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是孩子習慣養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養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每個階段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樣,孩子在該哄的時候沒哄,該打的時候沒有打,那麼沒能培養孩子好性格,父母難免要操心一輩子……

因為孩子的思維模式、行為習慣等方方面面都是受到性格影響的。

而培養孩子好性格這件事情,家長又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6歲前是孩子習慣養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李玫瑾教授表示:3-6歲正是培養性格的重點時期。

那麼什麼是性格?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是後天形成的。

人所有的社會行為都有第一次,如果說孩子想要一個東西,前提是父母必須來滿足,那麼怎麼去要?

當一個孩子以哭鬧的方式父母給了滿足,這是一種性格方式;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孩子能夠說話了,家長要求孩子說出來,說的時候家長告訴孩子,我為什麼能夠滿足,為什麼不能滿足,孩子就會是另外一種性格。

6歲前是孩子習慣養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那麼這個3歲上下說“不行”以及我們做一系列的性格培養,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十幾歲的孩子家長怎麼管就不聽,其實就是因為家長在孩子3-6歲的時候沒有對孩子說不行。

所以如果處在3-6歲這個年齡段,如何對孩子管教是相當重要的!

6歲前是孩子習慣養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1、品質的培養

孩子3-6歲這個年齡段,已經進入幼兒園生活了,也就是已經進入到社會生活當中去了,如何與人相處,引導孩子有好的品德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情了。

家長每天抽一定時間和他聊天,可以是晚飯前,也可以是睡覺前,和孩子聊聊幼兒園的生活,然後通過生活引申到品德,灌輸孩子一些好的品德;或者是通過讀故事的方式灌輸,孩子都喜歡聽故事,一個故事講完後用簡單的話和孩子一起總結這個故事所體現的那些好的品質。不斷重複,加強印象。

6歲前是孩子習慣養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2、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

自己吃飯、穿衣服等這都是必要要培養的,還有就是生活中家長不太注意的小細節,例如玩具玩玩能自己收起來,明天想要穿什麼衣服自己決定,讓孩子逐漸養成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的態度,一來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二來也是可以培養孩子責任感。

6歲前是孩子習慣養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3、以讚賞教育為主

“雖然這次做的不好,但是有進步,相信你下一次會做得更好”和“做了這麼多次,還做不好,你是笨嗎?”

一個是正面鼓勵一個是負面鼓勵,很顯然,孩子都更願意接受第一種,而第二種會摧毀孩子自信心,認為自己真的很笨,會覺得自己讓媽媽失望了,這都會導致孩子養成自卑。怯懦的性格。

所以家長,多表揚,多鼓勵。孩子才更願意去嘗試,尤其是孩子3歲左右剛有自我獨立意向的時候,獨立活動要求得到滿足和成人的支持,將開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則容易產生退縮行為。

6歲前是孩子習慣養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4、不要強壓不要溺愛

當孩子有獨立性活動意向的時候,家長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孩子的後盾去保護孩子,而不是做孩子的矛,代替孩子完成事情,

並且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就什麼都不懂。

6歲前是孩子習慣養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事實證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所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並非是嬌慣孩子。

因為孩子對遊戲活動有強烈的興趣,所以想要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時候,可以儘量的遊戲化,故事化,這樣孩子會更有興趣去積極參加,那麼孩子能夠熱愛做這件事情,自然就會逐步養成獨立、自主、勤勞等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