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差不能一味怪孩子,“斯特普效应”:找对干扰物才是关键

专注力差不能一味怪孩子,“斯特普效应”:找对干扰物才是关键

有很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在做作业的时候无法专注。最终作业的没有做好,还平白无故的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其实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一件事情上用心的程度不高,几乎都会碰碰这个,动动那个。

注意力分散本不是一种错误,但是经常分散注意力的话,本职工作的确是很难做好的。

其实作为家长的我们并不应该一味的呵斥自己的孩子,更应该为他们找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这里就不得不说起“斯特普效应”了,所谓的斯特普效应很明显可以了解孩子无法注意力集中的原因。

当一个人的行为被某些事物的存在而干扰的时候,他们便无法静下心来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很普遍的一个道理。所以首先我们就应该知道,孩子到底是被什么东西给干扰了!

专注力差不能一味怪孩子,“斯特普效应”:找对干扰物才是关键

专注力差不能一味怪孩子,“斯特普效应”:找对干扰物才是关键

干扰孩子的东西都有哪些呢?

有的时候我们的陪伴也算是一种干扰,孩子本来能够独自完成自己的作业的,可就是因为我们的陪伴,使得他们觉得浑身不自在。

当孩子发现自己身边有人,或者是有人在默默的注视着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本能的产生排斥。任何异样的眼光都有可能干扰到孩子,因此无法集中注意力,这就是很显然的一种斯特普效应。

如果孩子身边的玩具太多,当我们让孩子选择写作业的时候,他们也必然会被玩具所影响,不想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作业上。

我们不妨去做一个实验,在孩子的课桌上摆放一部手机。看看孩子是更想玩手机,还是更想写作业。

显而易见,他们就算是把精力放在了写作业上,但是心思依旧是在手机上。不得不说,斯特普效应是可以很好印证孩子的心理的。

还有一种因素,属于自然因素。当窗外下起了雨,打起了闪电,或者刮风,这些自然景象都会使得孩子分心,把所有的目光全都放在窗外的环境上。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也是无法让孩子静下心来写作业的,毕竟孩子对于一些自然现象感到好奇,因此更不会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情当中,就算再怎么提醒孩子也是无补于事的。

专注力差不能一味怪孩子,“斯特普效应”:找对干扰物才是关键

当了解了孩子无法集中注意的原因之后,我们需要思考一下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够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如何才能够让孩子不受干扰呢?这是大多数父母都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

的确,孩子在5岁之前的专注能力是比较差的,尤其是2到5岁这段时间他们专注的时间往往只能停留在十分钟,对于任何没有趣味的东西他们只能保持10分钟的注意力。

超过10分钟,就会失去了兴趣。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可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专注力差不能一味怪孩子,“斯特普效应”:找对干扰物才是关键

从年幼到成长,不同时间段培养注意力的方式

启蒙期培养很重要

在孩子诞生之后,从1岁开始就已经具备了培养注意力的资格。虽然此时的宝宝并不会与我们交流,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某些物品使得孩子注意力几种。

譬如我们可以拿起一个玩具,在宝宝的眼前晃啊晃,宝宝的注意力很快就到了玩具的身上。

这个时候我们要加以引导,拿着玩具向宝宝的远处走去,来锻炼宝宝是否能够跟着玩具的移动方向而调动注意力。

在启蒙期,我们应当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兴趣爱好,充分的抓住孩子的兴趣爱好,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2岁到4岁需要耐心

在孩子2岁到4岁的时候,对于任何事物都是比较敏感的,如果能够有效的抓住这一次的机会,是可以很容易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

我们可以给孩子抓来一只昆虫,让孩子仔细的观察昆虫的外表,习性。

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打扰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让他们一点一点的把注意力抛向昆虫。从观察昆虫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锻炼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只要在一旁稍加提点就可以了。

专注力差不能一味怪孩子,“斯特普效应”:找对干扰物才是关键

5岁到8岁需要自由

在孩子5岁到8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我们适当的给予孩子一些自由,让他们自由发挥。

看到好奇的事物就让他们多看两眼,我们也可以开始为孩子准备一些书籍,但是一定要符合他们的胃口。

毕竟孩子在幼年期对于没有兴趣的东西还是比较排斥的,要循序渐进。把感兴趣的书本学习完毕,再去尝试那些不感兴趣的书本,慢慢来,不要过度的打扰孩子。

8岁开始要让孩子独立

8岁以上的孩子就需要培养独立的习惯了,有很多事情不是父母可以管教的了的了。

孩子自从入学开始,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培养自己的注意力了。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他们集中注意力看黑板,在食堂的时候同学会教会孩子专注吃饭不要走神。

课间的时候体委也会告诉孩子专注精神去做广播体操,等到回家以后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需要让他们知道专注经精力去写作。

我们不需要陪同孩子,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如果总是质疑他们能力,他们反而觉得不安心。

除非我们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也不要打扰孩子。我们的参与只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原本的动力变成了一种压力。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与孩子保持一些距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做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跟我们平日的督促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历练。没有经过历练的孩子,是永远无法专注自己的注意力的。

专注力差不能一味怪孩子,“斯特普效应”:找对干扰物才是关键

今日话题互动:如果说你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也总是走神,你会选择插手去管教吗?平日孩子做事的时候,你会在一旁监督吗?说说你对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看法,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