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管熱心助人,卻被老闆罵慘:高明的管理者,只會這樣做

一、熱心助人,卻被老闆罵慘,小心‘’格拉丘納斯效應‘’

新主管熱心助人,卻被老闆罵慘:高明的管理者,只會這樣做

小陳是部門新上任的主管,為人很隨和,也很熱心,經常幫助員工。

“主管,我的工作報表送到XX部門,被退回了。”

“好的,我等會來看一下。“

“主管,打印紙已經沒了。”

“好的,我等會有空了就去領。”

小陳一邊做著手頭的工作,一邊答應著。

就這樣忙忙碌碌一天,老闆交代的事情沒有完成。幾次之後,小陳被老闆叫到辦公室,狠狠地罵了一頓,還留了句狠話:

“以後你再這樣,別說當主管,不用來上班了!”

小陳覺得很委屈,作為主管,我做事認真。熱心助人也是為了搞好同事關係,便於更好地為公司管理員工,現在卻被領導批評。俗話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老闆為什麼不能看到,我只不過是好心幫助同事,才會耽誤工作的呀。

中層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崗位,上接領導下接員工。不少中層管理者,為搞好同事關係,都會有小陳這樣的舉動,想著熱心助人,甚至不惜讓出自己的時間,為他人多做,以此籠絡下屬。但這類行為,其實不智,是典型的

“格拉丘納斯效應”

什麼是格拉丘納斯效應?

在管理心理學中,人們把本不是自己該管的事攬過來管,結果把自己該管的事沒有管好,而不該管的事卻越來越多,惹得焦頭爛額,成了問題中心,這種現象稱之為‘’格拉丘納斯效應‘’

二、理清“格拉丘納斯效應”的兩個關鍵點

新主管熱心助人,卻被老闆罵慘:高明的管理者,只會這樣做

在格拉丘納斯效應的定義中,有兩個關鍵點:不該自己管的事、自己該管的事。

只有把這兩個關鍵點理清楚,才能讓領導將管理工作順暢進行。

  •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為什麼會出現“不該自己管的事,卻去攬過來管”這種情況?

1、領導能級管理意識不強

能級原理,是指管理的組織結構與組織成員的能級結構必須相互適應和協調,這樣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實現組織目標。能級原理中的"能級" ,是指組織成員在一定條件下, 能對實現組織目標起作用的各種能力之和的差別。用能級原理管理的方式稱為能級管理

每一個能級裡都會遇到某一項待解決的問題或工作任務。如何解決,便是這一層人的事。但是,對於能級管理意識不強的領導,只要下屬提出有問題需要幫忙解決一下,他就會欣然接受。就像小陳一樣,最後的結果,是讓自己管得透不過氣來,直不起腰來,自己的工作問題或任務卻無法顧上。

2、領導缺乏自知之明的能力邊界

一個有自知之明的領導,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即我究竟能解決多少問題,別人的問題能不能解決。但一個缺乏自知之明的領導,以為自己能力無限、能量極大,有時候礙於面子,有時候又顧於人情味,以至不管後果,不計心力,一個勁地把待解決的問題或工作任務往自己身上攔。

3、領導缺乏“柺杖意識”,總是好心縱容

人們都有一種依賴心理,特別是遇到親和的好心領導。哪怕問題最後沒有處理好,打打人情牌,也可避免責罵與懲罰。很多老好人式的中層管理,如文初的小陳,就是過於“好心”,縱容下屬把遇到的問題都拋給自己。缺乏從扶到放、敢於放權與放責的柺杖意識,就會令自己成為下屬依賴的“柺杖”。

新主管熱心助人,卻被老闆罵慘:高明的管理者,只會這樣做

  • 其次,哪些情況下,領導的確是應該管、必須事必躬親?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事必躬親的典型代表。在後人的評述中,他似乎成為寧願自己累死也不放權,讓蜀中後繼沒有人才的領導。其實不然。所有的領導管理模式都是階段的產物,環境的產物,權力的產物。以下兩種情況,就應當逆格拉丘納斯效應而為,做到事必躬親。

1、任務複雜

諸葛亮北伐,第一次出祁山,他是完全放權,處於什麼都不管的情況。親信馬謖直接帶兵,結果蜀軍被司馬懿大敗。最後,諸葛亮還依靠是空城計才脫了身。

毛主席曾點評說,因為此事,諸葛亮此後點兵必在中軍,直接指揮調度。

如果有錯綜複雜的任務,這時候領導人員就應該、必須深入一線。這樣才能即時做出準確決策。如果任由下屬做決策,下屬首先考慮的是私利,然後才是任務,就易讓決策走偏。

2、環境多變

時代在進步,市場環境一天一個樣,在外界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做領導的就必須深入市場一線。例如,做促銷活動,做商業推廣,必須直接給下屬以反饋,否則就很難具備有效、全面的信息,易在競爭中被超越。

還是以諸葛亮為例。他當時所執政的外部環境並不穩定,曹魏、孫吳、孟獲,各方爭鬥,而且還有少數民族的反抗。錯過任何細微的信息都有可能導致政權的覆滅。諸葛亮能安居平五路,平靜如常,依靠的,就是親身處在其間,牢牢掌控信息。

從以上分析,我們能夠知道,在嚴格區分了不該自己管的事、自己該管的事這兩種情況後,能更有效地利用格拉丘納斯效應,為自己的管理工作明辨清濁、添磚加瓦。

三、3招跳出“格拉丘納斯效應”大坑

新主管熱心助人,卻被老闆罵慘:高明的管理者,只會這樣做

該如何避開格拉丘納斯效應這個大坑呢,我有三招,供你參考。

(一)培養領導能級管理意識

1.管理必須按層次進行,具備穩定的組織結構

按照管理系統,管理三角形可分為四個層次:

·決策層:決定系統的大政方針。·管理層:是運用管理職能來實現決策目標。·執行層:具體執行管理指令,直接組織人、財、物等方面的管理活動。·操作層:直接從事操作和完成各項具體任務。

要構建一個穩定的組織結構,可從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嚴格根據組織系統的社會整體功能需要,以及組織與環境的關係情境,對組織結構進行科學的總體設計。第二,以職能劃分為中心,對結構問題進行精心劃分、設計,確定層次、網絡、結點和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方式。第三,追求高效、簡單、節約的目標,杜絕“閒差”、“因人設機構設事”等現象。

以某車間為例,組織系統可以這樣架構:

車間主任:決定車間總的方針、路線。生產副主任:主抓車間生產任務,跟蹤每天T計劃,及時完成當月生產任務等。質量副主任:主抓產品質量。處理過程出現的質量問題,廢品率以及質量分析等。材料員:負責車間的材料,及時供給等。工裝管理員:負責車間工裝管理。設備管理員:管理車間設備安全、5S、TPM檢查等。維修工:對車間損壞設備及時維修,以確保生產正常進行等。操作工:負責該工位產品生產,並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會計:負責車間費用核算,以及車間員工工資核算等。......

把車間整個組織框架建立起來,各司其職,達到人才最優化,效率高效化。

2.不同能級應表現出不同的權力、責任和利益。

俗話說,在其位、謀其政。有效的管理不是拉平或消滅這種權力、責任和利益上的差別,恰恰必須對應合理的能級給予相當的待遇。比如,公司規劃是關係到公司未來發展全面的大事,必須由董事長主持來抓,才能做到統籌、協調。

需要注意的是,人們往往容易把管理能級與封建等級混為一談。等級制度是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具有壟斷世襲性,本質是按地位不按勞力分等,這與能級管理,有根本的區別。只要有管理,就應有能級;優化的管理就是建立合理的能級。真正的平等不是消滅管理能級,“ 人無貴賤之分”,每個人達到相應的能級的權利與機會均等。

3.各能級必須動態的對應

應當允許人們在各個能級中不斷地自由運動,通過各個能級的實踐,施展、鍛鍊、檢驗人們的才能,發揮他們的才能,使各得其位。比方說,老年人體弱智衰,能量自然下降,因此必須動態地實行能級對應,才能發揮最佳的管理效能。

今天你的能量高,你應登上高的能級,經過一段時間,能量下降了,就應當轉移到你相應的能級中去。你雖是人才,能級相應,也應不斷運動。一方面通過各種實踐,獲得“雜交優勢”,使自己能量提高;另一方面,人皆一分為二,老固定在一個崗位上,你的優點固然可以充分發揮,但你的缺點所帶來的對管理的損失,將無法克服。

現代管理的崗位能級應是合理有序,人才運動又應該是無序,這樣才有合理的管理。

(二)培養領導自知之明能力

1.測試和更瞭解你自己

找到衡量自知之明的架構,幫助你掂量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可以利用麥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yers-Briggs,MBTI)、預測指數(Predictive Index)和優點搜尋器(StrengthsFinder)等性格測驗,幫助自省,改善自知之明。

創業性向測驗(Entrepreneurial Aptitude Test)發現,衡量一個人的四項關鍵特質分數是:心、智、膽、運。採取五百位全球企業家和創業者的樣本,發現約50%以心為主,25%靠運,15%靠膽,10%靠智。

所有的特質都有成功和失敗例子。瞭解哪種核心特質在驅動你作決策和表現某種性向,是提高成功機率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2.觀察你自己和學習

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在他的經典文章《德魯克教你自我管理》(Managing Oneself)中寫道:“每當你在做決策或者執行一項關鍵決策時,寫下你預期會發生的事情。九或十二個月後,比較實際的結果和你的預期。”

德魯克將這種自我反省程序稱作反饋分析。他說,這是“發現你的優點的唯一的方式。”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多年來養成習慣,他把做某個投資決定的理由記下來,日後再回頭檢討什麼做對了或做錯了。這種分析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高度定量的。

反饋分析發揮作用的關鍵在於,記錄做決定的理由和動機,以及反省和評估結果。這種做法迫使每個人不只注意“什麼”,也同樣注意“為什麼”。

3.知己也知彼

有效的團隊是由彼此瞭解與互補的成員所組成的。最好的團隊很少是由類似的人組成。反之,它們是由多樣化的人才構成。如果一個人的心胸開放且能保持客觀態度,向團隊中不同類型的人才學習,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知之明會有所增進,也會更深入瞭解成功的型態在本質上存在多樣性。

舉例來說,如果有適當的成員和你相輔相成,也有個能夠支持你的學習型組織,你會看得更清楚,知道自己什麼事情做得好,以及別人什麼事情做得好。

(三)扔掉“柺杖”,讓員工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比爾﹒蓋茨曾說過:“好的員工善於動腦筋分析問題、主動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問題推給老闆。‘’

1.明確賞罰,分析利害

儘量明確任務的詳細要求、責任人、完成時間。如果一項工作涉及多人,還需明確各人的分工或者主要的負責人。

當跟下屬交流時,不要只是告訴他們怎麼做,需要指出他們這麼做能得到的好處。員工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能是物質的回報,也可能是能力的提升,價值的體現,發展的空間。當一個人被要求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時,他們往往興致索然,無法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2.多肯定、多表揚

經常與員工溝通,對他們做出的成績、取得的成果提出肯定和表揚,不僅會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更能提高項目經理和員工的溝通指數。肯定和讚揚作為一種低成本、有效的激勵形式,早已被多數的管理者廣泛使用。創造一個員工彼此尊重的環境,通過良性互動,把打擊員工積極性的因素最小化。

(四)培養員工主人翁意識

新主管熱心助人,卻被老闆罵慘:高明的管理者,只會這樣做

主人翁意識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1.讓員工積極參與

張華曾是某企業的生產主管,安排任務時獨斷專行,下屬必須無條件執行,不允許有異議。長此以往,大傢伙敢怒不敢言,有事兒憋在心裡,最終因為一次意外造成產品批量報廢。

張華這種“一言堂”式管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容易遮蔽問題,等問題爆發時,產生不可挽回的損失。假如他敞開言路,聽取員工反應的問題,及時改正,這次質量事故就可以避免。

讓員工參與討論,可以激勵他們,同時也表明,領導很在乎他們的想法。發動下屬參與到討論中來,能讓他們感受到尊重,確認自己的價值。

2.薰陶員工形成“大局觀”

培養員工的全局觀念,可以幫助他們瞭解每一步行動產生的多米諾效應。這樣做,可以讓員工瞭解自己在公司的今天和未來所起的作用,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華為公司有非常高明的一招,CEO任正非僅持1.4%的股份,其他都是員工持股。通過員工持股方式,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華為的合夥人,自然而然會去了解公司企業文化,如何運行,以及自己部門之外的事,無形當中培養了員工大局觀意識。

3.積極放權

韓非子說: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

管理者要成為“上君”,必須積極下放權力。

上例中,張華的管理模式,導致員工沒有自主權,只能被動服從命令。這也是造成質量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對員工放權,可以這樣做:

·擴大員工影響力,

·提高簽署文件的權威性,不要讓員工被頭銜和職位限制住。

·工作定義廣泛些,為員工發揮創造性和自主性留下空間。

·大力支持員工做出正確決斷。

如此,便可以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優化員工工作表現。

四、總結

新主管熱心助人,卻被老闆罵慘:高明的管理者,只會這樣做

作為初入管理的職場人,真的需要掌握“格拉丘納斯效應”,從認知和行為上做出改變。若你能在管理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級管理意識,擁有自知之明的能力,培養員工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一定可以披荊斬棘,在職場上達到想要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