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不亞於戰爭,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

文/素拉查.班隆素(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院教授,著名國際安全問題專家)

譯者/沐杉傑

圖/網絡


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不亞於戰爭,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

素拉查.班隆素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給國際政治帶來了重大影響。我們比較不難發現,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與國家在戰爭狀態下的搏鬥類似,這可以從國際社會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平民數量可以看出,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超過了百萬,部分國家已出現了大量的感染者死亡,這就跟戰爭時期的傷亡一樣,存在的唯一區別就是在這場抗疫戰鬥中的戰士是醫療戰線工作者,而不是來自軍方的戰士。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範圍大流行就好比一場戰爭,其產生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疫情結束後帶來的全球影響不亞於一場大型戰爭結束帶給世界的變化,二者在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上完全可以相提並論。

因此,如果嘗試分析未來的新形勢,我們可以稱作“後新冠時代”,就像在國際政治中我們曾經把蘇東劇變後的時代稱作“後冷戰時代”一樣,疫情過後的世界格局將發生新的變化,總結起來有五“新”:


一、新的世界秩序

就像冷戰結束後新的國際秩序開始重構一樣,新冠肺炎疫情結束也將重塑世界秩序。“後新冠時代”的新世界秩序將是一次不直接通過戰爭形式構建新世界秩序(類似於冷戰後的世界秩序並不是世界大戰的直接產物一樣)。和以往的每次世界秩序重建一樣,我們將看到大國以“挑戰者”(或者國際政治中的崛起大國)身份逐漸走近新世界舞臺中心。今天大家都能清楚看到,在“後冷戰時代”中國將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同時我們還將看到另一個超級大國影響力日漸式微,它就是美國(原有世界秩序的主導者)。

“後新冠時代”的國際政治中,超級大國間的合作與鬥爭將並存,不得不承認的是“後新冠時代”大國在世界舞臺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因為不僅僅是舊的超級大國需要維持原有地位,新的超級大國也需要通過鬥爭成為世界老大,“後新冠時代”世界秩序中的大國競爭將日趨激烈。



二、新的權力平衡

新世界秩序的到來將引發全球新的權力平衡,因為美國的衰落在當前形勢下就能清晰的看到,美國領導人奉行“拋棄”歐洲盟友的政策,與此同時中國抓住這一空檔趁機發揮新的影響力。特朗普總統堅持“美國優先”原則,推行單邊主義外交政策,這就等於白宮令人遺憾地放棄了在世界舞臺上發揮的領導作用。特朗普式外交思維給中國在全球發揮自身作用創造了“黃金機遇期”,尤其是推廣“中國抗疫模式”的機會,同時美國反而需要依靠中國和俄羅斯的供給來抗擊疫情,此次疫情衝擊導致美國面臨一場大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特朗普在國內和國際上的政治地位料將逐漸下跌,不得不承認美國對世界政治的領導力也同樣將逐漸衰退,這對世界政治格局中出現新的權力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關注的還有特朗普在此次抗擊疫情中的表現能否讓抗疫成為他贏得2020年大選的契機。


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不亞於戰爭,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


三、新的國際經濟秩序

疫情全球大流行後,各方都很擔心全球經濟形勢,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正在凸顯,其直接導致了國家層面和全球層面的經濟萎縮,更大的問題是疫情衝擊是否會導致“全球經濟大衰退”,這種趨勢從推動經濟增長的多種指標中可以明顯看到。除了明顯的經濟衰退外,疫情蔓延帶來的長遠影響將逐漸從國際社會滲透到國家、社區和各職業群體的日常生活層面,其負面影響將會日趨嚴重,比如美國登記失業人數激增,各個行業企業關門倒閉的數據只增不減。


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不亞於戰爭,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

此次全球經濟大衰退是否會步1929-1930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後塵?現在還無人能夠回答,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此次疫將推動構建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濟衰退不可避免。雖然現在還無法確定最終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原來美國式的經濟領導力,但是疫情過後世界經濟格局將會發生深刻變化,這可以從新興產業興起勢頭和部分傳統產業的衰落趨勢可以看出。重要的是未來全球經濟復甦仍需要較長時間,而且經濟恢復速度不會太快。



四、新的民族主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導致出現了以“封鎖國家”為形式的新的民族主義浪潮,比如關閉邊境口岸、禁止外國公民入境或者在此次危機來臨時各自為陣想在各方面努力做到自力更生,尤其是民間出現了依靠自身自給自足的呼聲,民族主義抬頭不僅給全球化帶來影響,還導致了排斥國際組織的思潮出現,這可以從歐盟和東盟在應對疫情上作為有限可以看出,因此當疫情結束後人們可能會感覺加入這些國際組織並沒有什麼意義。

類似的感知和思潮將對今後國際組織的團結統一及其未來產生影響,這一點我們從英國脫歐可以看出來。另一方面,此次疫情危機還導致部分領導人以抗疫為名伺機收緊權力或者努力加強中央集權,進而更加的獨裁。


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不亞於戰爭,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


五、新的社會生活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將給未來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帶來顯著的變化,比如直接的社交聯絡減少,因為擔心病毒傳染,類似的面對面社交活動減少推動了數字世界的發展,人們在生活中再也無法離開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技術了。

疫情帶來的結果不僅僅是網絡購物和消費的增長,還包括民眾對網絡知識的普及和各種消息的散佈,社會通訊聯絡被更多地推向了網絡世界中,這部分社會生活將擴展至所有的網絡直播活動,比如舉行社會活動、教育培訓、體育競賽(比如日本的相撲比賽網絡直播,不允許民眾到現場觀看,只有網絡觀眾。)。

另一個重要影響是社會工作方式的變革,比如工人可以居家進行網絡辦公,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室直播授課等,這些都在前所未有地改變原有的社會生活方式。



結語:新的未來

上述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五方面變化僅是筆者初步見解,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社會都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巨大變化,疫情帶來的影響上達國際社會下達普通民眾的生活起居。這些重大的變化都對各國政府領導人的國家治理理念和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戰,對今後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生存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以上觀點最終總結為一點那就是:後新冠時代的生活再也不會像原來那樣,新冠前的世界一去不復返。


(原文鏈接:https://www.matichon.co.th/columnists/news_21250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