9%。17家跨国企业集团完成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备案,新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86.2亿元,同比增长58.5%。抢抓全球创业风险投资加速流动的有利时机,举办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实施国内创投风投行业体系全、力度大的“青岛创投风投十条”,中基协将青岛作为全球创投风投行业年度白皮书发布地。截至2019年底,青岛市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从试验区获批前的40家增至271家,2019年增速位居全国第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备案产品553只,同比增长33.6%,是全国增速的3.5倍;实缴管理规模达到821亿元,同比增长28%,是全国增速的近4倍。

金融机构达273家,创造多个全国“第一”!“财富青岛”交出靓丽答卷

以试验区为改革创新的共赢平台,青岛积极面向境内外开展深入交流合作。2019年以来与光大集团、交通银行、人保财险等7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试验区获批以来,已与35家金融机构总部签署合作备忘录,与100多家金融机构总部建立联系对接,与香港、英国、新加坡、瑞士、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财富管理合作不断深化。重点对接日韩金融资源,与大阪证券交易所、中日产业合作基金、野村证券、大和证券、韩国投资证券等日韩金融机构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举办2019青岛·中国财富论坛、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财富管理大讲堂等活动,发布2019中国财富管理金家岭指数,“财富青岛”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在积极推进财富管理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坚决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区域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银行业不良贷款实现“双降”。2019年末,全市银行业贷款不良率1.43%,较年初下降0.4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晓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