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孩子與富孩子

09年的時候清華大學對本校新入學的學生做了一次統計,一部分是窮苦山村真正正正寒窗苦讀(令人敬佩),剩下的幾乎是父母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或者政府高官,或者企業高管,或者高級知識分子,很少有普通工薪階層,而後發現那些寒門學子很難融入其他人的圈子。所以,“窮孩子”的“窮”指的並不一定是父母給予的物質條件,更多的是精神與靈魂,尤其是童年時期(價值觀養成極其重要的因素),這一點太重要了,很多孩子童年時期,父母不經意間的作為會影響子女一輩子。下面說重點,(首先聲明,本人沒有瞧不起任何人,奉承任何人的想法,只是說一下自己不太成熟的小感慨,如果冒犯到哪位,還請包含!),那些比較有作為的父母,暫且分為兩種,一種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一種真真正正的“土”豪,窮的只剩下錢了的那種,第一種,生活的富足不會讓子女在孩童時期就感到為生活奔波的勞累,而且大都有提升靈魂層次的經歷,比如讀書,比如出國旅遊,這些經歷在童年時期有的和沒有的,是有區別的!真的!但是不是隻要父母有錢就夠了?並不是,比如第二種,所以有了那些富二紈絝子弟出國留學行為惡劣被遣返,李××……等等。而普通工薪家庭,從小讓孩子見識了太多的斤斤計較,太多的雞毛蒜皮,潛移默化的會讓孩子的心胸變得狹隘,認為人生不過柴米油鹽而已,不知道對以後造成了多麼惡劣的影響。所以,(說到這兒可能有的朋友要噴我了),這個世界簡單粗暴且骨感,工薪家庭的孩子再牛逼只能混到社會的第三層階,永遠融不進第一第二層階,道理和開頭講的大致相同,不過話說回來了,努力了,達到了第三層階,應該也滿足了,相信我,到了那個時候,你會不止一次有“原來人還可以這樣活”的震撼。至於讀重點大學和留學,互聯網+的時代……出路一詞說的很好,什麼是出路呢,如果單憑資產去衡量,那本人覺得不見得,遊戲玩得好去平臺當主播就餓不死,再幽默一點,幸運一點,粉絲多一點,火一點…哈哈哈,但是如果再往上說,想自由的掌控自己,那本人覺得精英教育是前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